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爸爸是朱棣!》 130-134(第6/11页)
利逼人,似乎能看进人心底深处。
朱元璋说:“我这心里,最放不下的还是大明。希望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基业能万世长存,保子孙后代不用挨饿受冻,希望大明治下的百姓能安居乐业。”
“高炽,你告诉皇爷爷,大明以后会更好吗?”
“会。”朱高炽一如那天的回答。
【会。】
朱元璋眼睛亮了一下:“好,朕放心了。朕能做的,这辈子都做完了,你们”
朱高炽眼神也含着一道莫名的光,固执而用力地注视着朱元璋眼睛,朱元璋话音倏地顿住,瞳孔微微一张。
【皇爷爷,大明会更好,自然也会更差。】
【历朝历代都逃不过兴衰更迭这一命运。】
【您也知道的。】
【您知道吗?】
【这个世界很大,非常大,大明只在其中一块陆地占了一个地方。】
【海外还有很多国家。】
【未来,大明的这片土地还会出现动荡,受到压迫的人会反抗,活不下去的人会反抗,觊觎这片土地资源的敌人会发动侵略。】
【几百年后,大明也许不在了,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还在。】
【对了,您肯定没见过能在天上飞的马车,只用一个时辰就能从应天飞到北平。还有,天上的月亮,未来也有人登上去。】
朱元璋眼睛越瞪越大,后面还有什么话,他听不见了,这次是他听见朱高炽心声最多的一次。
似乎
朱高炽闭了闭眼,忍着有些涨疼的太阳穴,他也不确定集中精神有没有用,不过看起来似乎有点用。
爷孙再次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
朱元璋嘴唇张合几下,眼神莫名,朱高炽却坐在他的床沿,拉起他的手,目光真挚道:“皇爷爷,我会尽我所能。”
朱元璋眼中莫名的光逐渐散去,归于沉寂,浑浊再次蔓延,他反手用力抓住朱高炽手腕。
“如果朕也想”
朱高炽没能听清他含糊的字眼,但任由那只苍老的手用力抓着他,抓出深深红印。
朱元璋好似看见了一团模糊的光,那里有他熟悉的脸,想念的人,让他情不自禁笑了起来。没多久,还有一个陌生的,他从没见过的模糊世界在光团里若隐若现。
似乎,有朱高炽心声里形容的东西
朱元璋想看得更清楚,更用力,他朝那团神秘又诱人的光伸出了手,他想想抓住。
洪武三十年,冬。
皇城响起了九道丧钟。
钟声一圈圈荡开,扫过皇城脚下的百姓、跪在宫门外的文武百官
洪武大帝朱元璋驾崩。
这个不管后世如何评说功过,从一个劳苦农民翻身坐上古代最高统治者地位的传奇人物,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重重一笔是毋庸置疑的。
而在这个时空,由他一手开创的大明帝国,又在历史上留下了怎样的痕迹,给后世人带来多大的影响,甚至是影响世界的格局
嗯
此时此刻的朱高炽也是一无所知,无法预料的。
第133章 第133章 背后蛐蛐
永乐五年, 新春来临之际。
年末只要地方上没有发生什么比较重大的事件,京城各部的官员就比较清闲。只需在除夕前,把这一年堆积的事给清扫了,就能在年后舒舒服服休息一个月, 走亲访友也无需匆匆忙忙的了。
除了轮值的官员, 只有十天假, 休假期间也需关注下各地实时发生的事,随时应对顶头上司(皇帝)派发的任务。
如今除了年假这一点与洪武朝有些差别外, 永乐朝在官员待遇上还做了一些小改动。平时请假也有了相关考核制度,真有事的,上面也批。不过,请假次数多了会影响政绩考核。
当然, 让满朝文武、各地官员都痛哭流涕的还是永乐朝新的俸禄制度。
官员们终于不用再向朝廷领
抠抠搜搜的那点俸禄了。
朱棣也不大方, 觉得老爹的薪水制度弄得挺好的,不过儿子又说了, 适当往上调一调是有必要的。
朱棣虽然不想, 还是依了儿子的意思。
官员们的基础俸禄涨了不说,逢年过节, 朝廷还会对政绩做得好的官员发下奖金。
这可是大家想都没想过的事啊。
就在永乐帝朱棣把这一条条对官员有利的措施颁布下去, 不等官员们手舞足蹈, 以为洪武朝的恐怖彻底消失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 朱棣就用血的事实告诉了他们, 什么叫老朱家的东西不好拿。
一批批贪墨舞弊的官员被押往法场, 血流成河, 杀得众人再次惶惶不可终日,不过短短几月就又有了再洪武朝当官的错觉。
然而,这到底是永乐朝, 不是洪武朝,比起朱元璋喜欢把事情搞大,一杀杀一大片,杀几年,朱棣显然不是那么爱搞的人。
至少,他不会让锦衣卫四处拿人。
而且永乐朝的锦衣卫已经关闭了诏狱,锦衣卫成了一个特殊的情报机构,不再有捉拿审问官员的权利。
不过锦衣卫依然是百官闻之色变的存在,甚至是,随着时间过去,许多年后他们发展成了百官们闭口不谈的神秘又强大的存在。
谁也不知道,身边的同僚是不是‘锦衣卫’,谁也摸不准,家里哪个小厮丫鬟,路上随便遇见的一个路人是不是‘锦衣卫’。
他们的情报人员无孔不入,甚至是翻山越海,深入他国地界。
只是在永乐朝头两年,一系列对官员明显有利的措施颁布下去后,文武百官短暂地产生了错觉。
以为,朱棣比朱元璋好说话。
或者说是,太子朱高炽果然是他们的希望之星。
这些改革措施听说都是太子提议的。
文官们喜极而泣,眼底迸发出一种名为‘新生’的色彩,对未来再次充满希望。
然而
就在第一批押往法场的贪官污吏人头落地的时候,朝廷又发布新的规定。
凡犯重大过错的官员,三代内不可科举出仕,九族范围的三代内不可入官办县学府学读书。
至于这所谓的‘重大’过错有哪些,朝廷清清楚楚地列了出来。
保证让大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以权谋私,贪污舞弊’这类的犯罪。
文官们:“!!!”
至于犯下的本来就是‘杀头’重罪的官员和家属,刑罚程度的严酷不亚于洪武帝朱元璋。
官员们不干了。
以往只有犯下‘谋逆’这种罪大恶极的事才会有‘杀头株连、祸及三代’的惩治。
怎么这这还越搞越严重了。
文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