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是朱棣!: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爸爸是朱棣!》 70-80(第10/21页)

妃谢氏吩咐下人把带来的年礼搬下车,又看着府上提前布置的红灯笼,觉得还欠缺些喜庆, 就又吩咐管家弄些大红福字各处都贴上。

    忙忙碌碌的人气儿给久未有主人光顾的京城晋王府带来了鲜活色彩。

    “母妃, 你先别忙活, 这些事儿交给他们去办就行了。”朱济喜如今也是个十岁少年,小身形清瘦挺拔, 换上儒衫妥妥一枚文雅小书生,颇有几分风姿,独脸颊上的婴儿肥多了几分稚嫩。

    更没人知道他朱济喜看着清瘦,厚厚的冬衣底下却是少年人独有的轻薄肌肉。

    有威武霸道的晋王在前, 做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本就不是朱济喜能走的路, 更何况,自从他父晋王和四王叔互相通信(炫儿)以来, 朱济喜更是在文武双全、才智过人、武力超群的路上一去不回头了。

    偶尔看见他父王吹嘘那些话, 朱济喜都要捂眼。

    实在是羞耻。

    他可没有父王吹嘘的那般厉害。

    此时朱济喜脸上也有些疲惫,“母妃, 你还是先去休息一下吧。”

    长途跋涉总归是累人的, 即便一路有马车坐。谢氏就犯了头疼, 感觉太阳穴那一块胀胀的, 脸色不太好看, 听了儿子的话, 把府上杂务交给管家处置, 自己先回屋躺一下,缓一缓精神。

    朱济喜也准备去洗个热水澡,换身干净衣裳, 再闭目小躺一会儿,可一脚踏出余光就见他父王风风火火地出来了。

    “父王这是进宫拜见皇祖父?”看晋王大步朝外边走,朱济喜不由问道。

    晋王闻言头也不回道:“回京当然要去看看老爹。”

    声音洪亮,精神倍儿好,就是现在操刀子上战场打仗都行。

    眨眼间晋王就出了院子,朱济喜:“”

    感觉他父王一回京就来劲儿了。

    明明路上嫌弃这嫌弃那的,一脸的疲惫。

    摇摇头,朱济喜抬脚朝自己的院子走去,也不知道四王叔一家到京城了没。

    这几年他也一直有和朱高炽写信,不算频繁,几个月有那么一封。

    说起来,他们两也许久没见面了。

    晋王觉得,自己天生就适合在繁华热闹的京师府生活,他一回来,闻着京城上空漂浮的空气都是身心愉悦的。

    所以说,外头的自由算什么,还是繁华的应天府是他晋王该待的地儿。

    站在宫城墙下,长大鼻孔呼吸空气的晋王刚要展开双臂,一烫热潮湿的气息猝不及防打在他后脖子上,晋王抖了一下,跳开一大步,扭头就和一张马脸对上。

    晋王骂骂咧咧的话刚到嘴边就和马背上的秦王对上眼神。

    秦王居高临下看过来,他唇上留了一层小胡子,皮肤也稍微粗糙了些,显然是被西北风沙磨砺过的,整个人乍一看还挺有人样。

    只有眼神一如既往透着股阴寒冷酷,甚至比从前更凌厉摄人,仿佛是一柄被杀意锻造过的邪剑。

    高高坐在马背上,看着晋王冷冷一扯嘴角,不笑却有三分讥讽。

    晋王就嗤了一声。

    古话说,有的人年纪越大越欠揍,老人诚不欺我。

    “老二,几年没见”晋王一张嘴本就厉害,此刻看人不顺眼,自然也不客气,“你咋越来越没人味了?”

    说着,晋王抽动鼻翼用力吸了两口,然后忽然大步后退,扇着风嫌弃道:“我就说空中怎么有股难闻的禽兽味,嗐,还以为是我多日没回应天,应天变了都不知道,原来是有人带”

    咻——

    晋王早有防备,在马鞭毫无预兆抽过来时,他闪身一跃,险险擦着鞭风避开,不过身后鞭子还紧咬着他,只能不停东躲西窜。

    “朱老二你少给老子嚣张,嘶——老子不怕你,嘶——你是不是想第一天就吃父皇的鞭子炒肉啊!”

    看着上蹿下跳,跟个滑稽小丑似的晋王,秦王呵呵冷笑一声,鞭子收起来,眼神讥讽地俯视晋王道:“二哥看你忘记早年教训,皮子又痒了,这才帮你回忆回忆,老三可想起来了?”

    “你——”晋王这几年在封国混得还算风生水起,脾性也见长,谁知道一回京就碰上朱老二这硬茬。

    “哼,嘚瑟个屁,有本事你上老四跟前去嘚瑟啊,在我面前装有个屁用。”

    话一出口,果然见秦王脸色一沉,表情比刚才难看多了,晋王见他不开心,自己就开心了。

    这两年朱棣在北平的动作不小,就是朱元璋嘴上嫌弃,心里也是满意居多,不然也不会给予支持,不管怎么说,朱老四去了北平后就一直积极干正事,如今还真让他干出成绩了。

    逢年过节的,朱元璋给各地儿子赏赐东西,嘴上或多或少就要提起朱老四名字,让他们跟朱老四学学,多干正事,别一天天净整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骂的是谁,别人不知道,兄弟几个还能不知道嘛。

    秦王就藩后,正事是办了,可荒唐事也一样没少干,就是晋王都听说一些,什么修筑王府宫殿,四处搜罗美女,过得那叫一个奢侈淫/靡。

    虽说没闹出事儿来,秦王没敢做得太过分,但还是有风声传到朱元璋耳朵里,时不时就要传口谕叱骂秦王几句。

    对秦王,朱元璋也颇多失望。

    看着下面传来的奏报,都有些想不起曾经让他骄傲的二儿子长什么样子了。

    比起秦王,晋王觉得自己都算好的了,他不过就是吃吃喝喝玩玩,还都是别人花钱供他消遣娱乐。

    至少目前来说,晋王还没去收刮民脂民膏。

    一是顾忌老爹,还没胆子大到肆无忌惮。二是,家有贤妻管着,只要晋王妃在一天,晋王再荒唐也有个底线。

    与这两位比起来,沉迷搞种植研究,不理军务的周王都算老实做人了。

    本来兄弟几个从小什么德性,互相都知道,单论斤两,谁又比谁强了。能老实点做好分内之事在朱元璋那里都算不错了,比如楚王。

    但偏偏这个朱老四不和大家看齐,去了北平后,勤勤恳恳做事不说,还开始折腾各种新花样,把北平军防弄得像模像样,近两年力挫草原锐气不说,管辖内的各边塞卫所上下齐心,不管是屯田还是杀敌都激情满满,把其他边塞卫统统比下去了。

    你说你,屯田御敌表现优秀就不说了,你还搞出个什么北平兵仗局,改善的火器运到应天府让朱元璋都交口称赞,还取了个洪武大/炮的威名,听说应天军器局已经在加班加点制造这洪武大/炮了。

    想来他们父皇也是要把这玩意儿早早弄上战场,一展雄风。

    朱老四从小出了名的混不吝,年少时身边混的也是一群纨绔官二代,整日里不是惹是生非就是斗鸡摸狗,别说干正事儿了,他能少逃课就不错了。

    也就是父皇实在太忙,没精力时刻管教儿子,要不然朱老四一天三顿揍肯定逃不掉。

    尽管如此,那时候每个月不被朱元璋抽几鞭子,朱老四

    也不叫朱老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