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是朱棣!: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爸爸是朱棣!》 40-50(第1/26页)

    第41章 第41章 燕王殿下,我们赢了

    第一轮的演武对决, 楚王、晋王惨遭淘汰。

    剩下的朱棣,秦王和周王三人要开始第二轮的比赛。此次演武都是一对一模式,所以三人只能再次抽签。

    这次朱棣和秦王一起看向周王,让他最先抽。

    周王也想早点结束, 他真的不想轮空了。

    这么想着, 他就随手抽了一支竹签, 他都不想看,直到秦王和朱棣同时抽出竹签, 两人挑挑眉,对视一眼。

    周王预感不好,低头一看手中竹签。

    “”

    又又轮空。

    为什么就不能让他早点下场啊!

    惨遭淘汰,正拿着一颗熟鸡蛋滚眼周的晋王, 看丧着一块脸、不开心的周王, 他嫉妒了。

    “老五,你是不是故意刺激我?”

    做梦都想幸运轮空, 一路到决赛的晋王, 就觉得周王此刻很欠揍。

    察觉晋王拳头硬了,周王脖子一缩, 很无辜道:“三哥, 我我真的想早点坐下休息。”

    晋王:“”

    这话就更欠揍了。

    晋王就朝楚王递了个眼神, 然后两人就把周王拖到后面没人看见的地方, 对周王来了一场兄弟间的友爱教育。

    第二轮对决, 朱棣对秦王。

    由于朱高炽和朱元璋一个口头玩笑般的赌约, 让两人的对决也成了今天的重头戏。

    “黄兄, 你觉得哪位王爷更胜一筹?”

    “这还没比,不好下结论啊。”

    “关键也要看他们抽到的意外加成是好是坏。”

    “运气好,谁就是赢家。”

    文官们在打马虎眼, 武将们就直接多了。

    “秦王攻守兼备,优势更大。”

    “那不一定,你们没看出来,燕王进攻的特点跟曹国公有些像吗?”

    “曹国公的儿子李景隆和燕王关系好,听说燕王经常到曹国公府上请教兵法谋略。”

    “曹国公也夸过燕王多回。”

    “那这输赢就有的看了。”

    朱元璋本人就是罕见的军事天才,他的儿子里,有不少也遗传到了他在军事上的天赋嗅觉。

    几个大儿子里,秦王、晋王和燕王、楚王都算是军事天赋不错的人才。但要说在老朱心里,这四个儿子里,他最看好的是哪一个,还要数秦王。

    朱老二从小展露的军事天赋,是让老朱都骄傲过的。

    在老朱创业最关键的时候,也是战事最频繁的时候,那时朱老二年纪虽小,却也跟在朱文正这样的名将后面看过学习过,同样的,也跟在老朱身后看过不少,老朱亲自指点过的。

    光是‘大师授课’这点,朱棣就比不上秦王。

    朱元璋看了眼太监呈递上来的对阵信息,他浓眉微挑,对这场的输赢差不多有个心理预估了。

    正当老朱把东西放回托盘,一低头,就和一张白嫩包子脸对上,朱高炽此时的小眼神很是微妙。

    朱元璋眨眨眼,不等他说点啥,朱高炽就噘着嘴,哼一声扭过头去,用后脑勺表达他的意思。

    朱元璋:“”

    “大宝,皇爷爷也没说你爹要输啊。”

    朱高炽:“哼哼。”

    朱元璋:“”

    这小东西要成精了。

    他是觉得,老四这一场要赢的话,不容易。

    不过万一有意外那也说不准。

    见皇爷爷又惹弟弟生气了,朱雄英就伸手拉住弟弟的小胖爪,小声说:“大宝,我觉得四叔要赢。”

    朱高炽嗯嗯点头,牵着小堂哥的手,决定不和可恶的皇爷爷说话了。

    “那等会儿小堂哥和我一起给爹爹加油。”

    朱雄英啊了一下,想到什么,小脸迅速红温,“这个这 ”

    朱元璋就好笑地看着纠结犹豫的大孙子,最终在小孙子渴望的眼神下,红着一张小脸,痛苦地点了点头。

    也就在朱元璋偷乐时,朱标看一眼不太正经的父皇,有点无语地想,老三那跳脱的性子是不是就是遗传的父皇。

    看台上插诨打科,底下的演武场做好了准备,两边阵营从不同方向入场。朱棣对阵秦王,这一轮是‘正面交锋’模式。

    没有旗帜可夺,任务目标,要么击溃对手,要么在两炷香后存活更多的人。

    朱棣这次抽签运还算不错,抽中五百骑兵,而这五百骑兵是由边军里头的精兵组成的。

    单论杀伤力,一个至少顶两个护城兵。

    可谓是一大助力杀器。

    而朱棣阵营里的五千兵,这次是分成三千五骑兵,一千五步兵。这么一来,相当于有四千骑兵,一千五步兵。

    原本觉得自己运气还算可以,等朱棣一眼扫过秦王阵营,嘴角就是一抽。秦王阵营的人数明显更多,粗略扫过,比他这边多了快两千之数了。

    朱棣没看错,秦王这一轮的签运也不错,抽中了两千步兵,也是由边军组成的步兵。

    这可足足比朱棣多了一千五百人。

    如果双方不能提前击溃对手,两炷香之后算人头,朱棣都输在了起跑线上。

    而秦王和朱棣重骑兵的分配策略不同,他的五千兵,三千骑兵,两千步兵。整个一算下来就是三千骑兵,四千步兵。

    光是从这就能看出,两人的进攻策略不同。

    有武将根据两人上一轮的特点,推测道:“燕王应该还是采取的快攻策略,他也更擅长快攻,所以骑兵占了一大半。秦王看起来是要攻守并行,或者说是用防御型进攻方式。”

    “燕王了解秦王用兵特点,秦王也同样了解燕王,双方都打算用自己的优势来决一胜负。”

    “就看谁用兵更胜一筹了。”

    即便是经验老道的将军,在战场也有可能出现小失误,当双方势均力敌时,谁先抓住对方的小失误,谁就能获胜。

    而这考验的不仅仅是指挥者的心理,指挥者的谋略,还有是否能快速察觉到‘胜负点’的超强敏锐性。

    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点’往往发生在不经意的时候,转瞬即逝,就看谁的军事嗅觉更敏锐。

    通常能抓住那玄乎其神的‘胜负点’的人,成长起来后,无不是名留青史的大将。

    演武场上,双方已经开始交锋了。

    喊杀声震天,这一轮的尘沙似乎都飞得更高。

    看台这边,众人也顾不得说话,目不转睛地盯着下方交战情况。

    如武将们猜测一样,朱棣一上来就采取了快攻。比起防守,朱棣确实更擅长进攻,他也喜欢进攻。

    而快攻,讲究一个快狠准猛,要快也要准。

    不是盲目地找一个点,一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