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市井生活日常》 110-120(第6/16页)
而许娘子那头, 正赶上那日看夜里,也打算请两个时辰的。
陆云蓁得知崔家宅子定下来也挺高兴的,这也不用她再让人留意了, 接着只需要给崔如英留意庄子就是了。
陆云蓁笑着贺崔如英道:“恭喜呀。”
崔如英也笑了笑,“我都没想过这么快就能定下来。”
现在日子算好了, 都想早点搬家,早点住进去。
崔如英还选了自己喜欢的屋子, 这以后在家里住就比在侯府的舒服了,因为在侯府是跟田娘子同住一间屋子,她和她娘睡在一张床上,虽然这样更亲密,可她过了年都八岁了,也该自己睡了。
回家之后就自己睡一间,自己睡一张大床,不知有多舒服。
崔家搬家,陆云蓁就不去凑热闹了,不过因为崔如英的关系,到时候差人去送贺礼,怎么说也是喜事一桩。
她也问问了宅子多少钱,知道崔如英借了三百两,她倒觉得崔家夫妇俩还算拎得清,借女儿的钱总比拿女儿的钱好。对崔家来说,八口人住二进的宅子,又不用丫鬟小厮伺候,已经足够住了。好好经营铺子,不沾染坏习气,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别的慢慢都会有的。
因为要搬家,崔如英这几日都很高兴,上课偶尔都会走神,被黄先生说过之后才收拾好心情,认真听课进学。
同住一屋的田娘子知道崔家要搬家之后,也道了声恭喜,然后送了许娘子一个荷包,里面是装了二钱银子的礼钱。
田娘子脸上带着笑,“那日我也过不去,这提前恭贺了,一点心意,就当贺乔迁之喜了。”
许娘子心善,为人好相处,而且崔如英没少给她拿吃食,有时是点心,有时是崔如英从家里带来的包子。
这样送个礼,以后就当亲戚来往,日后就没准儿有用得着的时候。
许娘子推脱不过,只能收下,她嘱咐了崔如英,逢年过节给田娘子家准备一些礼物,也不好光收人家东西不回礼呀。
崔如英把这事记到心里,然后盘算了盘算,搬家那日会有多少人过来。
赵掌柜和李丰收就算不上礼也得管顿饭,因为给帮忙搬家了,而且暖房那日人多,显着这家亲朋多,人缘好。
还有崔大山的朋友,也有几个人的。
楚玉珠到时就跟她家坐一桌好了,她弄些好吃的菜,哪怕她爹说了不用她掌勺,那也可以把方子写出来,让崔大山照着做的。
还有刘婶儿,那肯定要来的,估计会带着孩子,一桌十二个人,怎么也得两桌子。
其他巷子里的街坊,就不请了。
关系不那么亲近的。
这崔家一走,巷子里好些人还不敢相信,本来冬日就没什么活儿,都在家里猫着呢,不少人还觉得崔大山开了包子铺,赚不了多少钱呢,肯定没做木工好。
都说崔大山傻,把按月拿钱的活给辞了,谁知道崔家一声不吭就搬了家!
巷子里还是这几日才知道的,因为崔家原先住的宅子住进新人了,放了两挂鞭,好不热闹。
这也怪冬日天冷,现在谁都不愿意在外面坐着说话,不然搬东西那两日指定有人瞧见崔家搬走了。
刘婶儿是崔家在南巷的邻居,从前跟许娘子关系就好,如今还在铺子干活儿。
这打听自然跟崔家关系好的刘婶儿家打听,不过刘婶儿总去铺子干活呢,很多时候都遇不着,这又开始问刘婶儿男人。
不少人都来问赵川到底是咋回事,赵川心里还有些不得劲儿,崔大山以前还没他有本事呢,这如今都搬新宅子了。
回到家,赵川的脸色不太好,他到家忍不住问过刘婶儿,崔家这一个月到底能赚多少钱。
刘婶儿不说,再说本来她就不知道啊,她只管做包子,又不管账,这哪儿能知道。
而且就算知道了,她也不能告诉赵川,那成什么人了。
赵川见她不说,不禁道:“肯定得有十几两,啧,你说崔家赚那么多钱,你们一个月工钱也就那么点银子,还不到一两呢,这也太少了。”
刘婶儿心里一紧,厉声道:“你这可就是胡话了啊,当初崔大山在木工坊,一个月也就五钱银子,你怎么不说木工坊一个月赚多少钱呢?再说了,你那是没看见开包子铺多累,早晨大早就起,晚上多晚才回来呢,风雨无阻的。
那早上摆摊的也赚钱,更辛苦,开大酒楼的也辛苦,咋光看见人家赚钱了。”
赵川一噎,“我就随口一问随口一问,你瞧你这还当真了。”
刘婶儿道:“你少听那些人在那儿胡说,崔家赚多少那都是辛苦钱,二丫才多大,都包包子了。说那些话的,都是不安好心挑拨两家关系的。还给我开得少,你去看看别的饭馆的厨娘,一个月给多少。”
一旁芸芸也道:“爹,崔叔还有如英他们都可好了,做生意也和善,所以才能赚钱的。”
刘婶儿道:“别人问了,你可不许在外面瞎说,我要是听到啥浑话,也没脸在崔家干了。”
刘婶儿如今一个月能拿六七钱银子的工钱,这已经很多了。再说,她还不是凭自己本事当厨娘的,二丫教她调馅儿,包包子又不是啥难事,谁都能做的。
赵川道:“我这人你还不知道吗,别人问我都说不知道,从没瞎说过,我也就在家里说说。”
他跟崔大山关系也不错,就是看崔大山发达了,心里不太得劲儿罢了。有点酸,所以说些酸话,别人问他,他真说不知道了。
刘婶儿哼了一声,从柜子里找了个荷包,“哼,你可别乱说。崔家搬家,我过去帮帮忙,还得上礼呢。”
搁以前也就拿点东西,如今得备银子,刘婶儿也没托大,装了二钱银子。
再多家里也拿不出来了。
到时候她也不带别人,就带芸芸去。
日子过得也快,崔如英已经跟黄先生请好假了,初四的早晨,正好赶上陆云蓁去酥饴斋。
月初铺子盘点,陆云蓁如今每个月都去铺子看看,给装了些昨日没卖完拿的点心,崔如英就从酥饴斋再回包子铺,这近多了。
往东南走一走就到了。
这会儿还是早晨,天刚亮,李丰收刚送完书院的包子回来,不过他闲不住,就在院子收拾崔大山做家具剩下的木料。
这个能当柴火烧。
崔大山大早起来做包子,做完也没睡,拿着刨刀在院子里打家具。
马上就搬家了,还有好些家具没做上呢,崔大山今儿给闺女打妆台,这东西崔大山以前做过,不过这回做得不太一样。
见崔如英回来,他拍了拍手上的木屑,“如英回来啦,路上冷不冷啊?吃饭了没有。”
崔如英道:“吃了吃了,跟三夫人坐了段路的马车,不冷。爹这是打啥呢,我带了点心回来,你们一会儿吃。”
崔大山说道:“打妆台呢,你看下头是腿,带两个抽屉,上面就是架子,能摆一些好看一点首饰,取用也方便,抽屉里就放一些不常用的东西。对了,你那床已经打好了,还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