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生活日常: 70-8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市井生活日常》 70-80(第4/22页)

说:“是好吃,如英手艺好。”

    崔如英笑着道:“觉得好吃大哥就多吃点。”

    在书院吃不到这些,再说做出来不就是吃的吗,全吃完了她才开心呢。

    刘婶儿觉得这饭菜也好吃,就是土豆茄子,跟家里做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

    这可好,马上下个月了,又要发钱了,上个月几十文,这个月肯定多。

    还有好饭,家里可吃不到这个。

    刘婶儿发了月钱还想着给自己买胭脂水粉呢,也惦着家里,但不像孙娘子那样。

    自己干活累还是自己吃,家里想吃肉了再买呗。

    赚钱不就是为了让家里日子好点儿吗。

    不过不该说的话刘婶儿不说,她在后厨,平日跟孙娘子也说不上几句话。

    四郎五郎只顾着吃饭,二丫偶尔给两个弟弟夹些菜。

    崔如英吃了两个肉龙,地三鲜也吃了不少,最后喝碗鲫鱼汤,肚子也就饱了。

    吃完赵掌柜又给捡了碗筷,还端着盆去后院刷碗了,不过二丫看他刷得不是很干净,就小声在他后面说:“赵叔,还是我来吧,你早点儿回去。”

    赵掌柜也不是多想干活,那不是吃了菜不好意思嘛,既然二丫来他就不争抢了,点点头就回家了。

    客人一走,刘婶儿也没啥事儿,下午还得过来,赶紧回家睡一觉去。

    铺子里几桌客人结了账,就剩崔家人。

    崔大郎在擦桌子,崔如英上午做了饭,这会儿也不想动,就托着下巴看他干活。

    “大哥在书院可还习惯,饭堂伙食可好?”

    崔大郎道:“好不好你还不知道,我看饭堂有包子,还是咱们家的馅儿,就知道生意谈成了,能吃到家里的包子,还省着想家了。”

    每日吃饭就知道家里过来送包子了,知道家里人来过书院,虽然见不到,但知晓家中一切都好,这就够了。

    崔大郎道:“我还和同窗们说了,这包子是咱们家做的,如果放假有空,还想吃,过来照顾生意。”

    崔如英没想到崔大郎在书院还记挂着家里的生意,刚想说总吃放假还能想吃吗,就听崔大郎说:“不过在书院总吃,放假了倒是不大能来。”

    崔如英笑了笑,“那可不是,天天吃也够了。”

    崔大郎:“都说好吃呢,跟我同窗的年纪都比我小,偶尔照顾一下。先生还说我功课不错,再努力读书,等先生考教过,就能去别的班了。”

    他是盼着去别的班的,毕竟年纪大,也耽误了几年,崔大郎更明白,赶上他这个岁数还在读书,若读不好就是白白浪费光阴和银子。

    家里赚钱也不容易,笔墨就得花好些钱。

    崔如英倒觉得这个年岁读也有好处,毕竟懂事成人了,知道家中不易,所以更加用功。

    “那可是好,不然放假你回屋里读书吧,别在铺子帮忙了。”

    算起来还是读书更合算一点儿,干活浪费时间。

    崔大郎把抹布都攥紧了点儿,急忙道:“不差一时半会儿,放假了就是放假了,让我在屋里读书也读不下去,平日在学堂多用功就是了。而且,我回来也没带书。”

    崔大郎就是个普通人,天资平平贵在用功,他并不觉得读书有多沉醉其中,也没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感慨。

    他读书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中,所以肯吃苦。

    书院和侯府学堂不一样,卯时二刻吃饭,然后就上课,一直到深夜才休息。

    学下来也格外枯燥,崔大郎去书院二十日,崔如英见他似乎是瘦了。

    这也难怪很多世家子弟吃不下读书的苦,总想出去逃课,寒窗苦读,可不是说说而已。

    崔如英道:“大哥没有书,我有呀。”

    崔大郎愣了愣,崔如英又道:“有两次我帮了侯府一点儿小忙,安定侯夫人就送了我些书。有些看完了,就给带回来了,大哥你可以带书院去看。”

    崔大郎眼中迸发出一束光,他惊喜道:“那多谢三妹了,我看完了再给你带回来。”

    书册都金贵,又是侯府给的,恐怕纸张印字要比书坊的更好,也更贵重。

    妹妹能给他看就已经很好了,他得好好爱护,看完之后还回去。

    崔如英道:“还倒是不急,你慢慢看就是。还有一方砚台也是那边送的,我用不上,送你吧。”

    崔大郎道:“砚台我也有,能用就行,那块儿你先留着吧。”

    崔大郎还是觉得侯府的东西肯定贵重,他在书院读书,不必用太好的东西。以后可以妹妹留着自己用,或是四郎五郎启蒙,能给弟弟们用,他就算了吧。

    他牢牢记着,自己是去读书的,并非享乐的。

    既然崔大郎不要,崔如英也没勉强,这边等着收拾好,崔大山就带着她去买首饰了。

    答应了的事儿,崔大山不会忘。

    那伙计认得崔大山,热情的招呼了一声,“崔老板过来了,这回又看啥!”

    崔大山不大自在地说道:“给闺女看看首饰。”

    崔如英笑着道:“我爹总说金云阁的首饰好,离得又近。我们常来,可得给便宜些。”

    崔大山跟着点点头。

    伙计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二位快进来,今儿要看点啥。”

    崔如英道:“我想看看镯子,我这么大戴的。”

    言家送来的对镯大,她还戴不上。孩童戴的镯子都小,一对加起来也不足一两。

    崔如英也痛快,选了一对连花纹的,“先给我试试。”

    这会儿的银饰不是那么亮,但上头雕刻着莲花纹,也挺好看的。崔如英常在侯府,不怎么干活,人白净手也细,戴着很衬人。

    她最满意的是这镯子并非开口,而是推拉活口的,再大一点儿也能戴。

    她直接对着崔大山说:“爹,我就要这个。”

    伙计给秤了,“总共八钱,算上工钱得九钱银子。”

    崔如英道:“我们常来,日后肯定也来你家买首饰,那对银耳珠就送于我吧。”

    一对银耳珠还不到一钱呢,崔如英指的样子简单些,她也没要大的重的。

    伙计道:“这……我得去问问我们掌柜的。”

    崔大山只想着讲讲价,没想着直接要个耳珠。

    人进去后头,很快又出来了,伙计道:“成,二位常来照顾我们生意。”

    离得近,崔家人又多,日后少不了来这儿买东西,做生意就这样,得想得长远些。

    崔如英道:“离得近,下回肯定还来这儿的。”

    伙计把耳珠给包上,镯子崔如英还拿着呢,刚想问,崔如英就道:“给个匣子就成了。”

    她直接戴着回去吧。

    伙计把耳珠和对镯的匣子递给崔如英,崔大山也痛快给了钱。

    算起来还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