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生活日常: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市井生活日常》 50-60(第8/22页)

别的。

    就像有钱了可以送崔大郎去读书,那也可以给闺女买些衣裳首饰, 还可以把房子换了。如今这房子挤挤巴巴,晚上都是崔大山带着六丫和五郎睡,崔大郎带着四郎睡。

    二丫分着一间小屋, 不仅崔如英没有自己的屋子,家里人都没有。虽然她是在崔大山他们屋子分出一间来, 但也能说崔大山夫妻俩在她屋子分了一半出去。

    家里这么多人呢,总挤着住哪儿行。

    七岁倒还好, 等她十岁十五岁了,也要这样住着吗。

    崔如英回来就睡这间小屋子里,木板隔着,等她再长高点,脚就得露到外面去。她也想要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呀,有个桌子,能写字,还有衣柜。

    梳妆台她现在就不强求了,当然,若是崔大山能给她打一个,自然更好。

    不过这些现在也只能想想,才开铺子,哪儿有钱。可不说,崔大山他们才不会想这些事。

    装好饺子,崔如英锁上门,就给送过去了。

    中午吃过肉了,晚上吃素馅儿饺子,别有一番滋味。

    猪油渣她炸得金黄,也没放太多,过几天崔大山他们还能再吃一顿。

    还另带了一小碟猪油渣,不管是蘸盐还是蘸白糖都好吃,给二丫他们当零嘴儿。

    晚上生意也不错,而且来喝酒的客人更多,每日酒坊就要往铺子送一次酒,因为崔家买的多,酒坊老板也给便宜了些。

    从前十文一斤二十文一斤的,如今买的多,每样便宜了一文钱。

    每日铺子要拿六十斤的酒水,尽管酒水崔家没要太多利,但一日下来,也能赚一钱银子。

    经过这些事儿,崔如英也琢磨了好多事儿。

    这种大单子,有一单就能赚好些钱。就比如酒坊,每日有人打几两几两的散酒,几十几百个人都比不上大单子。

    大单子虽然便宜,但薄利多销,也能多赚不少钱。

    六十斤酒,四十斤十文的,另外二十斤是贵的,崔家定就要花近八百文,酒坊的利润肯定更高,多来几个这样的大单子,一年都不用发愁了。

    崔家现在生意不错,但天气不好客人就少,才开业还新鲜着,免不了担忧生意不好。

    就算前一日生意不错,也不知道第二天如何,要是能像酒坊一样就好了,卖到别处去,便宜点儿也行。

    不过崔如英也知道,这个可遇不可求,像大酒楼都有自己的做菜师傅,包子铺比不了酒坊粮行,她都想不出哪里会一下子定几百个包子。

    码头工地?或是船上?

    这些地方也不好进去,而酒楼、大户人家,好像也没用得上这么多包子的时候。

    崔如英这么想着,又觉得自己太过贪心。

    有摊子的时候想要铺子,有铺子了又想签单子,那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可转念一想,若安于现状,虽不缺钱花,但是远没到让崔大山和许娘子舍得花钱的地步。

    崔如英现在也才攒了二两五钱银子,先定个十两的小目标,那还差得远呢。

    这么想着,她就去干活了。

    崔如英在家里吃过,崔大山他们吃饭的时候,她就在铺子帮忙做菜上菜,管结账收钱。

    一直忙到戌时铺子打烊。

    崔大山不觉得今儿太累,毕竟中午晚上都吃了好的,他还回味着,说道:“这猪油渣馅儿的饺子是真好吃,可太香了,尤其是蘸醋和油辣子吃。”

    崔大山就吃了二十个,其他人晚上吃得倒不算多,许是中午顶着了。

    崔如英笑着道:“还有猪油渣呢,好吃下回你们再包一次。”

    崔大山:“行,还是你会想主意。”

    夜色深沉,一家人连大带小,顶着月色回家。六丫被崔大山抱着,崔大郎拉着两个弟弟。

    二丫在崔如英身边,也不害怕。

    周围也有打烊回去的,有人同行就不孤单。

    崔大山仰头看看头顶的月牙,今儿二十四了,啥都好,就是许娘子一个人在侯府,若是她也在家就好了。

    不过这些话,崔大山也只在心里想想,要是被崔如英听见了,没准儿说给许娘子听,她听了又要难受。

    崔大山大手抱着闺女,六丫睡得极甜,“明儿你回去了告诉你娘,家里一切都好,不用她担心。”

    崔大山想着等铺子里来了掌柜的和伙计,生意也稳定了,就把大郎送回书院。

    都十三岁了,在家里多耽误一天就少读一日书。

    四郎五郎还小,倒是不急。

    要是有钱了,可以先弄房子,不过崔大山没想得那么远,他觉得现在的房子住就挺好,到时再置办三间房,最好是把左右邻居买下来,家里六间房,绝对够住了。

    而且还有铺子呢,要是许娘子回来了,还能让人去看着铺子,更不缺地方了。

    大郎是长子,成亲了更该帮衬着家里,照顾好弟弟妹妹。

    况且女儿出嫁了也不住在家里,四郎五郎成亲了,估计房子也足够用了。

    六间房,四个屋子,那不正正好好的。

    女儿嫁人,三个儿子也够住了。

    不过,这些想法崔大山没和许娘子商量过,崔如英自然也不知道。她若是知道了肯定想方设法阻止,出嫁了难道不回来吗,回来了难道要住外面?

    反正她的屋子要有,还得是朝阳的,大的!

    崔如英不想还住在南巷,这儿人多,太热闹,若是有钱了肯定在别处买房子,还得买大的,她要的是一间自己的像样的屋子,就算出嫁了别人也不能住。

    回到家,一众人梳洗睡下,崔如英还刷了牙,累了一日,躺在小床睡得倒也香。

    次日一早,一家吃了排骨面,崔大山几人又去铺子了。

    崔如英在家收拾了收拾东西,也没见刘婶儿来。

    崔如英叹了口气,她没去刘婶儿家问,这事儿讲究你情我愿,不想来也不能逼着过来。

    刘婶儿不愿意,那以后该拿东西拿东西,两家情分可别断了。跑堂可以招一个,力气大、干活麻利的。

    她把家里收拾干净了,鸡也喂了,然后把二丫早上洗好的衣服挂上,就去了铺子。进去一看,刘婶儿正弯着腰打扫,一笤帚一笤帚的,门口还放着个碎布条扎的拖布。

    见崔如英进来,还招呼了一声,“哎呦,三丫。”

    崔如英高兴道:“婶子!”

    刘婶儿刚想唠两句,又想起自己是来干啥的,笑笑道:“我先干活了啊。”

    她昨儿晚上等赵川回来商量了商量,也把崔如英说的怎么算钱、去铺子做什么大概上说了说。

    有些她也记不太清,说得模棱两可的。

    不过赵川也能大概听明白,“我看着别的铺子,跑堂一个月也就三百文,咋还给什么全勤啥的。”

    刘婶儿怪道:“那还不是看在两家情分上,想多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