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生活日常: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市井生活日常》 30-40(第14/16页)

个更大的饭盒,让丫鬟把自己平日里爱吃的都做了。崔小娘子带来的好吃, 她也不能太丢人, “你可来了, 我都来了一会儿了, 咱们快吃饭吧。”

    崔如英从书袋里把油纸包掏了出来,总共两个,一样是生煎, 一样是酱肉包子。她路上还担心生煎包子压坏了, 汤洒出来,好在没有。

    两样一摆上,楚玉珠哇了一声, “跟昨儿的不一样。”

    大约是人多吃饭香, 楚玉珠觉得今儿的饭菜特别好吃。包子壳是烤干了的, 吃起来特别酥脆。里面的汤汁暖乎乎的,还带着点烫意, 下雨天吃这个好舒服。

    如果不是约好了,以楚玉珠的性子, 今儿才不来上课呢。

    现下来了,楚玉珠就觉得来得值,“你家也卖这样的包子吗, 那肯定卖得好,到时候我也去你家买包子吃。”

    崔如英道:“好呀, 不过铺子离侯府有些远。”

    一听有些远,楚玉珠又泄气了, “那还是算了,若是让丫鬟去买带回来,估计时间也长了,肯定软了。好在你能给我拿,你知道不,我昨儿求我母亲,让她和三婶儿说送些包子来,我母亲竟然不答应,还说这个包子难做,她哪儿好意思日日来要,我觉得有理,只有跟你一起吃的时候才能吃到。”

    楚玉珠说这些的时候,两颊鼓鼓的,声音也气鼓鼓的。

    崔如英看了看楚玉珠,她估计不知昨儿她母亲来过燕归堂。

    本来二房三房同在一个府上,离得也近。若孙惠茹真向陆云蓁开口,陆云蓁肯定不会拒绝。让小厨房多做一些给燕辉堂送去就是,又不是多大的事儿。不过孙惠茹盼着楚玉珠早起,唬唬女儿,催着她来学堂。

    楚玉珠年纪也小,孙惠茹一哄,也就听了,还信以为真。

    崔如英道:“早起吃就好,早饭嘛。”

    楚玉珠点点头,“我每日都起可早啦。”

    一顿早饭楚玉珠吃得心满意足,觉得一点儿都不愧对她早起。崔如英尝着二房的早饭也不错,但比起燕归堂的还差些。

    吃到一半楚玉娴就来了,看着二人围着一张书案吃饭,她心里不甚明亮。

    学堂总共三个人,按理说她和楚玉珠是堂姐妹,应该更亲近些,谁知楚玉珠反倒和一个奶娘女儿走得更近。

    三个人,她被排除在外,总觉得崔如英和楚玉珠私下说了什么,更拉不下脸跟二人凑在一块儿去,自然心里不舒服。

    现如今楚玉娴唯一庆幸的就是崔如英胆子小,挨她欺负也不敢声张。这二人,讨厌到一块儿去了。

    一上午悄然而过,到中午雨也停了。

    早饭吃得多,楚玉珠这会子也不饿,当真如昨日所言,留在学堂把今儿的作业写完。写完之后,也如崔如英一般放在书案上阴干。

    要走了她还有些不舍,“那我们明儿见?”

    崔如英点了点头。

    今儿四月十三,十六那日是璋哥儿满月,府里办喜事儿,也是这五日课的最后一日。

    陆云蓁早就说了那日不必上课,去璋哥儿的满月宴。连着放三日,宴席中午就能结束,她应该能按时回家。

    虽说昨儿累得够呛,但吃饱饭睡了一觉,崔如英眼下又精神了,铺子一日不开她就不安生,所以还是打算回去看看。

    帮帮忙也好,顺便把银子送回去。

    收拾好东西,她又看向楚玉珠书案上的字。所谓放长线钓大鱼,鱼饵已经挂上了,就看鱼会不会上钩了。

    把学堂门窗都关好,崔如英就回燕归堂了,早起下着雨,到中午雨虽停了,可地面却湿,偶有水坑,她都是跳着走的。

    因为今天半夜要轮换,怕扛不住,许娘子这会儿还睡着。

    崔如英飞快吃完饭,也没午睡,背上包袱就去铺子了,昨儿没打扫完,今儿收收尾。

    铺子本来就干净,崔如英也做不到让之焕然一新,但收拾完好歹也像给桌椅抛了光。桌椅放哪儿崔如英都想好了,后院空空,还得多买一些柴火炭火,做吃食生意,这就不能缺了。

    有一间厢房,留人看铺子了就睡这儿,但得备床被褥,再备个烧水壶。

    收拾好她看天色还早,就回了一趟家里。

    今天城南也下了雨,崔大山早起没出摊,院子里没棚子,家中地方小,又怕木屑飞得哪儿都是,就没法做木匠活儿,被迫歇了半天。

    不过下午雨一停,就紧赶慢赶地和面做包子,准备去卖生煎。

    这几日天气还凉快着,过了四月天一热,崔如英估计生煎就卖不了了。幸好有水煎包顶上,也影响不了崔家的生意。

    回家喊了声爹,崔大山就迎了出来,女儿回来他就高兴。

    崔如英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五两银子给了崔大山,说道:“娘给的,娘说家里用钱的地方,多留点应急。”

    铺子租金就给了七两四钱,再加上打煎锅铁锅、崔大山做桌椅买木料的银子、去官府办开铺子的各种事宜花的银子,最后抛去这个月的花销,也有近十两。

    这个月的崔大山还没动,上个月连着家里攒的,十二两多银子,如今只剩不足二两

    多五两银子,能让崔大山安心一点,就算钱花出去了,也没那么心疼。

    崔大山把银子好生收起来,“这钱可是真好,三丫,你是不知道,昨儿酱肉包子就没卖完,卖了许久还剩十个。后来我让大郎街上转转,看看究竟咋回事儿,才知道街头那家卖鲜肉包子的也卖了酱肉包,价钱和咱们家的一样。不过人摊位在街头,生意也不错。还好有个铺子,不然日后这酱肉包子生意可不好做了。”

    这是头一日,很多人还不知道那家卖酱肉包子了。

    崔大山说完叹了口气。

    崔如英安抚道:“路朝四方开,谁都能走,这生意也谁都能做,又不是来咱们家偷学的,味道肯定还是有所不同的,爹你别太忧心。对了,生煎包子有人做吗?”

    崔大山摇摇头,“没有,这倒没有。对了,你快看看桌椅成不,我先做了一套出来,不过还得上漆阴干呢。”

    崔大山做木匠活儿有一手,崔如英原以为就是普通桌椅,可看上头竟然有花纹,显着大气。四方桌子四角处圆滑,各处都打磨极为光滑,不容易磕着人。

    椅子崔如英坐了坐,很是稳当。

    做得可真好,就是有些慢。

    崔如英夸道:“挺好的,爹,你都这么些日子不做木匠活了,手艺竟然一点儿也没生疏。”

    这是崔大山的本事,从前拿来吃饭的,哪儿能差了,说这个的时候他还有些得意,“哎,做了十几年了,还能忘了不成。那我就抓紧去做,早上不卖包子,下午让你哥跟你姐去卖生煎,我在家做这个。”

    崔如英从前也不知道做这个要花费多久,现在看,也是个费时费力的活计。

    真让崔大山做,崔大郎帮忙,那得做啥时候去。

    她道:“爹,就算有大哥帮忙,你做这个也辛苦,这个什么时候能全做完,要是一日做一张,找人做的工钱抵不上铺子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