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230-240(第39/43页)
她是走的水路,走的时候装得满满的船,现在也还是满满的。张仙姑为了显示自己不是乱说,真的装了半船的家什。
她们登船之后,起初还很顺利,越往南走天气越暖和一些。但是渐渐的,河里出现了运粮船,她们是逆行,速度明显的变慢了。
此时,她们才走了一半的路程,再往前走数日,祝炼兴奋地跑到船舱对祝缨说:“大人!是咱们梧州的船!”运粮船上都插着旗子,祝炼识字,认得前面一串是梧州的。
押送的人正是章炯。
项乐走到船前大声呼唤,问前面是否是章别驾。
章炯这里也有人大声回答:“正是,前面何人?”
“祝刺史座船在此。”
两下合到一处,祝缨道:“并船,咱们的船再倒着开一阵儿,别堵着河道。”
跳板搭上了,章炯一个大红影子摇摇晃晃地上了祝缨的船,一到甲板就拜倒在甲板上:“拜见大人!”
他四十了!升了!
本来,他觉得自己得再熬个十年八载的,如果运气好,能有个绯衣,如果运气不好,可能要熬到年近六旬。哪知莫名其妙就升了!
回想一下自己干了什么呢?听话看家!
有个好上司是真的太省心了!
虽然他现在只是个从五品下,虽然他这个别驾是所有别驾里品级最低的,可他是了呀!
在他的后面,又扑倒了一个青色官衣的:“大人!”
豁!王县令!
祝缨将他们扶起,道:“来,咱们好好说说。”
章炯到底是个能干的人,马上说:“州里的事务都安排妥当了,秋收已毕,下官动身的时候宿麦已开始育种了。下面各县一切也还都好。接的信儿晚,刺史府还未及改建。播种后有的是功夫!已经画好图纸了。大人的令已收到了,下官已派人去州里的福禄会馆善后。”
福禄会馆还在州城,这个有可能会被人做文章,祝缨也给予了提示。章炯道:“项三娘的主意,暂隐了牌子,使人代持,就说盘下了这项产业……”
一项一项都安排得好好的。
王县令也说:“下官已将河东县的事都打扫干净了!”
祝缨道:“那便好,本也没什么,不过卞刺史同我有点小误会。”
王县令心领神会。
设梧州的消息他是在南府听到的,南府下了令,将他也叫过去。章炯宣布,设立梧州,府里的官个个升了一级,刺史还是原来的祝大人,一片欢声雷动。县令们也高兴,在祝缨手下比在别人手下更痛快。
只有他!要设梧州了,没有他,将它留给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新刺史。
紧接着,章炯又代宣了他的任命,王县令这才缓过一口气来。接着,章炯又将他叫到一边去,告诉拆分是朝廷的手段,他调他走是祝缨出的力,嘱咐他将河东县打扫干净再走。
王县令也只有满意。
三人聊了一会儿,祝缨对章炯道:“上京去知道怎么说么?”
“还请大人赐教。”
“梧州新设,今年的税赋跟咱们没有关系,你只将旧南府的账交了就得。这个你拿着,是我与户部谈妥了的,别的,你一概不要答应。有事就都推给我。明年我亲自与窦尚书说理去。”
“下官今番正是准备了旧南府的账目。河东县的我录了副本,粮草还是让河东县缴到州城去。”
“好。”
几人商议毕,取下跳板,各奔前程。
梧州
与章别驾的送粮船队分开之后离梧州愈发的近了。期间要经过顾同即将赴任的地方。顾同初任,按归规定他可以有一点时间先回家一趟,然后再回来赴任。
这个县并不与运河紧挨着,但听说就在不远,顾同仍然忍不住站在船头眺望了半天。现时舆图也不准,他只知道一个大概的方向就偷偷地往那个方向上看了无数次。船上人在他的背后你碰碰我、我碰碰你,偷偷地笑。
顾同好像听到了什么,猛一回头,又看不出什么来。转过去又继续地看。
待过了这一段,祝缨又让项乐将顾同唤至舱内。顾同仍有点小兴奋与心不在焉。
祝缨问道:“就要亲自去临民办事了,好吧?”
“嗯嗯!”顾同用力点头。
小柳等人都笑,顾同脸上一红。
祝缨道:“你打算怎么干呀?”
顾同道:“现在已经开始种宿麦了!老师——再给我点儿麦种呗……”
“然后呢?”
“诶?种……”
“你这个县丞,挑的时候是没有上司的,要是你刚到任你的上司也定下来了,你预备怎么跟人家相处?朝廷选官,不是你下馆子点菜,点什么就给你上什么。哪怕下馆子点菜,你也管不着别人桌上什么。你明白这个意思吗?”
顾同的脑袋冷静了一点。
祝缨又说:“下属也不一定就听你的。一味责罚或者一味收买,都未必管用。不要对别人说‘只要大家都加把劲儿,将这件事情做事了,大家都有好处’,除非你现在就能让人看到好处,否则就没有信誉了。至于其他,你趁回家这一路,好好想一想。想明白了,再去赴任。”
“是。”
祝缨道:“你在我身边,干事时的本事是有的,跟上下打交道,还要自己想。”
“是。”
顾同不再兴奋,拿出祝缨从吏部、户部那儿弄来的一些案卷,开始仔细研究。
船又行几日,大队运粮的船已然擦肩北上,河道复又宽阔了起来,祝缨他们行船也更快了些。又过数日,她们从水路转回陆路,船能装的东西多,行船时不看吃水线还不觉得,一旦到了地上,件件都要装车。庞大的车队将张仙姑吓了一大跳,光装她的被子都用了两辆大车。
张仙姑道:“怎么就这么多了?”
祝缨道:“咱们出京的时候就这么多,路上又捎了些土产,可不就更多了么?”
仗着是船,沿途经过一些之前走的地方,知道当地某种特产好,她们又采购了不少。沿途又有些熟人,譬如同乡、譬如旧识等等,也有馈赠。
张仙姑有点害怕地说:“会不会太多了?叫人看着了不好?”
祝缨道:“不碍的,又不是回京带这么多东西,叫人说搜刮了民脂民膏。”就算是上京,她的这些行李也不算是特别多的。
装车装了半天,祝缨下令:“分两拨走。”她们一行人先带部分行李到梧州,也就是原南府的府城。小柳、丁贵在后面押运另一拨,过两天再走。
祝缨将张仙姑扶上了车,祝大要自己骑马,她说:“也行。”起步就走得慢一点。
再行数日,即便是南方也感觉到冷了,一行人从包袱里拿出冬衣穿上。祝大打了两个喷嚏,不再逞强,擤着鼻涕上了车。
走不多远,梧州界,到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