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她三辈子孤寡: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女配她三辈子孤寡》 70-80(第14/15页)

那更是天方夜谭。

    周明妍只能自立根生,着手试制她知道能当干粮的东西。

    说实话,制作这些东西,就算是在大周现在这个生产条件下也不算困难,最多耗费些人力。

    而人力是这个时代最廉价的东西。

    耗费最多的其实是调料和铁锅。

    要不是新铁矿刚起步,还在试制,周明妍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找大铁锅。

    还有糖,盐和油,其中属糖和油格外昂贵。

    虽然周明妍有钱花得起,但是她做这个干粮肯定是想要推广的。

    一开始的糖还是麦芽糖和蜂蜜,那个价钱之高昂,便是周明妍也有些吃惊,最重要的是,你有钱也没地方买。

    麦芽糖需要小麦,谁家好好的粮食不用来吃用来发芽给你大批量熬麦芽糖?一大锅的麦芽才只能熬出一小碗糖浆,在这个主食产量低下的时代,这谁遭得住?

    至于油也不遑多让,普通人吃油基本就是吃动物荤油,素油也有就是芝麻油,芝麻不是什么主粮种的人少自然产油就少,便是周明妍不心疼钱也找不到那么多油。

    想想便是现代,那小小一瓶芝麻油也比同等量的菜油花生油之类要贵很多,就知道在这个时代,芝麻油是什么价值了。

    没有芝麻油用荤油呢?

    不好意思呢,现在的荤油基本就是羊油和猪油。

    由于猪的品种和饲养方式不同,现在的猪都是苗条型的黑猪,养上一年有一百斤就非常不错了,可想而知肥油的产出多么稀少了。

    羊油倒是稍好一点,但羊的体型小,大周百姓的家养牲畜名单里羊也一般排在后面,所以整体的量也不多。

    就要啥啥没有。

    周明妍一度抓狂,然后一拍桌子:“西戎这一块我一定要拿下来,到时候牛羊马要多少有多少,种地的有肉吃,放牧的有饭吃!”

    “啪啪啪……”姬长恒在边上微笑着鼓掌,然后就见他家呦呦看过来,看他的眼神居然有些嫌弃。

    姬长恒:……

    “都是我不好,明明早来那么多年,却才恢复记忆,不然也不会让呦呦像现在这样什么都没有。”姬长恒认错的十分诚恳。

    你知道就好!

    周明妍哼了哼,抬手摸了摸姬长恒的脑袋:“算了,也不是你的错,你和我不一样,都被劈成那样了,还能转世轮回就已经很让我惊喜了。”

    “都是仰赖呦呦为我做功德,如若不然怕是天地间再没有我了。”半下午的书房里并没有其它人,姬长恒和周明妍说话就没有太在意,举动也更亲昵,这会儿就伸手把人抱进怀里。

    原本谈恋爱抱一抱亲一亲多自然,但是在这里便是姬长恒和周明妍都不在意,也需要看一下周围场合,这也造成了他们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总喜欢清场。

    “谁让你那么爱我。”周明妍脸上露出些小得意,尽管那个场景回想起来依然让她有些鼻酸,但是现在人都在她身边了,她就能撇开这些悲伤和遗憾,挖一挖背后的细节了。

    “对,谁让我那么爱你!”姬长恒把脸埋在周明妍肩膀。

    第80章 阴阳相携第二十八天

    京都

    今日的朝堂格外的热闹, 除了前几日从西北传来的两封加急,前一封是楚民远辞官返乡的公文,第二封则是由姚申送过来的, 关于楚民远一行数百人神隐, 遍寻无踪迹的消息。

    朝堂上的众大臣:厉害了,姚申终于把楚民远给做了!

    朝堂上虽然也有和靖王府或者楚家勾勾搭搭的, 但大多只是一些不伤筋动骨的利益交换,从前面靖王府世孙死讯传来,原本朝堂上还有小心思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如今这朝堂上, 不说全和皇帝一条心吧, 但大部分都是指望皇帝这一支长久的,毕竟他们的富贵都压在这里,要是被靖王府得了正统, 他们这些贰臣肯定不会有好前程。

    所以尽管朝堂上的一众大人们都很矜持,但得知楚民远辞官神隐后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楚家在江南就是一霸, 没了楚民远的楚家定然元气大伤。

    上层利益就这么大, 丰饶的南边被楚家占了这么多年, 别人喝口汤都不容易, 还要看楚家脸色。

    如今楚家出现了颓势,都不用皇帝下命令, 自会有人为了自己利益对楚家露出獠牙。

    总之听说了这个事儿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错。

    再然后皇帝就给他们放了个大。

    哦,其实也不是皇帝, 而是远在西北的孟抚江上了请河西郡王世子的折子。

    众所周知, 这位大将军如今已经七十五岁了, 一生中只生育过一个女儿, 并没有其他的子嗣。

    按照往常无嗣有爵位的人家来处理的话,孟抚江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将爵位给自己的兄弟侄子继承,另外一个就是从有血缘关系的族人中挑选一个嗣子传承爵位。

    只不过这种不正常的爵位传承,上头的皇帝若是看你顺眼那就抬抬手允许了,要是皇帝不待见你,那请封的诏书压个几年,或者找借口削一等那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孟老将军很显然选择了第三个方法,他请封的世子是他的外孙,是他的独女外嫁后生下的儿子。

    虽说这外孙是当初说好了跟孟老将军姓的,但毕竟没有正式的过继回孟家,所以就显得不那么合规矩。

    但总归还是情有可原,再加上孟老将军的功绩摆在那里,皇帝愿意抬手通过满朝大臣都觉得很正常,之前他们陛下这么大气一口气封了三个郡王,如今不过是情有可原的请封世子,实在没有什么好纠结的。

    但偏偏皇帝没同意。

    满朝的官员都懵了:不是,陛下你是不是有些不符合您的人设啊!

    当今虽然霸道了些,但为人有底线,性子也是通情达理。

    这种显而易见的人情世故,甚至是能给自己刷仁义名声的事情,皇帝为什么不同意?

    “河西郡王的请封虽然情有可原,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今日朕为河西郡王破了例,来日就会有人以此为先例,长此以往便一发不可收拾。”皇帝的话不是危言耸听,毕竟大家都是一样的人,他们的传统就是寻找传统。

    一旦要做什么事情发现有困难,那么如何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准确,有先例可循,就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

    而出这一招往往能出奇制胜。

    满朝想要进言的大臣顿时都哑火了。

    孟抚江的请封折子就这样暂时被压了下来,皇帝虽然说了这样子不行,但也没有立刻把折子打回去,那就说明还有回转的余地。

    难不成直接过继,按规矩走完流程?

    这也是一个办法。

    但是又问题来了。

    能和孟老将军做亲家的也不是什么平头百姓,更不是什么谄媚没有风骨的人家。

    人家又不是养不起儿子,能让孩子跟孟老将军姓是因为敬重孟老将军的为人和功绩,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