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路人漫改贝克街221B事件簿》 340-357(第3/37页)
身份的复杂性。正因如此,麦考夫并不希望夏洛克和莫里亚蒂碰上,并插手其中的事情。他了解,一旦夏洛克涉足其中,他将被英国的黑暗面给完全淹没,这些会把夏洛克带进死亡的深渊
哪怕夏洛克会乐意之至,并认为是智力的巅峰对决,麦考夫也不觉得夏洛克需要去做——
夏洛克只需要沉浸在他琐碎的研究中,对那些看似平凡的案子表示不屑,嘲讽周遭宁静得如同荒凉戈壁般的生活,连一点活力都没有。
麦考夫致力于保护他的弟弟夏洛克。
保护这个即使看似现实主义,却又在追求真相和正义过程中,无意识透露出一定理想主义倾向的弟弟夏洛克,如同保护如同乌托邦一般悬浮在空中的楼阁一般珍视而谨慎。
如果何学是个隐藏的炸丨弹,麦考夫不介意把他提前引爆。
事实上,何学大考结束之后,麦考夫就再一次找他单独谈话。
针对他在学术界学阀倾轧的案子了解多少,他在这个过程中知道多少。
麦考夫可以推断出莫里亚蒂教授的行动路线。
威廉·莫里亚蒂事先了解到学阀的存在,为了找出突破点,他来到伦敦大学内部,并且收集足够的证据。
从案子来看,突破点便是利里·施耐德,他想要用自己的死亡敲响整个学术界的警钟,想要整个领域都发生地震。而教授们自然是要把他的死亡包装成随机事件,甚至有可能会挑选一名与利里·施耐德有过节的学生。在众口铄金下,自然有的是替罪羔羊。
因此,莫里亚蒂扮演的角色便是打破这个环节,证明教授们在说谎,随即就可以引发更多的调查。
有无替罪羔羊都不是关键。
然而莫里亚蒂还是选了一个,而这个人就是何学。
这个案子牵扯重大,选的人要么真的是完全无辜,莫里亚蒂教授可以安排人给他做不在场证明;要么是莫里亚蒂极为信任的人,才愿意把关键的一环交给他接手,自己留出余裕和空间与教授们斡旋,进一步把他们推进死路。对于这样的情境,我毫无经验可言。我的第一反应,就很想说「你不要生气」。
我过去从未经历过别人对我如此愤怒的时刻,即便曾经有过,我也很少亲眼见到有人在我面前如此失控。对于所谓的安慰与调解,我显然毫无头绪。
在我脑海中瞬间闪过电视剧和小说中男女主角的吵架场景,主角与配角的冲突,以及主角与家人的争吵。在这些场景中,通常都充斥着激烈的情绪,而一方离开的情节似乎成为了解决争端的常规手段。
可是这种情况,我自己离开现场,连我的理智都会告诉我「这是疯子才会做的事情」。
我觉得,如果夏洛克在这时摔门而去,或许我反而会感到一丝松了口气。然而,夏洛克也根本不可能做这种事。
这股陌生的情感和情绪如潮水般席卷而来。
我已经忘记了我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境地。
我该怎么办?
下意识间,我转向坐在中央位置的麦考夫,期望他能在这紧张的氛围中说出一些缓和的话语,为当前的僵局带来一些转机。然而,他的眼帘却缓缓合上,无情地关闭了唯一的求助之窗。
我:“……”
夏洛克在这句话结束之后,便没有再开口,仿佛刚才的话已经是他的情绪极限,又好像是他把所有的话都已经说尽了,轮到我发表自己的想法。
然而我此刻毫无想法。
房间里面寂静的氛围与还在嗡嗡作响的灯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如同正在上演着一场决裂的序曲。整个房间充斥着未说出口的言辞和压抑的情感。我不知道这段时间有多久,也许并没有太久,可是又是度秒如年。
麦考夫还是帮忙推进了进度,“兰尼,你不说点什么吗?你应该也有想法吧?”
那种被点名的窒息感使我仿佛置身于一场无声的风暴中,一不小心就会被吞噬。我的思绪如同踩在一根极细的钢丝上,摇摇欲坠,一不留神就会坠入无底深渊。
原本的沉默也在这一刻变得更加令人难以忍受,仿佛时间也因这个问题的提出而停滞。我努力寻找着正确的回答,可在这突如其来的压力下,我的言语仿佛在喉咙中打了个结,难以顺畅表达。心脏的跳动声在我耳边嗡鸣,如同一个在呼喊却无法被听见的声音。
要不认个错,结束这个吵架吧?
没必要吵架。
默默听完就好了。
我内心的小人就这么跟我说着。
麦考夫催促的声音响了起来,“兰尼,你没有想法吗?”
我的意识重新清醒了一瞬。
我握紧拳头,“我不道歉。我也没有觉得我做错什么。就算我做错了,我也愿意承担所有的后果。”
我知道,我表现得像是那种叛逆固执,坚持己见的未成年。
可是我来这里并不是要来承担某个人的怒气的,也不是要被人情绪道德绑架的。我大可以第二天安安静静地从莫里亚蒂教授家里面回来,然后找赫德森太太,找华生先生帮我说情,这样吵架就会结束了,一切都可以恢复平和。
我们还是可以住在一起,以后不在夏洛克面前提莫里亚蒂教授的事情。反正我们从这个假期开始,课程都结束了,我与教授的交集也减少了。夏洛克也不会再因为教授的事情迁怒于我。
我再气不过的话,我也可以说我要搬出去。既然夏洛克容不下我,我也不想让整个公寓的人感到难受,不自在。我完全有能力自己找个房子。我有优秀的成绩,丰富的简历,也有苏格兰场的警察帮我写推荐信,我胜任的工作上到银行信息安全编程师,苏格兰场顾问,下到在餐厅里面刷碗,在酒店里面做清洁。
然而何学说的是完全两件事。
何学说,他被突袭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他若是真的清楚当天就会有事情发生的话,他一定选择其他的路走。他自己也猜不到谁会来救他,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何学确实在学校只认识威廉·莫里亚蒂。
经过前一天晚上被夜袭的事情,他在学校的论坛里面做了相关的调查,发现这种事并不是意外事件,于是自己做了数学模型。在第二天去学校的时候,何学相信他能够理解自己做的函数模型的含义,所以才主动和他交流。于是莫里亚蒂便告知他能不能配合。
“那你为什么要故意不上他的课?”
何学说道:“因为在数学沙龙上,很多教授,包括学长学姐,还有利里·施耐德他们都看到我和莫里亚蒂教授交换了电话号码。我怕我之后努力考高的成绩,会被其他人误会,也怕其他人误会莫里亚蒂教授暗箱操作。”
听到后半截,麦考夫的表情难以琢磨地变了变。
这人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假的不知道。
何学继续平静地说道:“华夏国有一句话,叫做「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懂得如何避开危险和有害的环境,更要懂得保持自尊以及自律。”
麦考夫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捉摸的感觉,觉得何学或许真的是某种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