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逆袭首辅: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农门科举,逆袭首辅》 30-40(第2/41页)



    乔钰不慌不忙:“我觉得我的眼神没什么问题,反倒是宇文兄,我与好友说笑,宇文兄为何如此斤斤计较?”

    宇文尚还是头一回被人说斤斤计较,气得脸都红了。

    同样是先生的学生,乔钰只来私塾两三个月,而他在私塾三年有余,却从未得到先生的另眼相待。

    昨日亲眼目睹乔钰在文会上大出风头,宇文尚心中五味杂陈,难受得紧。

    这厢又听见乔钰炫耀先生对他的偏爱,他忍无可忍,当场爆发了。

    “男子汉大丈夫,别说这些废话。”宇文尚面无表情,“你我都将参加县试,你可敢与我比上一比?”

    乔钰似起了兴致:“比什么?”

    宇文尚不假思索道:“就比县试中谁的排名更高,输的人要答应赢的人任何一个要求。”

    乔钰屈指轻敲桌面:“这算是打赌么?”

    “没错,我就是再跟你打赌!”宇文尚掷地有声道,“你赌不赌?”

    乔钰:“不赌。”

    宇文尚:“很好,既然如此什么?!”

    乔钰睨了眼满脸不可置信的宇文尚:“我又不是赌徒,赌什么赌?”

    宇文尚噎了下,有种一拳打在棉花的挫败和无力感,色厉内荏道:“倘若我非要和你赌呢?”

    乔钰转眸看向他腰间的玉佩,张嘴就来:“这是另外的价格。”

    宇文尚:“?”

    乔钰看他脸色青一阵白一阵,莫名有种以大欺小的心虚。

    再怎么说,宇文尚也只是个十四岁的孩子,有攀比心和嫉妒心很正常。

    乔钰指向玉佩:“若我赢了,你这玉佩归我。若你赢了,我便答应你一件事。当然了,这件事不能太过分。”

    宇文尚用手拨弄玉佩,底下的两枚铃铛发出清脆响声:“好,就这么说定了!”

    目的达成,宇文尚爽快离开。

    “乔钰,你就不该答应他这么无理的要求,万一他让你做什么过分的事情呢?”孟元嘉不满嚷嚷。

    夏青榕却说:“你我都清楚乔钰从不莽撞行事,他既答应了宇文尚,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乔钰轻哼,不置可否道:“人都打上门来了,倘若不应战,岂不显得我像个懦夫?”

    更何况,乔钰也看上了宇文尚的玉佩。

    更准确地说,是玉佩穗子上的铃铛。

    那两枚铃铛做工精美,一看就是为福宝寿宝准备的。

    经乔钰和夏青榕这么一说,孟元嘉不再多言,而是身体力行地拉着乔钰,一起冲刺县试。

    乔钰哭笑不得,想说无需这般如临大敌,但身体还是非常诚实地接过了孟元嘉不知从哪得来的试题。

    口嫌体正直,大抵便是如此了-

    转眼到了二月。

    距离二月二十一的县试越来越近,即将参考的学生们手不释卷,自习课上疯狂刷题,晚上回去了疯狂刷题,就连课间去茅房,也不忘带本书过去,边解决生理问题边背书。

    夏青榕见状,满口唏嘘:“他们太拼了,倒显得我们无所事事。”

    孟元嘉纠正他的措辞:“我们这叫劳逸结合,才不是无所事事。”

    乔钰看着窗外栖息在枝头的鸟雀,胖乎乎圆滚滚一只,像极了他在乱葬岗上游荡时遇到的那只,也像他往乔文德和叶佩兰屋里扔蛇,回去的路上遇到的那只。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书读得再多,悬梁刺股考取了功名,最后身体垮了,岂不得不偿失?”

    这些日子以来,同窗们卷生卷死,部分人甚至学到下半夜。

    乔钰看在眼里,尊重但不赞同。

    “乔钰所言极是,走吧,趁还未上课,咱们出去溜达溜达,透透气。”

    乔钰欣然应允,三人先后走出课室。

    再回来,已然神清气爽,学习效率也高了不少。

    如此又过两日。

    这天清晨,乔钰正专心致志地背书,课室里忽然传来一声巨响。

    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位吴姓同窗晕倒了。

    柴振平闻讯赶来,忙把人送去了附近的医馆,请大夫诊治。

    “大夫一诊脉,就说吴翔并非得了什么急症,而是思虑过多,过度疲劳所致。”

    压力大,累得狠了,又缺乏睡眠,大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哪里支撑得住。

    这不,今天就倒了一个。

    经此一事,原本没日没夜勤奋苦读的学生终于意识到不妥,再不敢豁出命地学习了。

    乔钰随同窗前去吴家探望了吴翔。

    吴翔面色微白,却不似先前那般虚弱,靠在床头再三强调“劳逸结合”的重要性。

    回去的路上,乔钰向二位好友发出晨练邀约。

    “无需一起晨练,在家中或提前一刻钟来私塾,稍后我将晨练计划誊抄给你们,你们有时间就多练练,强身健体。”

    夏、孟二人自是求之不得,回去后收到乔钰亲手誊抄的晨练内容,小心翼翼地放进书袋里。

    “多谢,从明天起我就开始晨练。”

    “我我我,还有我!”

    乔钰笑笑,继续投入到学习之中

    这边乔钰为了县试奋笔疾书,另一边的商承策,与陶正青等人策马赶路,有意放慢速度,终于在二月初抵达了京城。

    正如陶正青所言,“大皇子遇险”的消息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

    文武百官暂且不提,坊间百姓都以为大皇子命丧他乡。

    商承策头戴斗笠,乔装打扮走在京城大街上,听着有关他的种种传言,沉默回到客栈。

    陶正青递给他一杯茶:“殿下息怒,这一切都是徐氏在背后引导的结果。”

    商承策当然知道,只是觉得心寒。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父皇从都到尾都不曾派人找他,就在继后的撺掇下为他准备了衣冠冢。

    放任谣言传遍京城不说,还让商承胤负责祭天大典。

    可谁人不知,唯有储君才有资格代天子举办祭天大典。

    商承策闭了闭眼,一颗心愈发冷硬。

    陶正青站在商承策身后,没有注意到他的神情:“据闻二皇子为了讨陛下欢心,派人快马加鞭请来一百名年近古稀的老翁,进京为陛下歌功颂德。”

    自登基后,兴平帝越来越注重场面,商承胤此举可不正戳到了他的心坎上。

    “无妨,我已有破局之策。”商承策脑海中浮现除夕当夜,乔钰为他展示的字画,“走吧,进宫。”

    陶正青:“是!”

    翌日,大皇子回京的消息传遍京城。

    曾受过先皇后恩惠的官员及百姓自是激动不已,跪谢漫天神佛,保佑大皇子平安归来。

    有人欢喜,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