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韩小英: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七十年代韩小英》 50-60(第5/18页)

非常漂亮,还是城里的正式工,你就不要再痴心妄想了,人家不会放着城里姑娘不娶,娶你一个穷知青!”她毫不留情面的,当众揭开了陶永芳心里见不得人的心思。

    大家面面相觑,陶永芳竟然是这样的心思,也太不要脸了。

    “你,我,我没有,你别瞎说!”陶永芳脸都白了,韩小英知道了,她竟然什么都知道了!

    “我瞎不瞎说,咱们去问问阮荷花还有张翠云就知道了,你放心,她们肯定会承认的。”不仅会承认,她们还会把事情全都推到陶永芳身上,说是陶永芳上赶子勾搭刘红彬。

    陶永芳坏了名声,以后在宋家堡的日子就难了,谁会跟一个喜欢勾搭男人的知青来往,提防还来不及呢。

    自从谢平安这个表哥出现之后,韩小英就感觉到了,这宋家堡的风向都变了。

    陶永芳已经成弃子,没有多少利用价值了。

    陶永芳自己也感觉到了,这几天她都没去找阮荷花,她针对韩小英,挤兑韩小英,就是张翠云的主意,结果张翠云先退缩了,不想再招惹韩小英,陶永芳现在骑虎难下,还成了跳梁小丑。

    自以为是,也不知道她哪来的自信,刘红彬就一定会看上她!

    韩小英见她被自己揭穿了心思,一脸惶恐,连话都说不出来,心道,陶永芳你也不过如此,平时只会咋咋呼呼,到了关键时候,一点招架之力都没有,她忒起来都没劲!

    她要搬家了,可没闲功夫理会她。

    当晚她们就去找大队长说了分伙的事。

    大队长不掺和他们知青之间的事,想分伙就分吧,只要不耽误上工就行,再说知青点人确实多,分开好,省得挤在一起闹事儿。

    粮食分了出来后,还要收拾东西,肖兰,柳玉洁他们都跟着帮忙,连周文静都搭了把手。

    第二天一早,老赶叔就赶着马车来了,粮食什么的一车就装下了,根本不用他们费力气一趟趟的搬。

    韩小英坐在车上,悠哉的晃悠着两条小短腿,一脸的惬意,搬家还有马车坐,可真不错。

    第54章 传话儿

    韩小英她们新家是个独立的院子, 听说盖了有二十年了,但房子保持得不错,还是难得的砖瓦房。

    这回下雨天不用再担心屋顶漏雨了, 院墙是石头跟土坯垒的,有两米高, 有裂缝的地方, 老赶叔已经给修补过了,看着规规整整的很是利索。

    肖兰他们进来就露出一脸羡慕,这院子够宽敞,房子五间, 三间正房带两间厢房,院子里还有水井, 以后吃水方便了,不用费力气去挑了。

    进门就是堂屋, 里面摆着一张旧八仙桌跟几把椅子,擦拭得干干净净的,厨房在堂屋后面,有两个连着炕的大灶, 不过灶上只有一口锅。

    没办法,铁锅不便宜还要工业卷, 眼下暂时先将就用, 郑家和说他手里有工业卷, 再去买一口回来就行了, 不然一口锅不方便。

    橱柜水缸连咸菜坛子都是房主家的很齐全,肖兰他们四下转了一圈, 然后帮着把东西归置了一下就去上工了。

    韩小英跟谭雅婷也没有因为搬家耽误上工, 她们带来的东西不多, 几下就收拾好了。不过仅一早上的功夫,她们搬出知青点的事,村里人就差不多都知道了,议论肯定是免不了的。

    至于议论什么,韩小英没去打听,无非就是知青点的人不和,她们几个新来的被老知青欺负了,不得不搬出来……

    不过有些事既然已经挑明了,就没必要藏着掖着,正好刘金枝下午来新家串门,她不是空手来的,还带来不少东西,比如用高粱穗扎的扫把,大的小的好几把,刷锅扫地扫炕分得清楚,还有高粱杆编的盖帘,洗碗的丝瓜瓤子,这个不种丝瓜的人家真没有。

    大队长两口子有心了,送来这些东西都是她们用得上的,郭婶也打发她家小儿子给送来一篮子菜,老赶叔给拉了一车柴火。

    只是从知青点分出来的粮食不是玉米面就是玉米碴子高粱米,唯一的细粮就是那几十斤白面。

    郑家和李明伟就去了一趟公社,买了口大锅回来,还弄了一袋子大米,看着有二十斤,一袋小米十斤,一大块猪板油能有五斤,还有鸡蛋之类的。

    韩小英下工回来,看过之后忍不住咂咂舌,郑少爷实力就是雄厚,猪板油一买就是五斤,怪不得要早点搬出来,人家有底气,当然不想在知青点继续吃糠噎菜,还要被说道。

    以前人家是低调,不过亲兄弟明算账,韩小英不占他便宜,要算钱给他。

    郑家和瞅了她一眼,“随你怎么都行,反正你这小身板再吃能吃多少。”

    韩小英噎了一下,“我,我有钱,也有粮票。”

    谭雅婷噗嗤笑了,“我们知道你有钱有票,可我们几个太笨了,不仅饭做不好,干家务活也磕磕绊绊的,没有你带着,我们即使搬出来也是一团糟,再说不就是一点粮食嘛,你就当我们给你的操心费,别放在心上了。”她跟郑家和私下早就说好了,以后弄来的粮食什么的,不让小英出份子,他们三个分摊,可小英不干。

    “一码归一码,粮食肉这些弄来不容易,我必须给钱。”韩小英不知道粮食是□□市弄来的,还是买别人家的,她只好道:“你们不说价钱,我就按黑市的给你们。”

    “不用不用,我们没花那么多钱,粮食是老赶叔帮着在村里买的,比黑市便宜,锅就算我的,你们给我粮食跟肉钱就行了,一人三块吧。”郑家和没办法,只能说实话。

    韩小英在心里算了一下,三块差不多,就拿钱给他了,“以后再买粮食什么的咱们一起出钱,别把我落下。”这关系越好,越要用心维护,钱财上必须分明,不能糊里糊涂的。

    谭雅婷无所谓的摆摆手,“行,你是管家,我们听你的。”

    随后她话锋一转,“小英咱们晚上包饺子吃吧?”她看着桌子上那块猪板油口水都含不住了,太馋了。

    昨天分粮食时,肖兰只给了她们半小碗猪油,不是肖兰吝啬,知青点也没多少油了,至于大豆油就更少,也就一斤左右的样子,这可是她们四个人三个月的份额。

    给下乡知青说是一个月有三两油补贴,可哪有那么多啊,宋家堡也不富裕,每人补贴一两油就不错了,平时都要尽量省着用,这没油水的菜总吃谭雅婷当然受不了。

    “行,我一会儿就把猪板油熬了,咱们用油渣包饺子吃。”她还得把新买的锅用猪皮蹭出来,不然不好用。

    刘金枝就是这时候来的,特别会赶点儿,来了放下东西就没走。

    韩小英以前有些不大待见她,嘴馋不说,事儿也多,脾气还不好,他们一次两次的顺着她,次数多了也不能老惯着她,又不是她的谁。

    好在刘金枝有一对会做人的父母,懂得教孩子,打发她来送东西,估计也是有让她跟她们交好的意思。

    刘金枝现在比以前也强多了,说话不呛声了,还知道帮忙干活,“谭雅婷,你怎么搬三队来了,不在二队找房子啊?”没以前离得近了,她来往都不方便,要多走很远的路。

    “我们也没办法,那个陶永芳太能欺负人了,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