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千年流量夫君: 完结+番外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那千年流量夫君》 完结+番外(第4/20页)

们超度。”

    “师太有所不知,他那时还派人去寻师太了。”

    “他必不知我的身份,只不过揣测我是细作罢了。”慧色遗憾地摇了摇头,“虽然我怨憎文襄,但我不是细作。我是受人之托,才建议那位姓奇的娘子找一位译者的。”

    “师太是受阿初之托吗?”清操问道。

    慧色低头,不复多言。

    五月十二,乃下葬日。

    孝瓘的灵柩被安葬在邺城西北十五里处的皇家陵园中。

    入土之前,天子遣开府薛荣宗戴着鬼面,来到墓前作法。

    “这样,殿下灵魄未死!”他对着墓穴边将士们道,“来日有战,他仍能带领尔等冲杀于敌阵!”

    将士们满脸泪痕,纷纷落跪。

    清操抱着承道,只静静地望着这场闹剧。

    此后不久,清操拿了那串颈珠,去北宣寺质押。

    恰巧孝珩刚从州中归来,正要去兰陵王府探望清操母子。

    他未及赶上孝瓘的丧礼,心中本就十分难过,此时又见这番情形,更感无尽凄凉。

    他让清操在门口稍待,自己步入无尽藏院,将那颈珠赎了回来。

    “这是四弟生前最珍视之物,为何施佛呢?”

    “家中没米下锅了。”清操笑了笑,“这东西不能吃又不能喝,留着做什么呢?”

    “何至于此?”孝珩有些不可置信。

    “承道没有袭爵,自然不得采邑。”

    “四弟他……没给你们母子留下什么吗?府库的存粮也没有?”

    清操含笑摇了摇头。

    孝珩心中一动,但想起延宗叮嘱过他的话,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③

    陈顼在太建年间的北伐,以南陈重新取得淮南领土为结束。

    如果高纬尚能以“他家物,从他去”来聊以□□,那么在其后北周武帝发动的东征,则令高纬抱头鼠窜。

    高纬期待中的鬼兵神将终究没有出现。

    周国的军队自晋州长驱直入,而为周军打开城门的正是行台左丞候明。

    至于阿那肱,他被高纬赐封“高”姓,并委以丞相之职,率领一万精兵驻守高壁,望见宇文邕的大军,便径直降了。

    宇文邕为表彰他活捉高纬的功绩,封他为隆州刺史,受大柱国王谦辖制。

    北周武帝的东伐,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灭掉了北齐,俘获了包括高纬在内的高氏皇族。

    其速度之快,让南方的陈顼都来不及介入。

    想来他心中无比懊恼,若未当初仍旧坚持联齐伐周的策略,此时是否就是另一种局面了呢?

    宇文邕的寿数不长,在平灭北齐后的第二年,他便撒手人寰。

    北周大定元年(公元581年)的春天,外戚隋王杨坚废静帝宇文衍,自己坐上了皇位,此举招致了北周旧臣的强烈反抗。

    南陈这才凭借长江,得以喘息之机。

    然而这样的苟延残喘也只维持了八年,南陈祯明三年(公元589年),杨广率领隋军攻入建康,终于结束了这段长达三百六十年的乱世。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

    突厥引军四十万劫掠了武威、天水等六郡人口,隋文帝杨坚派遣卫昭王杨爽出征,在白道大败沙钵略可汗。

    那年,杨爽才刚年满二十岁,每场战役凯旋之后,他都会跟将士们一起围着篝火——喝酒,吃肉,跳舞。

    那支舞的旋律简洁明快,将士们唱着,便能跳出一致的步伐。

    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

    隋文帝又任卫昭王为元帅,领兵十五万出征突厥。

    出征之前,杨坚找来太常寺卿,道:“朕闻大兴城中(即长安),流行一支调子,军营和民间都在唱,朕想让清商署的人去采集一下,编纂成校场誓师之时的武舞。”

    太常寺卿把任务交给了清乐署的乐工万宝。

    很快,万宝将这曲调编成了武舞,并在校场上表演。

    全军士气无不慷慨昂扬。

    唯一名南陈降将对杨坚道:“臣当年出使伪齐,在邺下听过这曲子,名为《兰陵王入阵曲》。”

    杨坚惊讶问道:“这便是《兰陵王入阵曲》吗?”

    降将又道:“臣以为亡国之音,陛下实在不宜听。”

    杨坚摆了摆手,道:“音乐生于人心,随物而变。所谓军歌,是以建武扬德,扫敌励兵。这曲子既然能如此鼓舞人心,为何不能为我军所用呢?更何况,朕曾在战场上见过高长恭,他不同于齐朝中的奸佞小人,是位值得尊敬的对手。”

    见降将不再多言,杨坚又对太常寺卿道:“《入阵曲》应是捷后的凯歌,这也太

    短了些吧?”

    太常寺卿早已冷汗涔涔,见皇帝没有不悦,心这才放下来。

    他扭头看了眼万宝。

    万宝遂回奏道:“这曲武舞的旋律大部分已经遗失了。”

    杨坚遗憾道:“朕希望能找全。”

    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

    突厥达头可汗再次南下攻隋,杨坚派遣晋王杨广出灵武道应战。

    这一战,隋军追杀突厥百余里,达头可汗彻底战败,突厥再也无力南下袭扰中原。

    第二年春天,在邺城一间小酒肆中,两名男子对饮闲谈。

    “旧城早在二十年前,便被天子下令烧了。现在那地方叫灵芝,就剩些残垣断壁了。”

    二十年前,杨坚平定了尉迟迥叛乱后,一把火烧了邺宫,并将百姓悉数南迁四十五里,重新建了新城。

    “唉,烧了倒是干净,以免新亭对泣。”

    “干阿娘的病怎么样了?”

    “我带阿娘从蜀中来此,便是找马先生看病的,只是她这病,怕是马先生也治不了了……”男子叹了口气,“不过,还是得感谢你的过所,要不然我们也到不了这里。”

    “我本意是想……”

    “宝儿,阿娘不会同意的。自从她在绿竹院里砸了听风,这么些年,我再未见她碰过琴弦。”

    “伯牙破琴绝弦?”

    承道一怔,这么多年,他倒从未想过此节。

    “不管怎么说,我想见见干阿娘。”万宝又道。

    在邺城驿站,万宝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干阿娘。

    她已经从印象里那个清秀貌美的娘子,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他跪下行礼,依旧唤她“干阿娘”。

    清操望见万宝,颤颤地抚着他的头,回了一句:“宝儿。”

    “您这些年……过得还好吗?”

    清操笑了笑,“平凡且充实,每天都有事情做,挺好的。”

    连年战乱,即便蜀中也未得幸免,及至近年,局势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