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千年流量夫君: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那千年流量夫君》 110-120(第3/23页)


    他强忍粗口,断然拒绝道:“我娘子身怀六甲,如何去帮他们谱乐?他们既食君禄,理应为君分忧才是!”

    谒者为难道:“殿下若是抗旨,怕是不好……而且新帝登基,陛下又诏改了几位神主的庙号,太乐署为避免差池,才请郑王妃回去理一理……”

    清操在孝瓘身后,拽了拽他的衣角,小声道:“让我去吧,我正想与你一同过年。”

    张主簿已提前接了信,洒扫庭院,掸拂蛛网,疏浚沟渠,待一切安妥,孝瓘和清操也于年前赶到了邺城。

    他们达到那日,尉相愿正提着一壶岁酒,站在凛凛寒风里。

    瞧见孝瓘率先下了马车,他晃着走过去,前膝行礼,故作轻松地唤了一声:“殿下!”

    孝瓘双手将他扶起,他使劲捏已经通红的鼻头,噙着泪道:“唉,天太冷了,都给我冻哭了……”

    孝瓘用力拍了拍他的手臂,“咱们还像以前一样,喝酒吃肉,上阵杀敌!”

    这时,清操正挑了车帘出来,孝瓘赶忙回身去扶。

    尉相愿见她,赶紧吸了吸鼻子,唤了一声“王妃!”

    唤完他又多看了一眼,道:“恭喜殿下、王妃!”

    清操腼腆一笑,抚了抚微微隆起的肚子。

    尉相愿提酒在前,孝瓘扶着清操在后,二人还在谈论着周贼细作案的诸多细节,清操的目光已转向周遭:熟悉的游廊,庭院,还有身边的人——她仰头看了看孝瓘,恍然有隔世之感。

    “怎么了?”孝瓘暂停

    了与尉相愿的对话,转向清操。

    清操笑着摇了摇头,“没什么。”

    这日,孝琬请兄弟们至河间王府,一来祭拜父皇,二来为孝瓘洗尘。

    暑往寒来,转眼半年多了,兄弟们再见孝瓘,免不得唏嘘感慨。

    延宗咧着嘴,用粗拳使劲地捶孝瓘的肩膀,说不上是哭是笑,只道:“过几日我要同你角力,看你现在还能不能打赢我!”

    “你自小何时胜过我?”孝瓘笑着回他。

    绍信一溜烟儿地从门外跑进来,一跃骑在孝瓘胯上,双手挽着他的脖颈,端详着他的脸,“四兄,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二兄还给你画了像……”

    孝瓘回头看了看孝珩,孝珩也正望着他,“好在画了一半,就接到马先生的信儿。我已派人去定州,把西郊草庐看护起来,你就放心吧。”

    “还是二兄想得周到。”

    孝瓘放下绍信,看到廊上一个小小的身影,便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弘节,你为何不进房呢?”

    弘节转过身,对着孝瓘行了礼,“我在这里等正礼呢。”

    正礼为阿巫所生,亦是孝琬的长子。

    孝瓘点了点头。

    “四叔……他们说你……死而复生……”他仰着脸望着孝瓘,“那你……见到我父王了吗?”

    孝瓘蹲下来,把他揽在怀里,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若说见到了,他怕他学样去做傻事;若说未见到,却又怕他会失望。

    “弘节,你去过漳西皇陵吗?”

    “嗯。”弘节点了点头。

    “其实不仅仅我能看到,你也可以。”孝瓘眼望向西面,“骨肉尽销,融入泥土,泥土滋养着草木,风吹草木,花叶又会四散天涯……你的父王从未离开,只是以另一种形式存于这世间。”

    “我懂了,这便是佛说的轮回吗?”弘节终于露出了笑脸,“谢谢你,阿叔。”

    这时,孝琬领着正礼从廊上走来。

    孝琬看到孝瓘,脸上颇有些尴尬神色——孝瓘被罢黜尚书令,他得以递补上位;孝瓘的死讯传至邺城,他又去了兰陵王府,对清操说了那些话……

    他去兰陵王府见清操的事,本不想让孝瓘知道的;但清操心里偏执的想法,他觉得有必要告诉孝瓘。

    所以,他把那晚清操说过的话写在信里,寄给了孝瓘。

    孝瓘给他行了礼,笑着他唤了一声“三兄。”

    孝琬见他神态如常,心中反生了愧意,他张臂抱了抱孝瓘。

    孝瓘在他耳边轻声道:“谢谢你的信。”

    孝琬一滞,遂笑道:“你回来就好。”

    二人先后返回正堂,香案前已挂好了高澄和孝瑜的画像。

    按朝廷的规矩,文襄皇帝的牌位奉于太庙,祭祀应在除夕日,由皇帝亲自主持。

    但对文襄诸子而言,他们所祭的是父亲,而非皇帝,他们每年都会在除夕之前,在家中对着高澄的画像洒酒祭拜。

    此时孝琬的妾室陈阿巫,导引着诸王的女眷,也来到正堂。

    孝瓘接过孝珩递来的香,又多要了一炷,转身便往后走。

    他走到清操身边,把手中的香分给她。

    祭拜开始,孝瓘并未回到前排,期间几次行礼叩拜,他就站在清操身边,扶着她一同起拜。

    此举引得女眷们纷纷侧目。

    尤其是阿巫。

    那年,她随孝琬从洛阳回到邺城,不久生下了正礼。

    正礼是孝琬的长子,她以为她会母凭子贵,然而孝琬只是赏了些金银首饰,还把正礼送到邺南的花佛堂,交由他的家家文襄太后抚养。

    她心里明白,在孝琬心中,她出身微贱,不配为河间王长子的母亲。

    她遣人花重金,在颍川陈氏一旁支的族谱上加上了自己的名字,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孝琬。

    “其实我出身颍川陈氏……只是父母早亡,家中贫寒,不得已被送去作了侲子,后来又在军中……”她喏喏地对孝琬道。

    孝琬不耐烦地打断:“我记得你是奴籍吧?”

    他一如既往地用下巴看她。

    “不是。”阿巫反驳,“我家是军户。”

    “颍川陈氏还有军户?”孝琬不可置信地笑了。

    祭拜之后,孝琬请大家入暖阁宴饮。

    宾主落座,一阵狂风突然穿门而入,吹灭了阁中的烛火。

    黑暗忽临,众人难免有些心惊。

    孝瓘紧紧握了清操的手,低语道:“别怕。”

    仆从们慌乱地去寻火。

    有个稚童的声音陡然冒出来:“快看,那里有只眼睛……”

    众人四下张望,果见半空中悬着一点青绿色的莹光,在一团巨大的黑雾里,的确恍似一只眼睛。

    大家窃窃私语起来。

    烛火重燃,人们再看那点荧光,只是佛龛上供奉的一朵鎏金莲花。

    “那朵莲为何会发光呢?”弘节执着地问出了大家的问题。

    孝珩起身过去端详,回头问孝琬:“是舍利吗?”

    孝琬轻轻点了点头。

    这下引起了所有人的兴趣,所有人都围拢过去,绍信更是惊得闭不上嘴,“这是……是……佛牙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