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地府日常: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30-40(第46/48页)


    孝文王顿时意识到了这件事的重要性。

    有一个巴蜀,就能支撑大秦和赵国连年征战。再来一个关中,灭六国似乎当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了。

    始皇的目光扫过舆图:

    “大王若真打算休养生息、以图后事,就要尽量止战。虽然各国非要与大秦交战的话,我大秦也不是打不起。可这样一来,图谋大业的时机就要继续拖延了。”

    孝文王认为始皇说的有道理。

    他便问始皇:

    “卿以为,我秦国要休养多久,才有余力灭绝六国?”

    始皇自负地表示:

    “若关中能成沃野,十年内可开战。”

    然而郑国渠本身就要修十年,所以说来说去还是要二十年后。

    孝文王被始皇的自负感染到了,也振奋起来。

    他连忙寻问:

    “李冰父子负责修缮都江堰,据传已经到了收尾阶段。若寡人请他们再来关中修建第二个水利工程,爱卿以为如何?”

    始皇并不清楚李冰父子是否能在关中修渠,所以他说得比较委婉。他建议孝文王可以广招匠人,到时候就能集思广益了。

    等大秦张罗着修渠的消息传去韩国,听说了西周公国和周天子惨状的韩王一定会心动。主动派遣郑国入秦,以此讨好秦王。

    这些天韩王应该被吓得不轻。

    始皇顺势提出了郑国此人:

    “朕听闻韩国有一人名为郑国,擅修水利。大王既要广招匠人,不如也使人去向韩王要来韩地的工匠,一并参与其中。”

    有秦国工匠盯着,郑国也不可能提出不合理的修建方式。

    韩国想要的是疲秦,不是坑骗了秦国之后被恼怒的秦王举兵报复。所以郑国渠肯定是有用的,顶多埋几个小坑,让秦国修建的时候多耗费一点人力物力。

    孝文王抚掌:

    “善!”

    接着,他又问起始皇可有更多的强秦之策。

    只兴修水利的话,孝文王担忧还不够。六国坐拥那么多良田,不也没能成功覆灭各国吗?

    始皇便提起了秦兵的勇猛锋锐,秦国军功爵制度的优越性。另外提及了他的以战养战策略,贿赂各国重臣的计谋等等。

    秦灭六国从来都不是靠着单一优势取胜的,正是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才造就了万古未有的伟业。

    始皇表示:

    “这些博弈缺一不可。正如一场战争,若秦只依仗军队的士气,兵甲不利、粮草不丰、战马不足,则此战难胜。”

    相反,各方各面都不拉跨,才能事半功倍。

    孝文王越聊越觉得始皇才华惊人。

    有的人才,只擅长细微之处,大局观却偏弱。有的人才,只擅长辩论游说,做官时却举步维艰、不懂如何应对朝堂倾轧。

    但孝文王发现,秦正此人没有短板。

    他能说农桑改革,能说国家博弈,也能说战争攻伐,还能说商道利民。

    始皇曾劝说孝文王:

    “积攒国力也不能只靠耕种畜牧,吕不韦擅长经商,可学习当年管仲的商道手段。以商术从六国谋利,肥我大秦。”

    秦国内部对商业限制颇多,是担心庶民弃农从商。但如果把目标放到他国,跑去打经济战坑别国的钱,就是另一回事了。

    “若六国有良种,自不肯随意分出。但令人以经商名义私下收购,却能不动声色大量筹集,皆因六国对商贾不够防备。”

    这种东西就是要闷声发大财,动用大军去抢,或者派遣使臣逼迫旁人交出,那就落了下乘。

    孝文王大惊:

    “卿确定六国藏有良种?”

    始皇压低声音:

    “六国或许没有,但骆越有良稻。楚南还有不少利民作物,可派商队前去收购。”

    孝文王不解:

    “如此绝密之事,爱卿如何得知?”

    这个时候,始皇就要拿出他之前和任务系统的客服博弈后获取的人设优势了。

    始皇特意说服了客服允许他自行设定秦正的过往经历,反正是个强行安插进来的宗室子,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么一个人,当然是他想怎么设置就怎么设置了。

    始皇于是说:

    “朕近日才归秦,此前一直在六国各地游历。骆越的稻种、楚南的好物,皆乃朕游历时所发掘。”

    孝文王立刻起身,长长一揖:

    “先生助秦良多矣,还请受吾一拜。”

    始皇赶紧把自家祖父扶住,表示大王无需如此客气。他是嬴秦宗室,自然要为大秦考虑。

    孝文王当场下令,任命秦正为“客卿”。

    其实客卿严格来说,应该是给那些来投秦国的外国贤才设置的职位。秦正是宗室子弟,怎么也算不上“客”。

    但客卿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身负大才、颇受君王看重的人才。因为刚刚入朝,没有太多的功绩,于是先以客卿的身份做个过度,等他们立功之后,可以顺理成章擢升为相邦。

    诸如此类的大秦名臣很多,譬如张仪、寿烛、范雎、蔡泽、李斯,全都是先担任客卿再升为相邦。

    扶苏得知此事后,撑着下巴想了想:

    “那阿父岂不是能先吕不韦一步,成为大秦相邦了?”

    秦武王时期设立过左右相制度,不过后来昭襄王他们都没怎么遵循。是到了他阿父在位的时候,觉得相邦权力太大,才重启了这个制度。

    如果始皇当上了相邦,扶苏肯定是不会用左右相来分他阿父的权柄的。那吕不韦就要悲剧了,这辈子别指望能当上秦相。

    想想前世吕不韦对阿父做过的事情——

    扶苏当即决定:

    “不管他了,他老老实实给我经商去。相邦是他能肖想的吗?那是我给阿父留的位置!”

    始皇:……

    扶苏又说:

    “让阿父给孝文王当相邦,会不会太委屈阿父了?不知道孝文王配不配合,给人当臣子很容易受气的。幸好在位的是孝文王,不是昭襄王。”

    直播间里的秦稷有话说:

    [寡人对应侯就很好,从来不让应侯受气的!]

    扶苏反驳:

    [阿父又不是范雎,你心里只有范雎一个,肯定会因此委屈我阿父。]

    秦柱乐呵呵地说:

    [还是寡人好,寡人没什么出名的相邦做心腹。而且寡人一向善于纳谏,阿苏你就放心好了,肯定不欺负你阿父。]

    秦稷感受到了拉踩:?逆子!

    秦柱表示:不拉踩不行,万一扶苏又想着“为了让阿父当相邦当得舒心,我是不是应该早点继位”,那孝文王就危险了。

    秦柱私底下和亲爹嘀嘀咕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