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侠世界当王爷: 240-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在武侠世界当王爷》 240-260(第18/35页)

五六岁时,曾经奉命来京城办事。见过官家出门的仪仗。那时候官家刚当皇帝不久吧,太皇太后还活着。当时我一时好奇,找地方等着看当皇帝是什么样人。”

    “什么样?”

    萧峰又不能说实话,看着挺郁郁不得志一阴沉小孩,瘦溜溜的,不理解怎么能那样消瘦不高兴,一天到晚你就吃呗。蜜饯吃腻了吃肉饼,噎得慌可以畅饮美酒,有什么可不开心呢。思前想后,婉转了一些:“有点憔悴,雪白干净的样子。”

    林玄礼点点头:“相处日短,分别日久,我只怕死后也不能相见。我要设法再和他慢慢的告别去,你记一下眼下的一些事,还有年号,身份,一些局势,等我回来给我讲。”

    头发晾干之后挽起来,重新收拾整齐干净,入宫去陪伴官家。

    第252章 菜菜,捞捞

    赵煦重新睁开双眼, 又闭上眼睛,又睁开眼睛,又闭上眼睛。

    终于一跃而起, 走到镜子前面照照自己的脸, 这是一张完全陌生的脸,并不是自己, 掐了一把。

    “哎呦!”平时掐佶儿有这么痛的吗?怎么没听他说过?

    “我知道人会转世投胎,但是……速度没这么快,头七,当天夜里还没过, 怎么就成了个青年人。”

    满脸迷茫的坐在镜子前, 纷纷扰扰的杂念涌入心头,原来这身体是当今皇帝的第六个儿子——这很熟悉, 襄阳王,不受宠——这个不对, 年芳十五, 不爱读书。

    眼下已经不是大宋,是个没听说过的朝代,叫做大明。

    睡在旁边守夜的婢女爬起来,赶忙拿了一件衣服披在他肩头:“王爷?您怎么起来了?传她们进来伺候么?”

    赵煦摆摆手, 坐在镜子前,在微微明亮的天色中凝神沉思。

    凭借职业本能先想了想朝局,皇帝不问朝政多年,但政治不是托付给丞相或内阁,也不给太子, 而是托付给一位国师,名唤普渡慈航。

    什么玩意?

    别的什么事都不知道了, 这具身体整日里除了大吃大喝,练武和多人睡觉,剩下什么正经事都不管,文化水平不高,并没受过储君的教养,甚至对三公九卿是谁,内阁都有那些成员,什么籍贯,才略如何,是忠是奸,全都一窍不通。

    至于民生如何,有无内乱,国家疆域几何,全然不知。

    “这个…我…我以前看起来傻吗?”

    侍女珍珠愣了一下,嫣然一笑,走过去跪下,艳红的指甲顺着衣领往里摸,从下往上一瞄,真是媚眼如丝:“王爷是最聪慧~最强壮的男人。”

    赵煦现在没这个心情,他还没弄明白自己现在是生是死,哪有心思和女人或女鬼亲热:“你起来,好好的陪朕…陪着我说话。”

    这襄阳王有四个贴身得宠的大宫女,珍珠、翡翠、玛瑙和金哥儿,听名字就知道这襄阳王确实是没什么文化。

    聊了几句,发现这宫女对宫内宫外的事知道的更少,就决定起床。

    每日理论上是有经筵的,有先生讲课,襄阳王过去不听那是他的事。

    赵煦:朕励精图治十余年,刚去世难道还要读书吗?眼下又不是皇帝,饿的我发晕。真是岂有此理!“拿酒来,我要喝个痛快。”

    肺痨时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踏实,现在换了个健健康康的身体,虽然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什么朝代,已经饥肠辘辘,原来健康的身体饿的这么快。

    珍珠玛瑙两位美女一左一右斟酒夹菜,金哥儿在旁剥虾。

    酒足饭饱也不知道该去做什么,此地不像阴间,但依然无法理解,这是转世投胎?庄周梦蝶?还是借尸还魂?按照那些民间小故事,人死之后应该见到酆都城,看到神仙来迎接,活着看到路边的鬼。但珍珠摸起来热热的,柔情似水,玛瑙的身子软软的,呵气如兰,哪里像是鬼?

    “王爷,一会又该读书了,别读了,和我们玩吧。”

    赵煦还清清楚楚的记得片刻之前,佶儿伏在床边痛哭失声,自己离开了心爱的国家,哪能这么快就若无其事的玩乐。喝了两壶酒,心中依然烦闷,叫人跟着自己上街上走走,看看眼下的京城风貌。

    挺糟糕的,饿殍和死狗随处可见,明明是夏天,却显得万物零落萧条,百姓们不仅面有菜色,还没有半点喜色。

    要知道这可是天子脚下,倘若天子脚下的百姓都没有安乐可言,天下岂不是岌岌可危?

    侍奉襄阳王出门的李百户照常那样鞭打百姓开路:“滚开!不长眼的东西!”

    “住手。”赵煦叫停这种丢人现眼的行为,想说去皇宫见见皇帝,但忽然觉得脑子一昏,似乎能有一两年没见过皇帝了。借用佶儿的一句话,这什么玩意?

    一个当皇帝的,不上朝,不问朝政,不见儿子,你怎么不死去呢。

    这里并没有恶意,只是按照记忆中的制度来说,皇帝如果不下旨让儿子就藩,他死后也会被赶去就藩,赵煦现在挺需要一块自己的领地,虽然官员任免不归自己,实际权力也没有——但这么一个朝廷你确定要和朕谈规章制度吗?

    他甚至有了点兴趣,吃了睡睡了吃又数日,未见局势有什么变化,先顾着眼下。

    在书房里写了一会字,如今也不会腰酸手痛,励精图治的心实在按捺不住:“珍珠,你去请刘嵩、唐仲达两位先生过来说话。”

    两名中年教授进门行礼,恭立在旁。

    赵煦心里对他们其实不大满意,这俩人对王爷有劝谏匡正的职责,十五岁的少年天天飞鹰走马纵酒纵欲,当老师的不劝谏,岂不是不忠?佶儿身边的老师如果是这样的臣子,早就去沙门岛捞紫菜吃去了。只是眼下无人可用,勉强忍耐,面沉似水的问:“二位先生来我府上已经有五年时光,说来惭愧,竟不记得二位先生的籍贯。”

    二人听他说话就一个感觉,不对!襄阳王一贯惫懒傲慢又不耐烦,几时这样冷静平和沉静贵气?坐在桌前写字时,身姿端正,贵气夺目。对视一眼,按年龄顺序作答。

    “下官祖籍南京,家父生前官居七品,祖父做过一任南京礼部尚书。”

    赵煦微微颔首,他召见群臣时惯用一种平易近人但及高贵优雅的语气,是年少时怕主少国疑,专门自己琢磨的,除了亲人和少数近臣之外,跟谁说话都是这种语气:“大明朝这两京南北呼应,很是重要。朕…没见过南京城的风貌,如今人口几何,赋税多少,两京之间的大运河是否畅通?”

    唐仲达满脸愕然。

    赵煦考虑了一秒钟要不要装一下佶儿那种贪玩少年,没必要,我是主公。

    我问什么,他就该答什么,而他不应该问我。

    刘嵩听王爷和唐先生的问答,听的神色变化,唯独没看到王爷脸上有任何表情,轮到自己回答时:“下官祖籍就在嵩山脚下,惭愧,家父乃是少林的佃户,世代务农。家祖指嵩山为小儿名。”

    赵煦现在对少林寺毫无好感,微微皱眉:“少林寺僧多少?有多少庙产?官府收几分赋税?少林寺收多少?”

    刘嵩满脸怅然:“王爷要听皇爷祖训,朝廷律令,还是想听听百姓所承受的日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