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策划: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在古代当策划》 130-140(第1/17页)

    第131章 第 131 章

    湖畔之地临时举办的诗会, 即没有丝竹之声,也无酒水茶点,只有空旷的清风与清脆的啼鸣相伴, 不过丝毫不影响这群学子的热情。

    学正笑呵呵地同范成秋道:“他们要斗诗了, 教谕不去指点一下么?”

    范成秋摇了摇头:“那群学子玩乐,我就不去掺合了, 免得他们放不开。”

    双方人马分首而立, 采用抓阄的方式决定谁做这头彩, 省城来的学子运气好, 抓到写有“知”的纸条,应平的纸条为空白,于是由省城的学子先开始。

    吕肖象征性地客气了一番:“那就由我们抛砖引玉了。”

    他嘴上虽是这么说,胸有成竹的模样却仿佛压根不担心结果一般,指着身旁的刘资道:“我们这边由刘资率先出马。”

    陆久安隐没在人群中, 闻言倒是皱了皱眉, 这群人分明是以吕肖马首是瞻, 按他的猜想, 他本以为第一局是吕肖亲自出马,出其不意直接做一首惊才艳绝的诗出来,打压一下应平学子的士气,这倒是和他想得不太一致。

    刘资走到场地中央, 环顾四周, 突然双眼定在湖面片刻,一首七言绝句便这么脱口而出。

    他写的这首诗,确实是以湖中风景为主题的, 但是听诗的众人却齐齐呆愣了一会儿。

    只因他这首七言绝句不仅格律上押得极好,从诗意上来看也是非常打动人心的, 所有听到诗的人都反应过来,刘资这是在借由湖水思念亡母呢,什么“孤身已无湖波清”,因为没有为娘的陪伴,当年一起游湖的水都没那么清澈了。

    有人安慰道:“斯人已逝,生者如斯,请节哀。”

    刘资从情绪里回过神来,摇了摇头,喉咙哽涩:“娘亲去世已经六年了,我一直还未能适应过来,常常睹物思人。”

    他说完这句话,神色又恢复如常。

    陆久安却不禁让过他这首诗勾起了好久不曾涌上心头的思乡之情,不是思念现代的姐姐,而是在这个时代,在大周,经常写信给他的双亲。

    自从原主的记忆回来了一部分,再读那些书信,明明是平常不过的文字,情感却愈加受影响,读着读着便让人有潸然泪下的冲动。

    “所以,要好好珍惜与你们身边之人能在一起的时光。”刘资最后说了一句。

    如此这般忧思情起的一首诗,让人啧啧称赞的同时,也让应平的学子十分为难。陆久安就听到旁边一个叫卓泉的秀才在抱怨:“第一个出场的诗赋就作得这般精彩,把诗会的台阶都给拔高了,让我们后面的怎么办?”

    况且这首七言绝句还是现场没有多加思考就作出来的,可见刘资才情多好了。

    “也不知道对面什么来头,看穿着打扮非富即贵,齐世兄又说不是江州的。”

    陆久安听到这话,摸着下巴的手停住了。

    刚才刘资作的诗里提到巧思湖,他总觉得有些耳熟,像是在哪里听到过,他这般旁若无人地思考着,倒真让他想起来了。是之前向道镇在他耳边提过一嘴,说是陆久安要是有机会去广木布政使司,就带他到省城的巧思湖去游船,陆久安还记得他用佳人来比作巧思湖以此形容它的秀美。

    这群学子,居然是省城来的吗?

    猜到了他们的身份,饶是陆久安,也感觉很震惊。

    下一刻便是由衷的高兴。

    应平居然吸引了省城的人来此!举国闻名这不是指日可待?!

    “连陆贤弟也听呆了,这首诗果然是上上作。”卓泉看到陆久安神色,愈加没有自信,“要是被外面的学子比下去,那丢脸可丢大了。”

    陆久安回过神来,也没解释刚才自己发呆的原因:“没什么丢脸的,山外有山人外有外,自然有技高一筹的,这没什么可比的,自己努力了就好。”

    “陆大人教训得是。”卓泉下意识道,说完才想起陆久安提过的这两日把他当作同窗对待,赶紧开口:“虽然陆贤弟如是说,但这毕竟是诗会嘛,要是对面全和刘资一样,在诗文上面造诣极高该如何是好,那场面还不是一边倒?”

    “不会的。”陆久安道,刘资只是省城学子派出来给他们一个下马威的。

    这边的窃窃私语吕肖自然也看到了,虽然听不到内容,但是端看神色,他大抵猜到谈论的都是什么,便和场中央的刘资对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刘资的诗自然得了一个上佳的评语,按照斗诗的规则,接下来,就要由他指定应平的学子来接诗了,刘资回到自己的队伍里,与队友商讨人选。

    卓泉埋着脑袋屏气凝神,在陆久安看来,颇有点像课堂上怕被班主任点名回答问题的即视感,不由噗嗤一声笑场了,周围听到声音的几个人迷茫地看向他。

    然而越怕什么越来什么,下一个接诗的人选落在卓泉头上。

    “就由这位手持梨花竹片的兄台上场吧。”

    因为不知道双方的姓名,为了方便称呼,也为了应和文士的风雅,有人便提出各自以花名相代,花的种类不可重复,分别写在竹片上,在陆久安看来,有点类似于名牌号的感觉。

    手持梨花竹片的卓泉顿时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出来。

    陆久安知道卓泉。今年刚过院试,要说解经著文还是很出众的,赋诗只能算是差强人意。而且可能因为刚当上生员,在一群老秀才面前便不知不觉带了点谨小慎微,表现出来就是信心不足。

    陆久安不着痕迹地碰了碰他:“尽力而为即可。”

    卓泉点了点头,也不知道听进去没有。

    刘资道:“梨花兄台的诗,第二行第三个字必须要有水。”

    斗诗的规则和飞花令有些异曲同工,然而为了增加难度,不仅指定双方接下来的人,还要制定“令字”的特定位置。

    卓泉作出来的诗果然落了下乘,只平仄对上了,却一句一景平铺直叙,实在让人味同嚼蜡,只得了个下等的评语。

    评语一共分三种,上佳,中庸,下等。

    双方初次的博弈就拉开了这么大的差距,卓泉脸色一红,遥遥看了一眼驻足在不远处旁观的几位夫子。

    陆久安见状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下次在经文上杀他个片甲不留。”

    其他人也纷纷出言安慰他,卓泉是应平学子里面少有的比较内敛含蓄的人,其余的人就不一样了,经过辩论赛的打磨,那是越挫越勇,越难越兴奋,学子们肩并肩一琢磨,敲定了省城接下来对诗的人。

    吕肖不敢置信地问道:“选我?”

    “就是你了。”应平学子爽朗道,“兰花兄一看就是卓尔不凡,我们期待你的诗赋。”

    吕肖:“……”

    吕肖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接受了应平把他提出来的决定。

    不光是他,省城所有人都在心里倒吸一口气,暗骂应平的学子是群怪胎,行事作风实在是令人捉摸不定。

    吕肖一看就是他们这边的佼佼者,要是正常人,再怎么样都会把他留在最后压轴出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