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53. 第 53 章 我的名字在第一个?……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53. 第 53 章 我的名字在第一个?……(第2/3页)



    晁盖心想,到了你家,还不是任你们宰割,当我傻。

    他假装赏景,余光看到鲁智深和武松,又有了底气。

    有这俩酒桶在,把你们灌醉,什么都好办。

    “不用了不用了……嗯,不如上岸之后一起喝酒,一醉方休!”

    李俊笑容灿烂:“好!左近有我几十盐帮兄弟,我把他们都叫来拜谒晁天王如何?”

    ……

    大船上你言我语,表面上一片和和气气,暗地里全是阴阳怪气。

    只有阮晓露百无聊赖,撑着个竹席遮日头,听着威猛兄弟不厌其烦地给她科普。

    “我是哥哥。”

    “我是弟弟。”

    “这是蛟。”

    “这是蜃。”

    ……

    大船终于靠岸。船上果然没再溅上一滴水。

    山东帮和揭阳盐帮先后跳上码头,瞬间分成两拨。

    武松手按刀柄,面色不善。孙二娘手里紧紧攥个小纸包。鲁智深拎起禅杖,不怀好意地掂了掂重量。

    连一向出尘绝俗的公孙胜也抚摸着腰间桃木符,喃喃自语,暗地里不知咒了谁。

    李俊仿佛没看见,依依不舍地跟山东帮道别:“得闲来饮酒。”

    晁盖热情地拍他肩膀:“一定一定。”

    “喝完再叫人带你们游览江州城。”

    “好好,多带些人来,咱们亲近亲近。”

    “不醉不归!”

    “一言为定!”

    “兄弟做东!”

    “那怎么好意思……”

    约了半天,就是没说时间地点。

    武松等得不耐烦,临江找了个酒馆自斟自饮去了。晁盖这才连忙告罪,双方总算分别。

    晁盖忽然想起一事,回头喊道:“喂,你们信里其他人……”

    岸边人头攒动,早没了李俊三人的身影。

    -----------------------

    江州城果然富庶,背靠大江,人广物盛。鸥鹭起于沙汀,轻舟撑过别浦。牧子渔翁,野叟溪童,红蓼滩头,雪浪拍空,一派风流。

    无数商船客船往来辐辏,有些是专门走运河的平底船,有些是即将出海的大帆船。岸边一条专门给纤夫行走的土路,踩出无数深深的脚印,可见水上交通繁忙。

    阮晓露头一次目睹浔阳江重镇盛景,目不暇接。她想,这要是沿江边修个步道,天天踏着晚霞来夜跑,跑完十公里,找个江景大排档,就着小龙虾喝啤酒——这生活神仙也不换哇。

    不过晁盖他们不这么想:“可怜宋江兄弟在此处受苦。咱们赶紧打探风声,赶紧把他救出来,别让李俊那厮……那帮兄弟得手。”

    孙二娘笑道:“说得轻巧。方才江边打一场,万一官军盯上,到时咱们还怎么出门?”

    晁盖刚在江上吃了个下马威,然而豪气不减,正色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才是英雄本色。不管他们承不承情,咱们仁至义尽。若是惧怕官兵而缚手缚脚,算什么好汉?再者,我看那狗通判逃得狼狈,未必看清我们的长相。”

    的确,此时的公安系统也没有全国联网。名满山东的通缉犯,在江州也只能算是路人甲。黄文炳慌乱间又看不真切,多半只把他们当成盐帮同党。就算要报复,也只会追着李俊咬,不会专门去查他们来历。

    几人低调行走,找客店住下,果然风平浪静,尚且无人盘查。

    简单商议过后,大伙决定分头行动。

    鲁智深、武松、公孙胜,三个人本色出演,扮作云游出家人,到内外城门去观察江州城防。

    晁盖扮作客商,每日逛街熟悉路径,制定撤退路线。

    孙二娘和阮晓露扮作来探亲的妇女,到牢城附近探听风声。

    很快打听到了,这江州城里驻着五七千军马,知府姓蔡,双名德彰,是当朝太师蔡京的第九个儿子,被派到这富贵之地来刷履历,顺便享福。蔡九知府为官贪滥,作事骄奢,府城牢城里天天收贿索贿,关键岗位上全是不学无术的二货,腐败得一塌糊涂。

    比如今日,就有个差拨溜出来喝酒,被孙二娘盯上搭讪,灌了几杯,就不知东南西北了。

    “……宋江啊,哈哈,是有这么个犯人,不知哪来的钱,天天点头哈腰的,请这个喝酒请那个吃饭,那嘴脸,啧啧,我喜欢……”

    孙二娘不动声色躲过一只咸猪手,笑着回道:“是老天爷心疼你们差事辛苦,特意派来这么个人给我们改善生活吧?”

    转头却朝阮晓露幸灾乐祸地眨眨眼,那意思是,宋江手头这么宽裕,都是梁山赞助的吧?瞧你们这帮冤大头,辛辛苦苦拦路抢劫,血汗钱都给贪官污吏花了。

    阮晓露筛杯酒推过去,乖巧地问:“这个宋江这么巴结人,你们肯定不会把他丢到苦力牢房里去,是不是?”

    差拨呵呵大笑:“那怎么会!他是做吏的,又识字,哪能做苦力。当天就让知府要到抄事房里去了,住单间,比我的房还宽敞!——哎,两位娘子,你们要找的老公在哪里,不是我夸口,这牢城上下我都认识……”

    两人把差拨灌得烂醉,跟酒保说一句“酒钱待他醒来付”,携手出门。

    阮晓露:“得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晁寨主……”

    孙二娘却懒洋洋地说:“急什么,你们那宋大哥过得挺滋润,晚几天救他不成问题。你陪我到街上逛逛,这江州的布料首饰真新鲜,郓州济州可未必有。还有脂粉花钿、香包头花……”

    阮晓露有些好笑地看着她。

    孙二娘也终于醒过味儿来,宋江这日子过得,可比当土匪惬意多了。

    土匪有单间住吗?除了晁盖吴用等几个领导,梁山上大部分兄弟,都还是住臭烘烘的多人宿舍呢。

    阮晓露跟着孙二娘逛胭脂铺,试探着问:“那,要是到时宋押司……嗯,贪恋舒适,不想走,怎么办?”

    孙二娘伸手入怀,神秘莫测地一笑,两指拈出来个小纸包,晃了晃。

    “不然我大老远出来干嘛,买胭脂吗?”

    她把小纸包放回怀里,高声叫道:“掌柜的,这个色儿,这个色儿,这个色儿,各来一盒。”

    阮晓露心里说,你可不就是来买胭脂的……

    孙二娘笑问:“你不来点儿?”

    阮晓露倒是也有买东西的需求。下山之前,梁山各路居民听说她这次要远去江州,纷纷提出了代购需求。花小妹想要时兴衣裳头面,林冲想要庐山云雾茶,齐秀兰想要当地“玉壶春”的酒曲,朱贵想要沛县狗肉酱,吴用则说,江州是千年古城,想让她寻摸寻摸古人遗迹,带点纪念品。

    连她老娘阮婆婆,都颤巍巍地跟她比划,说她年轻时就听说江州富饶,“江里的白鱼一丈长,千斤重,比梁山泊里最大的鱼还要大,跳起来水花泼翻船,俺一直想见识见识……”

    阮晓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