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51. 第 51 章 这帮刁民又蠢又坏(第2/3页)
方便。
老百姓当然不肯白做大冤种,都用各路神通买卖私盐,形成了活跃的地下经济市场。官府年年打击,可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卖盐的小贩走街串巷,化整为零,藏于群众,越来越隐蔽,越来越难抓。
既然抓不到卖家,那就从买家入手。做餐饮业的一直是官府的重点监察对象,三天两头突击检查。眼下这么个青天白日的时节,掌柜的可不敢顶风作案,给自己招麻烦。
阮晓露毛遂自荐:“我去买。”
在梁山待了那么久,见识了无数黑恶行径,还没体验过“买私盐”呢。
在她心目里,盐就应该近似不要钱,饭桌上随便加,超市里两块钱一大包。而现在,老百姓吃个盐还不能随便吃,有便宜的非要买贵的,这才不正常呢。
她抓了一把钱,兴致勃勃地下楼。
酒楼挨着渡口,一条街全是摆摊的。有人卖水果,有人卖香药,有人支摊子算命,有人往小孩手里塞糖果,旁边大人让还回去,小孩已经一口把糖吞了,大人骂骂咧咧掏钱……
那个卖茶汤的妇女平平无奇,为啥武松就那么肯定,她手里有盐?
阮晓露跟在几个路人后头排着队,伸头看。那妇人挑着两个桶,左边桶里是姜蜜水,右边桶里是金桔汤,都是两文钱一碗。旁边另有一个水桶,喝过的碗在里头涮涮,还能回收利用。
不少相熟的小贩跟她打招呼:“茶娘子,二娃的病好点没?”
轮到阮晓露,她学舌前面的人:“来一碗姜蜜水。”
茶娘子头也没抬,一边从桶里盛汤,一边问:“加盐还是不加盐?”
阮晓露不禁皱眉。哪有甜饮料加盐的?
想了想,说:“加盐。”
“加多少?”
这她可不会答。犹豫了片刻,茶娘子有点不耐烦,替她做了决定。
“三十文。”
阮晓露暗自点头,数出三十文。
一碗姜蜜水递到她手上,赠送一个小布袋儿,约莫七八两重,直接挂在她手腕。
“下一个!”
茶娘子伸手一扒拉,阮晓露就被扒拉到摊子边上。茶娘子全程没抬头,已经在给下一个客人盛茶汤了。
这效率!阮晓露啧啧称奇。
她捏着手里布袋,转身回酒楼。
还没迈出一步,手腕忽然一痛,被什么东西用力一敲!
布袋落在地上,被一只大手捡了起来。
“小娘子,”说话的是个巡逻的公人,戴顶红头巾,腰间挂着个弹弓,眯着一双眼打量她,“买的什么好东西?”
茶娘子猛地抬头,麻木的双眼中掠过一丝惊慌。
阮晓露怔了片时,看到那做公的身后,十几个人簇拥着一个小官。旁边几个小摊贩早就俯伏在地,管他叫“黄通判”。
这黄通判一张肥脸,几道淡须,一脸奸猾谄媚之相。
他转向畏畏缩缩的群众,大声问:“这个妇人在贩卖何物,有人知道吗?”
一群百姓面面相觑,都心知肚明,然而都闭着嘴,装傻充愣。
“咱们揭阳镇私盐泛滥,都是被这帮不守法的女子小人闹的!”黄通判自己给出答案,清清嗓子,对民众训话,“大家都看见了,对待不法之徒,就当依法严惩!”
那红头巾狐假虎威,冲着茶娘子吼:“说!你上家在哪?带我们去!”
私盐下乡,非一人之功。茶娘子充其量算是终端零售,上头肯定有中间商,有批发商,有供货商,有生产炳,要本事没本事要才华没才华,从业以后一直近似赋闲。但黄文炳堪称大宋公务员里的卷王,他拒绝躺平领饷,天天给自己找事做,只求上官看入眼,助他一飞冲天。今天给知府送礼,明天帮监察写诗,还搜刮了不少民间古董送到京城去献宝。可惜当今官家乃是天下第一文玩鉴赏家,黄文炳那些乡野玩意如何能入贵人的眼,还没送到大内就被人给扔了。
近来据说蔡太师要来巡视江南,江州知府严查私盐。黄文炳也就积极响应,热情追随,启用自己所有权限,点起几十兵马,天天在坊市热闹之地蹲守。
辛苦好几天,今日终于有所收获。虽然只是个小虾米,但他也不气馁。顺藤摸瓜,必能抓到大鱼。
蔡九知府必然赏识他,给他引荐出职,说不定还会直接见到蔡太师,往后就是光明前程……
茶娘子见这官老爷不依不饶,膝盖有点颤,硬着头皮装傻:“大人,小女子是寡妇,卖点汤水养活一双儿女,是本分生意人……”
“你上家是谁?”红头巾把布袋怼在她脸上,厉声咆哮,“说!”
茶娘子打了个激灵,无助地左看右看,依旧一口咬定:“小女子只是卖茶汤的……”
黄文炳连连冷笑。这帮刁民又蠢又坏,撞了南墙不回头。铁证如山,还敢嘴硬,狗都骗不过!
“那这是什么?”
黄文炳从手下那里接过小布包,慢吞吞的解封口绳子,打算来个当场打脸。
“是我买的汤料。她的茶汤好喝,我买个料包儿回去煎。”
阮晓露在旁围观许久,冷不丁开口,趁那黄通判不注意,一把将那布包夺回来,丢在茶娘子的刷碗桶里。
布袋皱巴巴的一沉一浮,一圈圈水波扩散开来。
黄文炳脸色变了,“你又是谁?
“买茶汤的。”阮晓露镇定答道,“父母官,执法讲究证据。你的证据呢?”
除非他肯去喝刷碗水,否则谁能证明那袋子里是盐?
黄文炳气得脸绿:“你……你……你目无法纪!”
阮晓露:“一斤盐两百文,我看你是扰乱自由市场,妄图破坏国家经济秩序,你才目无法纪呢。”
她一举消灭证据,拔腿就往酒楼跑,深藏功与名。
黄文炳有点愣。私盐这东西不讲究“买卖同罪”。否则大宋人人买过私盐,牢房关不过来。
只是,这买盐的妹子突然来这么一出,摆明了跟茶娘子站在一条战线。黄文炳当机立断,“给我拦住!”
一群凶神恶煞堵在跟前。阮晓露撞在几个硬邦邦的胸脯上,只好立定回转。她冷笑,叉腰呆在茶娘子身边。
黄文炳使个眼色,几个兵丁上前一脚,踢翻了两个盛饮料的木桶。
茶汤洗了地,热姜和金桔的香气飘上半空。那木桶底下竟然是中空,里头赫然塞满了一个个鼓鼓的布袋。
“还有什么可说的?”黄文炳冷笑,“没收。”
茶娘子嘴唇动了动,一言不发地看着兵卒上前,收缴了那几百个布袋,装进一辆小推车里。
那车上,五花八门地堆着各种布袋纸袋麻袋,都是从各处收缴来的私盐。
黄文炳满意地点点头,正待收工,忽然想起什么,转向围观民众,开始发表讲话。
“本官性格宽厚待人,也知道民生多艰,一向秉承得饶人处且饶人。奈何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