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还是吃太饱了[穿越]: 8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看来还是吃太饱了[穿越]》 80-100(第11/25页)

是傅家到八珍阁来买糕点,掌柜便会专门取出那贴着“特”字样的糕点木盒给傅夫人或是采买的管事。但这贴着“特”字样的糕点也不是每次都有,起码从上月开始便断了供应,盖因这有特殊小字标志的糕点都是谢时亲手做的。

    有时候谢时兴致来了或是见后厨的人忙不过来,也会帮忙做一些糕点,不全是茶糕,这些糕点大部分进了韩伋、岑羽等亲近人的口中,多了也会送到八珍阁去出售,吃到的人不多,还都是暗箱操作才得到的特殊待遇。等到谢时去了福州,这特殊待遇自然也就没有了。

    傅老爷不愧是傅囿的老子,一击必中,点出了傅囿心中最担心的事情。此话一出,把傅囿给急得,直跳脚反驳:“才不会哩,谢先生才不会舍得丢下我们!而且,而且,如今山长这么忙,肯定离不开福州,爹您又说,谢先生有大才,那说不定,说不定谢先生会当我们书院的山长哩!”

    傅老爷挑起了眉头,“哦,你就做梦吧,快让你娘去帮你看看,行囊有没有收拾落下的,别的都无所谓,给师长们的礼物和束脩不可忘记。另外,临别前去你祖母那好好陪陪她……她老人家最疼你,也最舍不得你了。”

    说到正事,傅囿乖乖点头,“知道了,爹。儿在书院的时候,您也要好好照顾自己!”最后一句话,傅囿说完就跑掉了,独留下傅老爷一脸欣慰地看着他远去。

    无独有偶,此时,或远或近的东沧学子们都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踏上返回书院的路途,私底下也各有不同的谈话。

    高家,高率从高老爷的书房回来,一身冷气回到自己的小院,便见到自家祖母贴身婢女站在门口等候。

    “婢子见过少爷。”高率快走几步,“祖母找我吗?”

    那婢子道:“是的,老夫人让少爷回来了,去她那儿一趟。”

    高率到了高府东南边的一座三进小院,此地虽然占地不小,但却朴素得很,高率撩开厚厚的帘子,只见里头檀香袅袅,屋子的正中间供奉着一座半人高的佛像,佛像前正有一老夫人在敲木鱼。

    “祖母,孙儿来了。”

    那老夫人一听到这声音,立马停止敲木鱼,双手合十拜了拜,便站了起来,慈爱地看着眼前的少年:“率哥儿来了,快过来祖母这,听说你爹叫你过去了。”

    “是的,祖母。”

    “让祖母猜猜,是不是关于山长的事情?”

    高率沉默不语,子不言父丑,但回想起方才书房中的所谓“父亲教导”,仍是觉得讽刺极了。他的这位所谓的父亲,一年到头他或许都见不了一面,没想到如今竟还想得起自己这个前头正室生的儿子,他是不是应该感谢山长才是。

    “听说,你在书院中同那位韩家小公子走得近?如今看来当初送你去东沧书院念书还是非常之正确的。”听到这里,饶是已经对父亲失望至极的高率都差点忍不住讥笑出声。这人一旦年到中年,是不是脸皮都会厚如城墙,说鬼话的功夫一流呢?

    明明当初是那位面上仁慈却心如蛇蝎的继室夫人,见前头夫人生的儿子自幼有惠相,怕他阻碍了从她自个胎里爬出来的孩子将来的路,千方百计阻碍他去上那闽地声望最好的榕山书院,这东沧书院还是年幼的高率让祖母替自己争取的另一条路,要不然恐怕会被那位夫人扔到某个山野私塾去自生自灭。

    而他的父亲彼时正沉浸在后院不知哪位如夫人的温柔乡中,哪还记得自己的长子呢,这会儿怎么又成了他精挑细选出来的书院了?他可还记得,当初他去找他做主,这位好父亲可是看都没看他一眼,只顾着逗弄着新得的小女儿,说了一句“全凭你母亲做主”便让人将他送回院子里去了。

    这头高率脑中回忆着年幼往事,感慨万千,那头高父的“高见”仍在继续,“如今那韩家今非昔比,你要同那韩小公子打好交道,不得有误。除此之外,还有那位谢先生,你也要多多来往。听说八珍阁的生意有他一部分,你看看,能不能向那位谢先生引荐一下我们高家,若是能从八珍阁中分一杯羹,我们高家必定更上一层楼。”

    “当然,这钱财都是次要的,为父如今虽有个一官半职,但因上官阻拦,无法施展抱负,不得不说是一大憾事,你有此机遇,更要好好把握,若有朝一日那韩府尹成就大业……”

    说到最后,怕这位对家中不甚亲近的长子不上心,高父还给他画了大饼,“几个兄弟中,你既占长又最为聪慧懂事,爹始终认为,高家家业最终还是要交到你手中才放心,你的其他弟兄他们只能辅佐你,高家能否兴旺发达起来,就看你了。”

    在祖母面前,高率没有将他那位好父亲的谋算都说出来,只说了父亲让他回书院后多同师长同窗打好关系,但高祖母怎么不知她的儿子打的什么如意算盘,无奈叹道:“我这大儿,还是一如既往爱走些旁门左路,一辈子就有那么个官瘾似的,要不然也不会你娘走了,他就抬了后头那个进门……”如今的高夫人家中有官身。

    “你莫听他的,率哥儿,祖母从小教你的,你要记住,做人堂堂正正,君子之交,真心交换,方为长久之道,不可谋算人心。”

    高率眼中有了湿意,半大的少年身形单薄,却经得住风雨摧残,“祖母,我听您的。”

    作者有话要说:就酱,明天见!

    第90章

    乐县城东,月上眉梢,灯火如豆,薛家母子俩人也有一番夜话。油灯泛起的微光照在少年认真看书的侧脸,旁边是拿着针线正在给儿子缝补衣裳的薛母。

    眼见着油灯愈发暗了,薛笙收起了书,也劝尚在缝补的娘亲,“阿娘,仔细伤着眼睛,这衣裳留着我明日再补吧。”

    薛母又补了几针便收了尾,将衣裳整整齐齐叠好,放进明日儿子要带走的箱子里,笑道:“都补好了娘才放心,要不然夜里都睡不好觉,好了,阿笙咱们开饭吧。”

    一箪食一豆羹,外加一些便宜的海物,就是薛家母子俩的日常吃食。明日薛笙就要回学院,薛母特意将过年到现在还未吃完的腊肉割了一大块,做了一盘腊肉炒蒜薹,虽然端上桌后肉片少蒜薹多,但绿色的蒜薹上附着腊肉爆炒后分泌出来的油水,油汪汪的,清亮脆嫩,点睛之笔的腊肉腴润,咸香微辣。薛母到南方后同邻居嫂子学了一手做腊肉的好手艺,薛笙配着这盘下饭菜,结结实实吃了一大碗饭。

    “阿笙,有一事,娘这心中一直颇为担忧。”薛笙抬头,只见自家娘亲欲言又止,犹豫半响后道:“阿笙,那韩家山长如今造反了,你再去东沧书院上学,可会对你日后有碍?”

    薛家家中清贫,薛母仍坚持送薛笙上好的私塾读书,便是想让薛笙跟他爹和他祖父一样,考取功名,为官一方,重振薛家门楣。

    薛笙停下了吃东西的动作,将手中碗筷放下,轻声道:“母亲,从前我怕您触景伤情,不曾提起,今日却不得不提,您可还记得?我们家是怎么衰落至此的吗?”

    薛母顿住了,思及亡夫,不禁悲从中来。

    薛家当年分为两支,决意举家北上做官的那支是薛笙的祖父,他富有才学,且为官多年,多有美誉。当年朝廷召贤,薛祖父便是一员,此乃北上薛氏的鼎盛时期。然而到达大都,入朝为官后,薛祖父却发现,朝中高官之位多被蒙人和目色人把持,陛下最为亲近的也是此两种人,满朝文武之中,南人文臣地位最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