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路[慢穿]: 18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成长之路[慢穿]》 180-200(第3/26页)

住小儿子不偷偷溜出去玩以后,荣嫔只能够要求小儿子出去玩的时候,尽量多带几伺候的人。

    有伺候的人保护着,荣嫔也就不用每天心惊胆战的在钟粹宫当中担心小儿子的安全了。

    陶长安这辈子年纪还小,但拥有不浅的内力,只要他想要躲着不让人发现,一般人还真的很难发现他躲在哪个角落去了?

    仗着这样的身手,陶长安成功的把御花园当成自己日常游玩的后花园,随便钻到一个角落里,偶尔就能够听到宫里不少隐秘的事情。

    这些隐秘事情有很多还真的是非常隐秘,要不是陶长安偷听到了,估计跟其他人一样还傻傻的被隐瞒在鼓里呢!

    比如说贵妃娘娘偷偷喝求子药,见不成功的还是,就准备了几个漂亮的宫女,准备借腹生子呢!

    以及通过那些宫人以为周边没人,暗地里接头偷偷说的那些话语,陶长安就能够分析出这宫里有好几股比较大的势力,正在替他们主子做各种不是那么见得光的事情呢。

    比如康熙在查自己造成自己那些子嗣死亡的线索太皇太后在不着痕迹的让一些宫妃怀不上孩子贵妃娘娘在各处安插人手,想要更进一步

    这宫里人互相之间的关系,可真是错综复杂,一个小太监,居然能够同时是三方势力的人,更不用说其他人跟宫里各方面的牵扯了。

    后宫当中那些女人,但凡想要在宫里过得好一点,就会在日常行为当中,有意无意的开始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势力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让宫里的人际关系就像是蜘蛛网一样,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交织在一起,让人不好分清楚谁是谁的人了?

    这天差不多到中午了,喜梅十分着急的带着几个钟粹宫的人在御花园的一角着急的等待着。

    实在是这两三年长安小主子特别喜欢到御花园玩,一到御花园就跟鱼入大海一样,除非他主动出现,否则喜梅和钟粹宫其他伺候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把人给找出来。

    最初喜梅还是不大放心让长安小主子一个人在御花园这边玩,但在经历过好几次——让钟粹宫这边伺候的下人,几乎把整个御花园都给翻遍了,都没有找到小主子的事情以后,喜梅也就死心不再浪费时间去主动找长安小主子了。

    而是在长安小主子指定的地方等着,时间到了不用喜梅他们去找,长安小主子自然就会出现了。

    陶长安已经在御花园和宫中各个角落混了三年多了,知道的隐秘多到不计其数。

    有一些他觉得可能用得上的事情,他还特地用笔记了下来,存到到小空间里面备查呢。

    这一世成为了大清朝三皇子以后,陶长安的日子还是过得非常不错的,即使没有动用小空间里面的物资,作为皇子一个不算失宠的皇子,宫里的人自然不敢亏待了他。

    加上日常生活当中,还有荣嫔这个额娘补贴,陶长安的生活条件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两年活下来的孩子逐渐多了一起,康熙干脆重新给皇子公主排了序。

    胤褆成为了皇长子,胤礽排在第二,但作为太子,他的身份还是比胤褆高一些的。

    接下来就是陶长安这个老三了,也被康熙起名为胤祉了。

    陶长安有了正式的大名以后,又是排名比较靠前的皇子,自然还是比较受人注意的。

    不过因为陶长安比较喜欢到御花园这边玩,因为他躲得比较隐蔽,大家碰见他的机会比较少。

    相比起陶长安这个不显眼的老三,胤褆这个皇长子和胤礽这个太子,自然就更加吸引大家的注意了。

    这两三年胤褆一直都在试图从各个方面跟胤礽这个太子比个高下。

    第183章

    如今已经七岁多的胤礽, 平常单独在上书房这边上课学习,无行事作风,还是学习的速度都非常不错,很受众位老师的赞扬和喜爱,

    相反, 胤褆在文化课上,实在是不太开窍, 反倒是在习武上比较有天赋, 康熙考虑到两个儿子各自的特点, 特地让他们一个选了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向慢慢进行学习。

    但在朝自己喜欢的方向学习的同时, 其他功课也不能够落下。

    毕竟胤褆和胤礽他们如今年纪还小, 可不能够偏科,该学习的知识还是需要好好学习的。

    胤褆知道自己在文化课方面比不过太子以后, 为了能够在一方面赢过太子, 他就只能够在下午的骑射课程当中把丢掉的面子给赢回来了。

    尽管胤礽也是一个要面子的人, 并不想输给老是找自己麻烦的老大胤褆。

    可惜胤礽到底比胤褆小两岁,在体力上明显吃亏了。

    没有足够体力的支持, 在骑射课当中, 胤礽自然输多胜少了。

    除了在学习上进行比较外,但凡觉得自己比太子厉害的方面,胤褆都会主动上前进行挑衅, 直到太子受不了挑衅, 答应跟胤褆比试, 得出输赢为止。

    看到上书房就胤褆和胤礽两个学生, 加上他们的伴读和哈哈珠子, 就已经变得非常热闹了。

    陶长安只能够庆幸自己年龄还没到, 要不然每天三更半夜就得起床, 跟胤褆一样到上书房那边读书了。

    关键读书就读书,可为什么康熙这个父皇一定要求所以人必须把每一本书都读上一百二十遍呢?

    陶长安也只是普通人罢了,无论是在智力上还是头脑方面,还真比不上那些比较聪明的人。

    幸好他这些年来一直都有好好的修炼精神力功法,经过这么多年的修炼,别的方面不说,好歹在记忆力方面得到了不少提高。

    精神力的提高并不能够让人一下子就变得十分聪明,但在其他方面还是有不少优点的。

    依靠强大的精神力,虽然达不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但多看两遍书本以后,也能够基本上记住了。

    因为只是一个普通人,在记住了那些知识以后,陶长安也需要一段时间好好理解消化才行,要不然即使记住了那些知识,没有理解消化的话,也不能够转换成为自己的能力,需要用到的时候,也不能够灵活的把知识运用上。

    因此尽管陶长安在背诵上比较占优势,但也不敢自大的以为自己比其他人聪明。

    以后等他到了上书房学习的时候,在学习上估计还是需要花费不少功夫才能够学好的。

    康熙自己都是一个学富五车,活到老学到老的一个人,在给皇子们制定学习内容的时候,下手自然也就比较重,安排的课程和内容也比较多。

    这样精英式的皇子教育方式,陶长安也是第一次经历,学习起来尽管在记忆方面可能比其他人有优势,但也得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消化吸收,才能够把那些知识化为己用了。

    为了以后进上书房学习的时候能够轻松一些,如今才四岁的陶长安,已经在荣嫔的帮助下,开始启蒙学习了。

    毕竟荣嫔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以后到上书房学习的时候,表现不要太差。

    毕竟康熙这个皇帝,对儿子的学习要求可是十分严格的,要是儿子在学习方面表现太差的话,不仅会惹来康熙这个父皇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