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路[慢穿]: 10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成长之路[慢穿]》 100-120(第8/26页)

处就有不少农田和一些居住在不远处的农户。

    估计以后这些地方会被并入县城范围内吧!

    正是因为这样的前景,才让这里的地价变得比较贵。

    要不然一个农家不大的小院,要不是地里位置优越,哪里值得一根金条的价钱啊!

    小院里面本事就带有三间土砖房,陶长安随便打扫了一下,就锁好门,买了些东西就往家里赶了。

    马上学校里面新学期就要开始了,在那之前,得赶紧把三个孩子带过来进行入学考试才行

    等陶长安回到王家村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傍晚的时候了,等一起吃饭的时候,陶长安把话一说,杨大妞他们都感到有点惊讶!

    虽然知道这次孩子他爹出去,就是为了家里孩子读书的事情。

    可她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就有了结果,还要马上就把三个孩子送到县城那边进行考试读书。

    三个孩子最大的也才十岁,最小的也才七岁,就这么让他们自己去县城读书,杨大妞肯定是不会放心的。

    可夫妻两个人由谁去县城那边陪孩子们读书,就成了一个问题?

    毕竟家里这边还有许多农活需要做,要是让夫妻当中的一个过去陪读,家里这边估计就要忙不过来了。

    而且家里三个孩子一起到县城那边读书,虽说学费不算贵,但三个人的学费,加上平时的生活费等,加起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本来家里的负担就重,要是还要一个人专门过去陪读,那家里干活挣钱的人就只剩下一个了。

    家里还有这么多田地,一个人怎么能够忙活得过来?

    杨大妞这么低声的跟陶长安一说,陶长安也发现自己考虑得不够周到的地方了。

    毕竟明面上,自己家里可没有什么家底,要是让一个大人去陪读,家里只有一个人干活,即使再怎么能干,也不可能供得起三个孩子读书,加上一家人吃饭吧?

    想了一下,幸好自己刚刚没有说自己已经买了一个小院的事情,以后对外的说法,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怀疑,那个小院还是说是自己租来的吧!

    王树林他们听说三个人都可以去县里那边读书,都非常兴奋。

    不过听说还要进行入学考试,并要根据入学考试的成绩来分配年纪,王树林他们三个就有点紧张了。

    尽管他们三个已经跟自己阿爹学了不少,在家里也考了不少次试,但去县城的小学考试,到底没有经历过,不由得让三个孩子开始紧张起来。

    不用陶长安催促,一吃完饭,他们三个就自动自发的去看书复习了,就怕几天后到县城的考试考不过,那就不能够到县城那边读书了!

    最后经过陶长安和杨大妞两个人的仔细商量,决定这次还是一家人先一起到县城那边,看看三个孩子入学考试的情况。

    不管三个孩子中谁通过谁不通过,还是他们都能够通过入学考试,他们两个大人都陪着孩子先适应一下县城里面的生活。

    不过等农忙开始之后,他们还是得回村里忙活的,到时候要是实在忙不过来,大不了花点钱,请人帮忙照看一下家里的孩子就行了。

    毕竟三个孩子从小开始干活,基本的洗衣煮饭做菜还是可以做的。

    需要请人照看,也只不过是是不大放心孩子们的安全而已。

    等一家人经过几天赶路,来到县城以后,就在陶长安买下的那个小院住下,没让他们等几天,小学的入学考试就开始了。

    经过三个孩子的努力,他们最后都十分顺利的通过了考试,老大王树林被分到了四年级,老二王二妮被分到了三年级,至于老三,则被分到了小学二年级。

    小学那边并不包吃住,学生需要每天上下学回家才行。

    不可以住校这点,实在是对陶长安他们夫妻两个人来说不大友好。

    单独把孩子们放在县里,他们夫妻两个又实在不放心,左右为难的时候,杨大妞忍不住埋怨道:

    第107章

    “孩子他爹你也是, 怎么一下子让孩子们到这么远的县城读书,就是在近点的镇上读书,就没有现在这么为难了!”

    要是再镇上读书,他们速度快一点的话, 一天时间就能够赶到镇上了, 来回都比在县城这边方便。

    被妻子这么一埋怨,陶长安能够说自己只是单纯的想要让家里的孩子接受好一点的教育, 这才步子稍微跨得大了一点嘛!

    想了想, 陶长安还是说道:

    “这样吧, 如今孩子他们还小, 孩子他娘平日里你就辛苦一点在, 在县城这边陪着孩子们。

    到农忙的时候,我再接你回去一起忙农活, 请其他人帮忙照看孩子他们几天, 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农忙的时候有你回来帮忙, 家里这边应该就能够忙得过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我一个人就可以做了。

    要是忙不过来的话, 大不了送点东西, 请大山他们帮着干点,应该就可以了。

    以后等树林他们大一点,能够照顾好自己以后, 孩子他娘你再回村里面住, 你觉得怎么样?”

    杨大妞想了一下, 家里面主要也是靠孩子他爹挣钱, 要是自己不留下的话照顾孩子的话, 让孩子他爹留在这边, 那三个孩子的学费和家里的开销钱怎么办?

    自己一个人干活可挣不了几个钱, 只能够让孩子他爹回去努力挣钱供孩子们读书和吃饭了。

    反正老大如今已经十来岁了,等他再大一点,不仅可以照顾好自己,还能顺便照顾一下弟弟妹妹以后,自己再回去也是可以的。

    实在不行的话,听说上到初中,学生就可以住宿了,大不了自己等到老三也考上初中以后再回村里。

    老三如今读二年级,等他五年级毕业,也就四年的功夫,自己还是等得起的。

    大不了这四年时间在,自己夫妻两个忙一点,经常往返县城和村里算了。

    这么一盘算,杨大妞觉得自己还能够接受,加上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忙活,辛苦一点就辛苦一点了。

    见妻子同意以后,陶长安这才松了一口气。

    就这样夫妻两个开始了往返两地的生活。

    等适应了以后,倒是还行,除了农忙的时候麻烦一点外,平常杨大妞在县城陪着孩子读书,陶长安就在村里忙活家里的田地,顺便经常抽空进山挖点采药来卖。

    因为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峡谷那边的田地,陶长安就干脆种了一下鸡鸭爱吃的蔬菜粮食,在峡谷那边多放了几十只鸡鸭在那里散养着,饿了就让那些鸡鸭吃自己留下的鸡食鸭食,以及重在那一亩多田地里的粮食。

    陶长安自己只是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才会去峡谷那边看一眼,确保那些鸡鸭好好的活着以后,就继续忙自己的去了。

    你还别说,这么粗放的管理方式,那些鸡鸭没有天敌的在峡谷里面放养着,生长得十分不错,才几个月,就长了好几斤重,陶长安时常过来抓几只鸡鸭带回去给家里改善伙食。

    家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