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130-140(第1/16页)

    第131章 刘辩不干了!

    董卓既死, 西凉军没了统率,瞬间变成了一盘散沙,很快就被刘备的队伍打败了。

    战事结束, 阿备命令亲兵寻找蹇硕的尸体,却遍寻不到,只找到了几截残肢、几片破衣。阿备见了, 忍不住落下泪来。

    其他人见了, 都感到很奇怪。一个无情无义、背叛恩人的阉宦,有什么好哭的?

    于是阿备便将蹇硕行死间的事情说了出来。众人听了,无不感慨蹇硕的英勇忠义,为他设立了衣冠冢, 郑重祭拜了一番。

    阿备充分吸取司徒王允的教训, 当场赦免了西凉军、并州军等其他主帅的罪, 允许他们投降归顺,然后带着队伍重回雒阳。

    高顺是吕布的死忠,拒不归顺。阿备也没多说什么, 只让人把他送去辽东看管起来。

    至于吕布, 属于贼首, 罪不容诛,被当场绞死枭首。

    董卓虽然已经身死, 但他造成的雒阳大火还在继续。在接下来的几天中, 阿备等人最大的任务就是扑灭雒阳大火。众人一连忙了四五天, 才终于扑灭了所有明火。

    在这期间, 还来了一队意料之外的帮手——长沙太守孙坚。

    孙坚部原本就是诸侯联军的先锋军,一直在攻打雒阳的最前线。他本来和董卓的队伍相持不下, 却突然发现对面撤了军, 于是长驱直入到雒阳, 这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董卓已除。

    阿备与这位性格豪爽的将军一见如故。两人把酒言欢。

    扑灭了雒阳大火之后,阿备第一时间就带着自己的队伍去到了东观,将里面的幸存的典籍进行抢救整理。

    他还专门派孙乾、简雍在雒阳城里支起了小摊子。雒阳百姓可以用十根竹简向他们换一石粮食,或者五十根竹简向他们换一匹粗麻布。

    一时之间,整个雒阳城里幸存的百姓都出动了。而那换竹简的小摊子前,则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只要文脉不断,则国体不绝,则民族不灭!

    卢植、蔡邕等一种文人见此场景,不由地感慨敬佩:“有玄德如此,天下有幸!”

    解决了生存问题,接下来就要解决政冶问题。

    阿备专门挑了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带着刘协在山坡上骑马游玩。刘协在董卓手里时,整日提心吊胆,何时有过如此畅快的日子?不过小小地游玩了一会儿,便露出了开怀的笑容。

    “我大汉山河,果然壮丽非常!”刘协站在山坡顶上,感慨万千。

    阿备站在旁边,趁机道:“殿下可愿守护这美好河山?”

    刘协道:“大汉山河,乃是高祖艰难创下。孤身为高祖子孙,理当全力守护。”

    阿备点了点头,郑重一揖,道:“如今大汉山河有破碎撕裂之险,只有殿下能护得住。臣斗胆,还请殿下以高祖基业为念,忍痛……受一点委屈。”

    刘协吓了一跳,赶紧伸手去扶:“皇叔何必如此?大汉江山为重,你有什么话和朕直说就好了。朕年纪小、不懂事,很多事情还需要皇叔的教导。”

    刘协和诸葛亮同年生的,如今也是虚岁九岁。他出生时,阿备早已回了辽东,期间再没有回过雒阳。因此在此之前,刘协和刘备根本就没有见过面。

    但是,自从刘协有记忆起,便常常听兄长刘辩讲述刘备的故事,翻看刘备之前送给刘辩的儿童书籍。因此,刘协虽然和刘备没有见过面,却对他并不陌生,甚至十分崇拜喜爱。

    那一声声“皇叔”的呼唤,也十分的真挚诚恳。

    阿备听着刘协稚嫩的呼唤,看着刘协纯真的双眼,心中不由地升起一丝愧疚。因为,他接下来要说的话,虽然占着一个大义名分,却是要割刘协的肉补大汉的疮,隐隐约约是有些不仁义、不道德的。

    “臣接下来说的话,还请殿下认真听。”长痛不如短痛,阿备最终定下心神,神情严肃地开了口,“殿下虽然是被国贼董卓所立,但到底得了一个‘天子’的名号。而殿下的兄长,如今也顶着着‘天子’的名号。

    如今,大汉的山河之上,有两个天子,就如同天上有两个太阳,令人无所适从。如果继续维持这样的状况,各路想要攀龙附凤、加官进爵的人便会簇拥到两位‘天子’麾下,推着他们往前走。

    到那个时候,纵使殿下与兄长有千般情谊、万般血缘,都不得不刀兵相向,争个你死我活。直到留下最后一人。

    而大汉的江山,则会在这一过程中被彻底撕裂成为两片。安乐的百姓会在刀兵下流离失所,壮丽的河山会在战火下化为废墟……”

    阿备的话还没说完,刘协便道:“皇叔,朕懂你的意思了。”

    他叹了口气:“先皇还在世时,朕的确想过要当一个好皇帝。但自从兄长登基之后,这点心思便渐渐地淡了。如今登基为帝,也不过是被董贼所胁迫……朕,孤其实不想当这个皇帝的……”

    刘协十分自然地改了口,对那个尊贵无比的自称没有半分留恋。阿备深深地望着刘协的眼睛,的确从中没有看到一丝对权力的欲念。

    阿备的心放松了下来。至少,他可以完成蹇硕的遗愿了。

    刘协诚恳道:“皇叔需要孤如何做?”

    阿备道:“请殿下向天下发布罪己书,不受帝位,退为陈留王;拥立史侯为帝,恭迎天子回京。”

    刘协笑道:“果然是好主意,谢谢皇叔筹谋!”

    于是刘协按照阿备的计策,发布罪己书。同时,他还写了书信一封,送到诸侯联军中的刘辩手里,信中描述思念之情,并表达了对刘辩回京的期待。

    被袁绍劫走后,刘辩很快就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他也曾想尽办法要离开袁绍重回雒阳,只是因为势单力薄而无法成行。如今眼见着绝佳的突破口就在眼前,刘辩也不含糊,当即将罪己书和书信公布了出来。

    “既然董贼已死,雒阳已定。”刘辩睨了一眼袁绍,沉声道,“朕决意返回京城。各位诸侯也可自领兵回程了。”

    话音一落,在场的众人全都脸色一变。有的惊讶、有的沉默、有的思索、有的愤恨……纷扰精彩,不一而足。

    但同样的,无论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没有一个诸侯先站出来,表个态度。

    很显然,刘辩虽然有天子的名头,却不是天然就能获得所有人的支持。大多数的诸侯,态度都是暧昧不明的。

    片刻的寂静后,还是身为盟主的袁绍率先站了出来,义正言辞地道:“我等一直都在虎牢关外,对关内的情况并不明确。雒阳城里到底情况如何,仍未可知,陛下圣驾还是不要轻动的好。”

    刘辩举起书信:“此乃朕皇弟协的亲笔书信。”

    袁绍道:“当初董贼在世时,皇子协登基为帝,矫诏号令天下。如今董贼虽死,但刘备在侧。我等焉能知道,刘备是不是第二个董卓,这份亲笔书信又是否真的出自皇子协的本意?”

    如此诛心之言,实在可恶!刘辩脸色一变,就要忍不住动怒,一个粗犷的声音先一步响了起来。

    “袁盟主此言差矣!”曹操站了出来,“卫将军受先帝托孤,本应奉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