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110-120(第4/17页)

再当面揭穿他。那个时候,得玄师长的表情一定会很有趣!

    诸葛亮在脑海里想象刘备可能露出的表情,自己先把自己给逗乐了,捏着被子在床上滚来滚去,很快就将自己滚成了一条胖乎乎的毛毛虫。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他成功玩笑刘备之前,两条消息率先传来,打破了所有的一切。

    第一条消息,汉灵帝刘宏驾崩,皇子辩继承皇位。

    这一条消息,是在汉灵帝刘宏驾崩后十天,通过驿站传书到达琅琊郡的。消息一到,郡里上上下下便取消了酒宴、挂上了白布,按照礼仪各自服丧。

    第二条消息,是汉灵帝刘宏死前三天急召辽东郡太守刘备回京师雒阳。

    这第二件事情,按理来说发生在汉灵帝刘宏驾崩之前。但因为这件事和琅琊郡本身无关,官驿便未曾传报。还是因为诸葛亮知道得玄师长就是刘备后,专门留意和他有关的大小消息,这才无意中打听到的。

    因此,诸葛亮其实是同一天收到的这两条消息。

    收到消息后,诸葛亮聪明的小脑袋一转,立刻变了脸色:“不好,师长危矣!”

    哪怕身在千里之外,哪怕并未亲眼见过那些皇亲国戚,诸葛亮依然凭借着有限的信息推导出了事情的真相,并且敏锐地感知到了刘备身处的险境。

    在一月月的信件往来中,在一年年的倾囊相授下,诸葛亮早已将刘备看作了此生最敬重的师长,当作了此生最重要的人。

    如今知道刘备身陷险境,极有可能命丧黄泉,他哪里还能坐得住?

    看了看自己稚嫩的小手,年仅九岁的诸葛亮瞬息之间便做好了决定:他要离开琅琊郡!他要去雒阳!他要去救刘备,去救他的师长、他的府君、他的主公!

    【作者有话说】

    让亮亮出来打童工了。

    第113章 努力苟住

    打定主意之后, 诸葛亮回到了自己的卧房,将一副大汉全境地图铺在地上,一边拿着直尺在上面比划, 一边在心里快速地进行计算规划。

    琅琊郡距离雒阳一千五百里,快马加鞭的话大约十五天能到。可是他今年才九岁,还不会骑马, 只能坐车, 那么就至少需要三十天。

    旨意从雒阳发到辽东郡,刘备再从辽东郡赶到雒阳,至少需要五十天。

    五十天减去他收到灵帝崩逝消息花费的十天,再减去他从琅琊郡赶到雒阳的三十天, 还剩下十天。

    也就是说, 他可以比刘备早十天到达雒阳进行准备。

    一番计算后, 诸葛亮握了握拳头,心中更有底气了:很好,时间很充裕, 他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操作一番。

    诸葛亮一边收拾东西, 一边叫来了自己的贴身仆从, 把自己的计划都给他说了。

    这个仆从名叫卫强,是他六岁开蒙后, 父亲为他挑选的, 大他八岁, 平日里主要负责围随照顾、安全保护。这么多年来, 诸葛亮但凡要出门,无论远近, 卫强都要跟随在他身边。

    这一次, 诸葛亮要出门,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卫强。没办法,他年龄太小了,既没有出过郡县,又不会骑马赶车,必须找个可靠的人陪着才行。

    卫强一听诸葛亮的计划,连忙摇头,其幅度之大、频率之快直接都晃出了残影:“不可,不可!这也太危险了!二公子如果真的担心刘府君,写一封书信给他便可,不必亲自过去。”

    此时,诸葛亮最小的弟弟诸葛均已经出生。于是,诸葛亮便从众人口中的“小公子”升级成为了“二公子”。

    诸葛亮叹了口气:“我身边的仆从,也不只你一个,你知道为什么这件事我单叫了你来说,而没有叫别人吗?”

    卫强睁着一双懵懂的眼睛,想也没想地答道:“因为我是所有仆从里最壮的,也是所有仆从里最讨二公子喜欢的?”

    “不。”诸葛亮板着脸,用还带着奶音的嗓子一字一顿地道,“因为你是得玄师长的人,更是刘府君的人。”

    卫强惊呆了:“二公子,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诸葛亮从柜子的最角落里掏出一个小木匣,将里面放着的一张烧了一半的小纸条拿出来,摆在了卫强面前。卫强拿起小纸条,扫了一眼,当即变了脸色,原本装出来的懵懂和呆傻一扫而空。

    卫强叹道:“二公子果然聪慧。我还以为自己的伪装天衣无缝,没想到二公子早就识破了我的身份。”

    “不,你的伪装很完美。我能拿到这张纸条,也不过是凑巧而已。”诸葛亮摇了摇头,“这么多年来,我也只找到你这一个破绽。”

    沉默片刻后,卫强忍不住语重心长地劝道:“二公子既然知道了在下的身份,必然也能够明白刘府君的一片苦心。还请二公子念兹在兹,不要以身涉险。”

    刘备的一片苦心?诸葛亮又怎会不明白呢?

    刘备必然是将他看作了极为重要的人,才会费尽周折地从他出生之前便开始谋划布局,才会全心全意又隐姓埋名地将重要的知识倾囊相授,才会想方设法地将卫强送到他的身边只为守护他的安全。

    可同样的,他诸葛亮对刘备又何尝不是一片真心呢?他诸葛亮又何尝不是将刘备看作了极为重要的人呢?

    要他袖手旁观,他做不到!

    诸葛亮敛下眼睫,藏在袖中的小手紧紧地握住了腰侧的玉佩。那块玉佩上,雕刻这摇曳的羽扇,雕刻着相合的鱼水——这是他周岁时刘备送他的玉佩,从他有记忆开始便从不离身。

    “阿强,我今天跟你讲这件事,不是来和你商量的,而是来通知你的。”诸葛亮的声音骤然强硬起来,虽然末尾上还带着点轻浮的奶气,但整个音调已经如同露出了润泽光芒的璞玉。

    “我已经决定要去雒阳了。你应该很清楚,以我的本事,无论是你,还是叔父亦或是兄长,哪怕全城的人都加在一起也绝对拦不住我。

    你如果不跟我走,那我就自己一个人走。此去雒阳,千里迢迢,匪盗灾祸数不胜数、防不胜防。如果我在路上出了什么好歹,你准备要如何向刘府君交代?

    如今,你唯一的选择,就是跟着我走,听从我的指挥,一路上守护我的安全。如此,你方才能不负刘府君的重托。”

    诸葛亮向来性子极好,几乎不会对下人说重话。如今骤然翻脸,直接把卫强给震住了!

    而在片刻的震愣之后,哪怕卫强再不愿意,也不得不承认诸葛亮说得对:从听到诸葛亮说的第一个字起,自己便已经上了贼船,不上也得上了。

    于是死了心、认了命的卫强立刻调整心态,一心一意地为诸葛亮奔走行动。当天,便架着一辆不起眼的小车,载着诸葛亮悄咪咪地出了城。

    诸葛亮的卧房里一切如故,只在案桌的显眼处放着一封信,说明自己与卫强出门远游,归期不定,家中人勿要牵挂。

    等到诸葛家的人发现不对劲的时候,两人早已不知道跑出去了多远。如今当家的诸葛玄气得直跳脚,一边吩咐仆从赶紧去找去追,一边发出悬赏:无论是谁,只要将诸葛亮安全无虞地带回,便将酬谢黄金二十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