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40-50(第2/15页)

眼放光,扑将着去捡铜钱。有的人欢喜得不住流泪,有的人跪趴在地上不住地磕头,嘴里喃喃地念着:“谢谢神仙!谢谢神仙!谢谢神仙!”

    世道艰难,众生皆苦。

    阿备心中酸涩,知道自己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叹息了一番后,便要转身离开。

    正在这时,道观的门“吱呀”一声大开了。两个道士一人抱肩、一人抬脚,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抬了出来,扔到了道观旁的树林中。正巧,扔到了阿备的近旁。只是因为阿备站的位置比较隐蔽,两个抬人的道士没有发现他。

    一个粗衣乱发的年轻人跌跌撞撞地从道观中追出来,噗通一声跪在两位道士面前,不住地磕头哀求道:“道人!请救救我父亲吧!请你们救救他吧!”

    一位道士道:“我们已经给他喝了三天符水了,他的病始终没有好转。按照大贤良师的教导,这样的人就是不诚心信黄天上神的,喝再多的符水也没有用。”

    年轻人不住地道:“我们是诚心信的!求道人再发发善心,再给我父亲一碗符水吧!”

    另一位道士厉声道:“少在那里装了!如果你们真的诚心信黄天上帝,前三天的符水怎么会没用?一句话,你的父亲没救了,上天已经放弃他了!你就不要再纠缠了!”

    两位道士转身往道观走,那个年轻人不死心,扑上去抱住道士的腿。道士抬腿将年轻人踹到一边,忙不迭地走开了。

    年轻人哭嚎着,一步步跪行到老人身边,悲痛不已。突然,他的眼角瞥到了树丛中一片翻飞的衣角,心中突然不知从哪里涌现出一股力量,猛地扑了上去,一把抱住了那个即将离开的人的大腿。

    “贵人!”年轻人涕泗横流,痛苦地哀嚎着,“求贵人救救我的父亲!我愿今生做牛做马报答贵人!”

    阿备有武艺在身,能极好地控制气息与力量。只要他躲在树丛中不主动出声,哪怕近在咫尺,其他人也很难察觉到他,刚刚那两个太平道的道士就是最好的佐证。

    而眼前这个哀嚎的年轻人显然一点武艺也不会,却能精准地察觉到他的存在,实在是很有点神奇的天赋。

    阿备惊异于年轻人的敏锐,但也只能实话实说:“我只是一个过路的普通人,并不会医术。就算是想救你父亲,也是无能为力。”

    泪眼朦胧之间,年轻人也看清了被自己抱着腿的这个人。那是个年纪比自己还小的少年,穿着普通的麻布衣服,似乎是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但那个少年身形挺拔、眉目俊朗,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就有一种超出常人的沉稳贵气。

    那种气质,年轻人只在本县县令身上看到过一点。而那个他此生见过的身份最为最贵重的县令,其气质风采也不及眼前这个少年的万分之一。

    因此,虽然年轻人并不了解眼前的这个少年,也不知晓他的姓名,但他就是本能地认为这个少年是个万中无一的贵人,是拯救他父亲性命的唯一希望!

    年轻人道:“我知道我父亲多半是活不成了,但求贵人尽力一试,我也就死心了!无论成与不成,我都念着贵人的恩情,愿意以性命报答!”

    阿备被这个救父心切的年轻人缠得没办法,又见那个躺在地上的老人实在可怜,不由地升起了恻隐之心。

    刘德然瞧出了刘备的心思,在旁边提醒道:“兄长,小心是瘟疫。”

    年轻人忙道:“不是瘟疫的!我父亲没去过闹瘟疫的村子,绝不是瘟疫的!”

    虽然年轻人再三保证,但他此时的话实在没有多少说服力。刘德然和曹不兴都不住地提醒刘备,劝他不要多管闲事。

    阿备踟蹰了片刻,最终还是不忍心就此离去。

    “罢了……”阿备叹道,“我尽力一试吧。”

    而在众人都没有注意到的密林深处,方阳紧盯着刘备毫无防备的后脖颈,缓缓地抽出了手中的剑。

    第42章 救人

    保险起见, 阿备扯了布条缠在脸上和手上,算是简易的口罩和手套。在简单地查体和询问病史后,阿备确认老人得的并不是鼠疫之类的烈性传染病, 暂时松了一口气。

    可阿备到底只是一个不会医术的普通人,老人虽然得的不是烈性传染病,但也不是他能治好的, 还是得找大夫医治。好在此处距离淳于县城并不算远, 快马加鞭地话还能赶得上城池关门。

    阿备请刘德然到附近的农庄里寻架马车,又拜托曹不兴趣烧一些热水,然后让秦孝搭把手将老人扶到树根下靠着。

    秦孝就是那位生病老人的儿子、抱着刘备大腿求救命的年轻人,人如其名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曹不兴和刘德然很快就带着东西回来了。

    阿备心细, 让曹不兴和刘德然远远地将东西放在地上, 并且退后到九尺开外后, 自己再上前去拿。主打的就是一个无接触配送。

    毕竟,老人得的虽然不是烈性的传染病,但也不排除是一些其他的传染病。阿备虽然发善心、做好事, 但心里还是有杆秤的, 明白自己的因果自己担, 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心软而害了曹不兴和刘德然。

    起先,曹不兴和刘德然对刘备反常奇怪的行为感到不解, 甚至为自己被刘备疏远避开而不开心。但他们两个都是聪明人, 很快就想明白了刘备行为的深意, 心中不由地又是赞叹又是感动。

    阿备从包裹里拿出一个小葫芦, 从里面倒出一些棕黑色的像石头一样的硬块,放在热水里化开之后, 又小心翼翼地喂给了秦父。

    秦父双目微闭、奄奄一息, 只凭着本能略微地喝了几口阿备喂过去的热水。但那几口热水仿佛是什么灵丹妙药一般, 秦父喝了之后很快就睁开了眼睛,呼吸粗壮了许多、眼睛里也有光了。

    秦孝见了,自然是喜不自胜,拉着秦父的手一个劲儿地叫“爹”,欣喜的泪水流满了整个脸颊。

    阿备见了也很高兴,又要再给秦父喂热水,但秦父却摇了摇头,主动避开了阿备递过来的调羹。

    秦父留恋地望着阿备手里的热水,叹道:“这热水这么甜,怕是加了蜂蜜吧。”

    阿备道:“不是,是加了石蜜。”

    石蜜就是甘蔗汁熬干后形成的固体。这东西比蜂蜜方便携带、热量高,是野外旅行应对不时之需的好东西,因此阿备在朐县专门买了一大葫芦。

    秦父身体虚弱,固然是因为身患重病,但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饥饿。毕竟东汉末年,天灾频发,粮食绝收都是常态,普通人尚且饥一顿饱一顿,更何况是身患重病之人呢?

    因此在将秦父送到淳于县的医馆中之前,阿备自作主张先给他喂上一碗浓浓的糖水,把营养吃进去、把底子提上来。之后无论医者是要下药还是要施针,秦父的病都能好得更快一些。

    阿备的猜想很快得到了应验。秦父在喝了热糖水之后果然醒了过来,中气也足了很多。

    另一边,听到阿备说出“石蜜”两个字,秦父和秦孝俱是一怔,心中大为感动。

    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无论中外,蔗糖都是难得的好东西。

    哪怕在一千两百年后的英国,蔗糖也是只有王室、大主教、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