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猪旅行团: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龙凤猪旅行团》 190-200(第7/14页)

有骨气的皇帝。”

    宋朝四人:“!!!”。

    宋朝各个位面的皇帝和文武百官:“!!!”。

    这样就可以了吗?始皇帝确定不是在敷衍他们吗?王安石看向宋神宗,后者用力地点头,朕一定会按照他们所说得到做的。

    汉武帝和唐太宗对着始皇帝竖起了大拇指,汉武帝开口说道:“不愧是政哥,强啊!”

    唐太宗接着说道:“一阵见血。”

    宁星星也跟着竖起大拇指,“老祖宗说得好。可惜,他们做不到,文人治军掌控兵权,啧啧,人家‘重文轻武’。宋朝兵少吗?八十万禁军,还有地方军几十万,加起来不少了。”

    龙凤猪三位陛下看着四人,很疑惑,这么多的兵马怎么就怂成这样了,唐太宗没忍住问了一句:“你们以及你们的皇帝到底在怕什么?”

    苏轼四人看着宁星星,想说他们可以,但至少陆游和辛弃疾不那么肯定。许多人更想要宁星星闭嘴。

    而唐太宗的话更是震耳欲聋,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包括宋朝的那些将军们。

    “还是灭亡吧。”始皇帝十分干脆,这么有钱,军队人数还不少,天天求和送礼,他觉得救不救都无所谓了。

    当然始皇帝心里很酸,这些人和钱要是给他的话,能干多少大事啊!

    宋朝所有人傻眼了,他们一个个真心的请教,怎么刚说一句就又灭了呢,百姓们很着急,可又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各位面的皇帝和文武百官在思考,赵匡胤一脸的凝重,“重文轻武”是国策,要改变恐怕不易。

    屈原没忍住说了一句:“蠢!”

    李白笑呵呵地说道:“自强才是关键,若你们自己都不愿意,三位陛下再多的英明建议都无用。”

    他甚至觉得不是宋朝那些人想不出办法来,而是他们压根就在逃避。如果不是来未来旅行,看《史书》之后太过接受不了,估计他们还觉得那样挺好的。

    其他的诗人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在得到三位陛下欣赏的目光时,他们感觉自己都有些飘然了,果然是醉了吗?

    苏轼四人脸很木,所以这些唐朝的诗人用他们来刷三位陛下的好感度吗?能不能考虑一下他们的感受啊!

    “伟人曾经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宁星星说到这里,停了顿了一下,“弱国无外交。”

    怎么办?

    苏轼很不甘心,就这么结束了吗?始皇陛下所说的他们真的做不到吗?

    “我们会努力的。”苏轼用力地说道。

    “加油,我相信你!”宁星星这次格外的真诚。

    三位陛下扫了一眼宁星星,小姑娘的立场真是瞬息万变啊!听到这话,苏轼都有些感动了。

    接着三位陛下开始针对性地说一些很实用的东西,四人认真地听,各个位面的皇帝和文武百官都在很用心的记,一边记,一边感叹,不愧是被天幕选中的三位陛下,好生厉害!

    有的皇帝恍然大悟,啊,强军还可以这样吗?朝政还可以这样处理吗?

    学到了!

    真的是学到了。

    然而,用心的人很多,真正该学习的宋朝人,即便是赵匡胤的位面,许多的文官心都在抖。甚至他们不太敢看陛下的表情,祈祷自家陛下不要照搬三位的方法,否则,他们要么失去好多的权利,要么可能就像是宁导游所说的那样被嘎了。

    更别说其他的位面,当皇帝还可以这样吗?总觉得会出乱子的。

    宁星星和其他的百姓一样,认认真真地听,哪怕许多都听不懂,但绝对三位陛下这样真的是好帅,好酷,好厉害。

    他们三人位面的文武百官一脸骄傲地笑了,呵呵,只有他们很清楚,这绝对不是自家陛下的全部实力。

    等结束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因为三位陛下在治军方面出奇的统一,苏轼没有忍住问出一句宋朝“重文轻武”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防止武将专权,“你们不担心武将权利太大会引发别的问题吗?”

    他说得比较温婉,这个问题具体是什么所有人都非常清楚。

    始皇帝看着苏轼,没有说话,汉武帝笑了笑,唐太宗叹气,“他们只要不蠢,就不会选在找死!还是说你们觉得被外族灭了比被武将篡位要好一些?”

    第196章

    唐太宗位面的武将们一点都不奇怪陛下的回答,别看他们陛下平日里笑容亲切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感动的时候甚至还会掉眼泪。但若真的是因为这个就以为他好欺负的话,那绝对会死得很惨得到。

    作为战神的李靖会打仗吧,但若是在战场上碰上自己陛下,他都没有把握能赢。

    他们这些武将权利小吗?不,可以说是非常大,他们敢生出别的心思吗?不,他们不蠢,也不想找死。

    在他们的世界,自家陛下是最自信的,这也就导致了无论是武将和文臣都被他的自信所感染,觉得没什么事情是他们解决不了的。

    有外族人不服气,或者想要挑衅,上上下下基本上就没二话,打。心情好的话可能给他们留点东西,心情不好那就直接灭了。面对天灾也是如此,他们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总能解决。

    更别说天幕出现,盛世大唐是由他们亲手打造出来的,一个个说是自信爆棚都不夸张。

    始皇帝位面武将们也是同样的想法,灭五国的王翦,曾经六十万大军在手,他想过造反吗?从来就没有过。被自己陛下用冰冷的目光盯着的时候,他就会忍不住反省自己,是不是哪里没做好?陛下不满意了。

    实际上不仅仅王翦这么想,大秦位面的文武百官都是同样的想法。他们陛下是沉默寡言,但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自己陛下的强大和可怕。

    武帝位面的武将们听到苏轼的话就一个念头,他怎么会有这么可怕的想法。自家陛下任性妄为,阴险狡诈,笑起来渗人得很,没有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在他手底下干活肯定比另外两位皇帝手下更辛苦。

    不仅仅要被当牛使,指使得团团转,还要时不时地受到陛下的精神摧残。偶尔那凉飕飕的目光扫过来的时候,他们就有种脖子摇摇欲坠,马上落地的感觉。

    对于他们来说,加官进爵是非常吸引人,但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建立在保命的前提之上。造反这两个字他们想都不敢想好吗?因为他们很清楚,但凡有那么一点心思的,估计都逃不过陛下那双眼睛。

    然后,就像宁姑娘所说的那样,被毫不留情地嘎了。

    苏轼四人和宋朝所有人的重点则是在太宗陛下后面的这个问题,难道他们宋朝的命运就只有这两个,要么被外族灭了?要么被武将篡位?

    呃!

    这两人他们都不想选,可若是非得选一个呢?

    苏轼等人有些迷茫,不是说改变宋朝的命运吗?怎么又回到了灭亡这个话题上来了。

    倒是吃东西的宁星星来了一句,“二凤陛下你也太英明了,清朝的时候就有人明确地说了一句话,‘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清朝人各位面的皇帝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