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种地日常: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清穿之种地日常》 30-40(第6/31页)

啊,主子平时可懒得折腾这些,虽说她的手艺不如春晓好,但她脑子里想法多啊,每每总能做出旁人根本没吃过的东西。

    就比现下这什么牛角包的,酥酥脆脆的,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

    真是太好吃了!

    安清一扭头看翠柳正盯着那桌上的牛角包,忙出声道:“翠柳,这牛角包你可不能再吃了,今个做的不多,待会怕分不过来。”

    翠柳“哦”了声,她也不是那不懂事的,知道主子有正事,本来也就是看看,也没打算再吃。

    再说了,现下春晓已经学会了,等明个她求求她让她再给自个做就是了。

    接下来就是分成品了,安清让人一共分成了五份,太后、宜妃和胤祺,这三人自是不用说的

    至于另外两份呢,一份是给四福晋的,昨日害的四福晋大庭广众下跟着自己个社死,安清也确实觉得挺不好意思的,送点糕点过去也算聊表歉意了。

    最后一份呢,只有虎皮蛋糕卷,这个并没有放很多糖,小孩子吃也合适,她让人送去给了前院的冯嬷嬷,让她看着给弘昇适当用一些,但也嘱托了别用多。

    除了太后那安清要亲自送过去,剩下的都是让紫苏安排人去送的。

    其他人都还好说,只有胤祺有些麻烦,他这会不在宫中,要送出宫去才行。

    他现下在工部当差,说是当差,其实就是康熙给儿子轮岗混资历呢,没有什么具体的官职,他们现下还未封爵,实则并不具备‘当差’的资格。

    这大概就和后世富二代去自家公司实习一个意思。

    安清院里的人自是寻常出不了宫的,于是她让小喜子去前院找马祥或者冯嬷嬷,让他们安排人送出去就行。

    待一切安排妥帖后,安清便带着点心和一壶小吊梨汤去了宁寿宫。

    她是算着时间去的,到宁寿宫时,太后正好午间歇晌刚起来,可以用些午点和茶水。

    不管是太后,还是乌兰嬷嬷,显然对于安清到来都没有很意外,毕竟,这段日子她早已是宁寿宫的常客了。

    “呦,五福晋这是又给太后琢磨什么新点心了啊。”乌兰嬷嬷见安清提来的糕点盒子,忍不住出声道。

    为什么说还没打开盒子,她就知道是新点心呢,那自然是因为只有迄今为止,安清主动带来这宁寿宫的点心还真没有重样的呢。

    安清也没卖关子,径直打开了点心盒,“还是乌兰嬷嬷了解我啊,今个可是我亲手给皇玛嬷的点心哦。”

    说罢,她把装着虎皮蛋糕卷和牛角包的盘子端到了太后面前,然后笑呵呵地指着那虎皮蛋糕卷道:“皇玛嬷,你尝尝这个这个,我觉得您定会喜欢的。”

    太后顺势看过去,这糕点确实新鲜,不是宫里的样式,但她也没意外,毕竟安清之前也往她这宫里送了不少的新鲜吃食了。

    她也没推脱,拿起来了一块尝了口,别说,这点心还确实挺适合她口味的。

    蛋香浓郁,口感柔软细腻。

    “中间夹着的这个是什么?”太后不解道。

    吃起来倒是有些牛奶的味道

    安清笑着解释道:“这是牛奶做的,皇玛嬷可以叫它奶油。”

    太后轻点了点头,别说,这奶油确实还挺香的,不算太甜。

    可能年纪大的缘故,太后近几年不喜太甜腻的,所以,这虎皮蛋糕卷倒是甜度合适,她吃着很是可口,不由多用了一块。

    至于那个牛角包,她倒是反响平平,但等听到安清说是特意给胤祺做的时候,太后似是想起什么,一脸欣慰地点了点头。

    没错,老五那孩子应该会喜欢这个。

    乌兰嬷嬷见安清提来的那个铜制吊壶很是新奇,不由问道:“五福晋,这壶里是什么,煮的奶茶吗?”

    “皇玛嬷,昨日孙媳听到您有些咳嗽,今日可好些?“安清看着太后,问道。

    太后本来也在好奇那小铜壶里装的什么,听到她突然问到这里,不由愣了下,“无事,就是老毛病了,秋季干燥,每年换季这会都得咳嗽几天,不用担心,太医已经开了方子,喝上几天药就好。”

    乌兰嬷嬷一听这话,便忍不住吐槽了起来:“那前提是您得喝药啊。”

    提起这事,她就愁的不行,太后这几年真的是年纪大了,越发小孩子脾气了,经常会嫌药苦死活不愿意喝药。

    这不,前几日换季咳嗽的老毛病又犯了,太医也来开了药,但她老人家却偏偏不愿喝,三次里得有是煮好后放凉了再倒掉的。

    太后一听她竟在安清面前揭自己的短,忍不住偷偷瞪了她一眼。

    乌兰嬷嬷也不怕她,径自拉着安清说了起来,还让她和自己一起劝太后。

    谁知,安清笑了笑道:“那正好,我给皇玛嬷煮了这小吊梨汤,具有清热止痰,止咳等功效,您可以试试看,有效果的话就可以不喝药了。”

    说罢,她还朝着乌兰嬷嬷摆出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嬷嬷,其实我也是惯不爱喝那等子苦药的。”

    乌兰嬷嬷不由一愣,似是没料到安清竟会‘叛变’。

    太后却突然乐了,还挑衅地看了乌兰嬷嬷一眼,似是在说,你瞧,没人爱喝那苦药吧。

    乌兰嬷嬷无奈扶额,看了看太后,又看了看安清,然后认命地给太后去倒那小吊梨汤。

    太后正好有了渴了,顺手接过杯子便喝了起来。

    但不得不说,不管是乌兰嬷嬷,还是太后,对于安清之前说的那功效,其实她也没太放在心上,宁寿宫的宫女之前也给他煮过梨汤,但却没什么效果。

    但两人知道安清这是一番好意,自是也没扫她的兴。

    谁知,太后一杯下肚后,突然惊讶地看向看清:“你这梨汤……味道还挺特别的。”

    口感清新,和普通的梨汤不同,酸酸甜甜的,里面竟有银耳。

    重点是,用银耳煮出来的梨汤,竟还不是羹状。

    人嗓子不舒服,本就不喜欢喝黏黏糊糊的东西,这个什么小吊梨汤倒是清爽的很。

    乌兰嬷嬷见太后喜欢,又给她倒了一杯,她倒也没推辞,直接一饮而尽。

    不知是不是错觉,太后连着喝了两杯后,方才她极力才能压下去的咳意竟不见了,而且嗓子上咽痛感竟也消减了不少。

    “你刚刚说它叫什么?”太后问,“也是民间的方子吗?

    安清笑着回道:“回皇玛嬷,它叫小吊梨汤,是河北赵州那边的一种饮品,适合咽喉肿痛,咳嗽咳痰的人饮用。”

    不过,这款小吊梨汤说起来还是有些典故的。

    在后世,小吊梨汤可以说是北京的一张美食名片,和酸梅汤一样,以前都是走街串巷叫卖的一种饮品。

    至于它的来历说起来也有点意思,都知道乾隆喜欢下江南,据说他在下江南途中途径河北赵州时,口渴难耐且咽痛沙哑,御医开了不少方子,都没能缓解其症状。

    一日路过赵州桥附近的一个茶摊时,乾隆喝了一碗茶水后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