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雍正女儿后: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穿越成雍正女儿后》 100-110(第12/18页)

并不一定能够呈现出规整的形状,有的人则会称这种地为“妖田”。

    跟着李卫过来的两个人则是虞燕先前网罗来的工匠,后来因为他们认字的缘故再加上弘昀对手工艺比较感兴趣,就被虞燕送到王府陪着弘昀一起研读《几何原理》等课本,这次带他们出来就是为了利用几何原理来丈量这些往往被隐瞒不报的“妖田”。

    虞燕那边则是坐在德盛行的柜台后面看着盛娘子一边核对红筹和鱼鳞图册,一边还能时不时解答两句女儿寿娘的天马行空的小问题,她忍不住嘴角微勾逗小姑娘道:“寿娘今年几岁了?认得几个字?”

    寿娘容貌随了盛娘子,是个玉雪可爱的小娃娃,她还不怕生,见虞燕逗她玩闹则笑嘻嘻奶声奶气道:“寿娘今年五岁了,三字经已经念完了,如今在学千字文,明年就可以入学了?”

    “入学?”

    虞燕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还是星德轻声道:“你忘了一年前戴鸣琅寄信来和你商讨在徽州那边办了一座女子学堂,招收的大部分都是贫苦人家的女孩。”

    “除了四书五经天文数算等官宦人家的女儿会学的东西外,你还和她商讨额外开办了女红、理账、医学那些课程,说这些至少能保证那些女孩毕业后有手艺能养活自己。”

    “当时你还和她说学费也不要,穷人家送女孩来读蒙学的话你们自掏腰包额外给女孩的爹娘银钱,这些事情你都忘了?”

    那是她担心这个世道女孩子读书的出路极少,所以才想法子让她们额外学了些能安身立命的本事。

    虞燕经他这么一提醒就立马想起来了,转头好奇问盛娘子道:“寿娘去的是观澜学舍么?”

    孟子有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观澜学舍的名字正出于此,这名字也不单单是徽州的这家学堂,早年间她在广州那边开办的学堂也叫这个名字。

    盛娘子笑着点点头,看向寿娘的眼眸又温柔又慈爱:“奴婢小时候没遇到公主这么好的人开办专门收女儿家的学舍,大字不识一个吃过好些苦头……”

    “后来奴婢有幸遇到了郎君,成家后还是他一个字一个字的教奴婢认得,奴婢方才知道为什么男子都要读书习字,既然奴婢从前吃过亏,便不能让寿娘吃这个亏。”

    她

    的女儿就应当读更多的书,懂更多的道理,过更好的日子。

    虞燕弯起眼眸笑笑,她不知为何突然从盛娘子的身上看到了几分李氏的影子。

    似乎在她小的时候李氏也曾对她说过相似的话,好在她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学了这么多年的道理,最后终于一步一步尽自己的能力做了许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她看着来买粮食的百姓越来越多,里面也不乏许多登记的红筹上田产为零之人。

    摊丁入亩真正利好的其实正是这些家中儿女多但无田产的百姓,先前按照人丁缴税,许多农户家中实在负担不起如此高昂的人头税只能卖儿卖女,如今根据田产缴税,无地者则不用再受苛捐之苦。

    如此一来富者田多则税多,穷者田少则税少,那些富商豪强则无法通过勾结官吏隐瞒所持有的田地从而逃税,税籍一旦清明,每岁的收入估计只会越来越多。

    星德顺着她的目光往前看去,恰好看到志得意满带着工匠回来的李卫李大人,他凝结了将近一个月的郁气在跑了一趟张家后终于散得一干二净了。

    一进德盛行的门他就嚷嚷道:“公主实在是太有先见之明了,那张之碧老贼带着我们去的田产果然有好几处乱七八糟样式的妖田!”

    “可您别说,里面的土壤确实好,而且地方还大,若是按照普通的测量方法来算估计只有一点点大,但按照您说的那种什么‘割补法’来,一下子就把田地的具体亩数给算了出来,那张之碧脸都青了!”

    他总算是扬眉吐气了!

    第107章

    贱籍制度“我倒是想要看看,普天之下……

    张家本就是后起之秀,但李、孙二家确实在江南这边盘踞多年,他们身后有康熙作为倚仗,所以没过几日虞燕就收到了李煦夫人给她下的赏花宴的帖子。

    苏州的夏日总是来得很早的,五月的风里已经带着几分燥热,因为宴请的都是女眷,所以虞燕就没带上星德,而是让他跟着李卫一起去量田。

    毕竟他是正儿八经上过数算课的,对于那些几何图形也算熟悉,还能帮着李卫打打下手,顺便跟在他后面学学为官之道。

    李煦的夫人姓韩,也是苏州当地官宦人家的女儿,她年纪已经有些大了,但因为保养得当所以看上去也就如同四十来岁的人一般。

    韩夫人招待虞燕赏花的地方在一处水榭中,她跟着丫头穿过假山回廊一眼就能看见水榭前立着两株紫薇花开得正旺盛。

    水榭中韩夫人远远就看见了慢悠悠走过来的怀恪公主,她连忙撑着笑脸起身相迎:“奴婢见过公主,早几日的时候竟不知道公主也来了苏州,没及时给您下帖子是奴婢的不是。公主愿意赏脸来园子里坐一坐,是奴婢的荣幸。”

    “韩夫人客气了,这想来就是当年皇玛法下江南的时候李家接驾的园子吧,我这一路走来看到的不管是园林构造还是里面的花草鱼鸟都甚是精巧喜人,无愧于皇玛法从前与咱们这些做孙辈的说,苏州李园‘巧夺天工’。”

    提及康熙韩夫人心中略定,连带着眼中也不免闪过一丝自得之色。

    曹、孙、李三家中本来因为曹寅的关系一直都是曹家做大,如今曹寅去世的早,在老爷子那边留下的也只剩一点香火情了,孙家向来以他们家为首,如今江南这边李家可以算得上只手遮天。

    她一边引着虞燕落座,一边装似无意问道:“听说公主此番下江南是为了协同李卫大人推行万岁爷摊丁入亩的新政?”

    虞燕抿了一口韩夫人拿出来款待贵客的碧螺春:“夫人倒是消息灵通得很,我来这里也不过三两天的时间,好不容易办了点事儿倒是被您全知晓了。”

    韩夫人笑容一僵:“公主说笑了,我一介后宅夫人哪里来的消息?不过是我家老爷在织造任上,难免能听到些似是而非的风声……”

    水榭外吹过一阵暖风引得前面的两株紫薇花在风中摇曳,连带着花瓣顺着风向吹进水榭中,最后落到虞燕的指尖。

    她轻轻捻动花瓣似笑非笑道:“原是如此。”

    韩夫人见状连忙岔开话题,不知怎的又谈起先前康熙南巡的时候住在李家园子里的事情。

    虞燕手托着脸,说出来的话却叫韩夫人心头一颤:“皇玛法向来厚爱李家,不过我离京时皇阿玛恰巧正在查阅户部档案,当时闲来无事就瞟了两眼,似乎康熙四十四年南巡那次,仅苏州一地接驾就往国库里面借了五十八万两银子,其中李家支取了三十二万两,至今还有二十五万两未还?”

    韩夫人没想到她突然会提及此事,手中的茶盏一顿,她笑道:“公主明鉴……这些银两最后都是花用在了太上皇身上。”

    “夫人,”女子勾起嘴角笑容却未入眼底,“说起来曹家已经陆续还上了欠款,我怎么记得他们当时接驾时花的银子不比你们少?”

    言下之意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