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雍正女儿后: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穿越成雍正女儿后》 100-110(第10/18页)

   虽然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康熙如今只是禅位,所以朝中许多老臣都还没有太把新皇放在心上,大部分的奏折还是朝着乾清宫去,下面有促狭的比如九阿哥之流甚至还笑称胤禛是个“纸皇帝”。

    结果到了九月,雍正忙完登基后的琐事,下的第一道政令就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自即日起废除人头税,改为按田亩多少征税,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摊丁入亩的诏令虞燕早有有所耳闻,只是没想到原来竟然是雍正刚登基没多久就推行的。

    但是她转念一想,历史上因为康熙突然驾崩而导致传位疑云的事件在这个时空并没有发生,说不定历史早就悄然改变了。

    “姑父确实心系百姓。”星德忍不住有些感慨,“只是这道政令恐怕难以推行下去。”

    其他地方都还好说,只是江南那边本就是富税重地,也是豪强聚集之处,不管是谁被派为钦差前往此地估计都要在一个不大不小的跟头。

    雍正派去江南负责此事的人名唤李卫,此前在户部担任郎中一职,是在当时的雍亲王

    手底下负责干活的,如今雍亲王摇身一变成了万岁爷,他这个手下人的身份自然也与往日不同。

    推行摊丁入亩是雍正登基以来第一道政令,李卫早就做好了准备摩拳擦掌等着新官上任,刚到江南那边时不管是李煦还是孙文成等当地的制造都对他恭恭敬敬的。

    他本以为这趟差事会办得非常顺利,结果在江南那边逗留了将近两三个月的时间,吃喝玩乐倒是没少去,一谈到正经事,不管是李家还是孙家都推脱身体不适,又或者是家里出了什么大事。

    这样下来饶是李卫那样一个还算得上圆滑机灵的人都不免有些挫败,最后只好按照实情上奏雍正——

    “江南豪强沆瀣一气……新政难以推行。”

    除却孙李两家滑不溜手外,其中还有一家豪强姓张,李卫派手下人去打听过消息,听说是廉郡王府上大阿哥生母的兄弟,如今江南这边一部分的粮食都是由他售卖,虽然还达不到垄断的地步,但是也靠这赚得盆满钵满。

    很难说这其中背后是不是有人在故意阻挠万岁爷推行新政。

    江南的三月春雨绵绵,李卫在专门为钦差提供的宅院里恍惚间觉得自己仿佛像被笼子关起来的金丝雀一样,直到下人跑进来他才缓过神:“出什么事儿了跑这么快,后面有人在追你?”

    “大人!京城那边来人了!”

    那小厮喜来本就是李卫的家生仆人,和他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知道他这段日子为了推行新政耗费心血,整日头疼的不行,眼见京里万岁爷派人过来帮衬他们大人,自然觉得是好事一桩。

    李卫一愣,他先是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此时可能会被雍正派过来的官员,但是想来想去又觉得江南豪强并非普通官员能够压制得住的,就连他这个钦差都吃了苦头,也不知道万岁爷能派下来什么样的硬茬。

    他走到大门前,看见从马车上下来的两人时却愣了一下。

    男子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穿着靛蓝的长袍,有几分书生气。站在他身前的姑娘看上去也是十八九岁的年纪,穿着一件朱红的小袄,一眼看过去神采飞扬,见到李卫后还笑眯眯道:“好久不见,李大人。”

    “奴才见过怀恪公主。”

    来人不是虞燕和星德又是谁。

    “人们听闻万岁爷派了人下江南,摩擦原本还想着是哪一位大人如此神通广大,竟然能镇得住江南这边的富商,没想到是公主。”李卫笑嘻嘻道,“公主在江南这边的产业怕是也不少吧,不管是哪户人家估计都得卖四海通商会一个面子。”

    虞燕先前在王府里倒是和李卫打过几个照面,此人八面玲珑,就算在自家阿玛的门客里也吃得开,虽然当初是捐纳的官职,但是于为官一道上还颇有几分自己的见地。

    “李大人说笑了,我的生意虽然也能勉强算得上遍布大清,但是江南这地方商贾多得数不胜数,他们也不见得会卖我这个面子。”

    “我和额驸过来的路上看到了许多家铺子,上面都标记着一个‘张’字,那恐怕就是李大人先前再给皇阿玛的折子上提及的张家吧。”

    李卫点点头:“此地十家家粮铺里面便有五家姓张。”

    曹家这几年在曹寅过世后就已经大不如前了,曹蕴先前给曹家寄过信,后来曹家就从江宁织造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如今康熙还仍旧念着从前他和曹寅年少时的感情对曹家多有照顾,所以曹家日子过得不差。

    但是雍正登基之后曹家就低调了许多,这次推行新政也没有参与到孙李两家中去联合隐瞒田产煽动民众,而是老老实实地让李卫带人上门查清田产。

    张家便是曹家衰落之后的后起之秀,他们虽然根基不稳,但是先前倚仗八阿哥的势力勉强和孙李两家平起平坐,只是如今雍正登基对八阿哥一党有所清算,张家的势力大不如前。

    他们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更不愿意让李卫带人清算他们的田产。

    “他之所以敢为难你,不过是因为觉得自己不过一介商贾,总不好让人人说皇家与民争利,况且他们又在这地方盘踞多年,算得上是有些声势,俗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所以才敢在你面前糊弄。”

    虞燕细细分析后却是狡黠笑笑:“但若是真正在商言商,像他们这种情况我倒是有一个办法。”

    李卫不耻下问道:“不知公主有何高见?”

    既然做不到以势压人,那自然只能另想办法。

    “依我之见,咱们来和他们打一个贸易战便是。”

    第106章

    鱼鳞图册她的女儿就应当过更好的日子……

    贸易战在现代指的大部分都是通过关税或者非关税壁垒,限制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与此同时再通过倾销和外汇贬值等手段来抢夺国外市场,但是此时虞燕口中说出来的“贸易战”则远远没到那个地步。

    张家以贩粮为生,正是因为他们垄断了此地大部分的粮米,再加上马上又要到洪水频发的季节,此地百姓生活都需要倚仗他们家的粮行,所以才能在李卫面前如此有恃无恐。

    而虞燕手中最不差的就是粮食。

    康熙虽然退位后将大部分的正式都托到雍正手里任凭他处置,但对于孙李两家人仍然存着几分香火情,所以若是虞燕想要杀鸡儆猴,只能从张家下手。

    恰好,张家还是廉郡王的姻亲,她动起手来就没什么后顾之忧了。

    “大人在这里驻足多日,想必对张家粮行也有几分了解?”

    李卫引着二人往宅院里走,原本他心里还在盘算该如何按照公主和额驸,却不料虞燕压根没在意自己的住所,而是已经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张家粮行上。

    “奴才惭愧,这段日子以来唯一打听得到的就是粮行近半月来的进出货总额,其中囤积的粮食约莫能供全城百姓吃上大半年。”李卫叹了口气。

    “公主的四海通商会在此地盘下的粮行名唤德盛行,里头供的米都是新米,价格要比张家的每石一两四钱要再高一点,普通人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