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女主人设卡助我称帝》 24-37(第12/31页)
一点儿都没少哭。你过来就是挑我毛病,存心让我不自在的?”
江易周说话是半点儿客气都不讲,脸上就差没写上“立马送客”了。
“当然不是,平易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身在宫中,消息闭塞,没有听见相关的事情,前脚我让封修查郭家,刚查出点儿眉头,平易坊就烧了这么一大批人,捅了天大的祸事,太巧了。”
“这世上,人活着活着会死,楼建着建着会塌,烧了又有什么稀奇,你想多了。”
江易周不搭话茬,李凝香查郭家,是她拿来打发李凝香的一件事,没有李凝香,事情也会爆出来。
秀才会找上封修,为了帮大长公主,封修照样会选择扳倒郭太傅。
“我倒是宁愿我想多了,可我总觉得没那么简单。”李凝香见江易周不愿意多说,叹了口气,“你与我母亲一样,事事瞒着我,不愿意让我知晓。”
“知道那么多有什么用?”
江易周一句话让李凝香无语凝噎。
李凝香知道的越多越痛苦,因为她身在其中,局中之人无力更改局势,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滑向早已定好的深渊。
谁都救不了她,一如谁都救不了江帆。
或许命运中的未来,并非是天定,而是人定,人的性格,注定了结局的走向。
“南边反贼频出,已然开始屠城,宣称有百万兵马,朝廷确定好让哪位将军领兵平叛了吗?”
宫外的事情李凝香不太清楚,宫里的事情,李凝香比江易周知道的多。
李凝香完全没有意识到,江易周是在打探消息,她直接说道:“知道,不是将军领兵,母亲有意让安国公统帅兵马,去南方平叛。”
看来大长公主和安国公聊得不错,两人已经初步订立了同盟关系,大长公主信任安国公,这点儿兵权是给安国公的甜枣。
驭下之术,向来是一颗甜枣,一下大棒,打在安国公身上的大棒是什么?
江易周瞬时在脑海中浮现出好几个可能,她在衡量,要在什么时候回领地。
安国公领兵平叛,此事在小说中并未出现,安国公一直是三皇子的铁杆盟友,现在不知道是出了什么问题,安国公立场动摇了。
江易周一想,明白关键节点是三皇子没有揭发她与郭太傅勾结,买卖功名一事。
因为在外人面前,江家是一个整体,她身上的罪名,会连累到江盛。所以原书中,江盛坚定不移地站在三皇子身边,跟着三皇子一起,一边利用郭太傅,一边将郭太傅拉下马来。
只为彻底消灭让自己名声受损的把柄。
“呵!”想到原著里发生的一些事,江易周笑了。
笑得面前的李凝香一头雾水,“你笑什么?我刚刚说得话很好笑吗?”
“我不是笑你,我是笑有些人,是喂不熟的狼,永不知足。”
李凝香表情复杂地喝了一口茶,她前脚刚说安国公领兵,后脚江易周就说出这样的评价,评价的主人公是谁,一目了然。
江盛可是江易周亲爹!果然,江易周和她完全不一样。
李凝香低头,掩去了眼底的羡慕,放在一年前,她怎么可能羡慕一个大字不识几个,在乡下长大的无礼之徒。
可是现在,她真的好希望,自己能有江易周一半心狠,不要为了母亲的野心,牺牲自己。
可惜她做不到。
过了七日,安国公领兵的圣旨下达,江盛准备启程去往南方,这一次江家全家出动,包括江舟和江易周,京城的江家彻底成了个空壳,只剩下一些丫鬟仆从在家。
碍于江盛刚死了个儿子,所以朝中无人站出来说,江盛该留下一名子嗣在京。
江易周撩起帘子,看着身后逐渐远去,缩小的京城城门,微微眯起眼睛。
等她再回来,这座城池应该已经失去了它的主人,而她,会以新主人的姿态,进入京城!
“小姐,我们就这么回族地吗?”
诗琴总觉得这段时间,江易周留在京城,好似没做什么。
早知道会这么快离开,不如一开始跟着江易雅走,到了族地还能互相照应。
“留下的后手已经够多了,没必要留在京城,我们只需要静静等着,便足够了。”
江易周放下车帘,挡住了外头被风刮起的尘土。
后手不必多,一个李凝香,一个封修,外加一个秀才许元正足够了。
这些后手里,江易周只接触了李凝香,却间接决定了封修和许元正的未来。
因为李凝香身居高位,她能够影响到位于权力中心的大长公主与太皇太后。
权力啊。
江易周看着自己空无一物的手心,默默攥紧,只要有权力在手,她永远会是下棋的人,而非棋子。
江盛身着轻甲,骑马在前,江舟随父亲骑马行走。
中午寻了一处平坦草地休息,附近有河,正适合兵马暂时休整。
江盛此次领兵,被授予长州州牧一职,长州便是此次起义军最多的州,那边不光被攻破了大城,连州牧都死了。
大庄有九州岛,除京城所在的京州外,其余八州又分了三十二郡,京州有西、北两军,因近来战事频繁,西军主要将领都戍守边关去了,只留北军守卫京城。
各州郡自有兵马,随时听候京城调遣,这种制度很容易滋生腐败,以前州牧郡守都尉等官职,常常更换官员,倒是还好一些,近些年来,先帝略有些昏庸,对地方上的掌控力度小了很多,更换官员的速度慢了不止一星半点。
现成的例子摆在那里,十二年前高贵妃兄长任原州石安郡太守,一呆就是将近十年,将石安郡发展成了高家的地方。
地方腐败,京城的腐败问题也很严重,吃空饷的问题从大庄建立至今,就没解决过。
朝廷号称有百万军,结果在江盛去长州平叛此刻,只拨给江盛三千兵马。
说得很好听,天灾不断,要江盛轻车上路,尽快赶到长州,以免当地百姓受苦。实际上是因为,地主家也没余粮,朝廷能调动的兵马粮草数量远没有表面上说的那么多。
江盛对此并不在意,以他江家的威名,到哪儿都是振臂一呼,千军万马来投。
他就没指望过官府,地方上真正维护一地太平的,不是尸位素餐的县令,而是当地的豪族世家,他们有钱有粮有人。
各地的兵马,一万能有两百精兵都算当地掌兵的都尉有能耐了。
对付叛贼,用不着太多兵马,那些叛贼多是贫民,以往吃不饱穿不暖,完全没有经历过训练,靠着人多,攻城略地,欺负那些没本事的窝囊废官员也就顶天了。
真要是遇到经历过严格训练的兵,如土鸡瓦狗一般,不堪一击。
只是不能给叛军时间,否则时间越长,叛军也会越来越像军,而非乱民。
马车停下,江易周从马车上下来,活动一下筋骨。
诗琴跟在她身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