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心蜜意(美食): 2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酥心蜜意(美食)》 23-30(第1/25页)

    第23章 茶会百戏

    平江府暑日的茶会,大多会选择在辰时。这时恰巧能欣赏到清雅光影,莲塘初露。然夜里下起雨,又逢考学,吕兰棠将它安排在了午后。

    即便如此,卫锦云还是一早就起了身。买最新鲜的时令瓜果,蒸糕揉面,这都是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东西。

    更何况她虽答应

    了吕兰棠那里的茶会,但张仁白的生意可是签了契的。糕点隔夜就会失去不少风味,李记熟食行的鸡还没叫上几声,卫锦云就已经将混好的米粉蒸上了。

    屋檐下架子上她睡前晾的大虾面团,过了六个时辰,已经风干发硬。

    卫锦云昨日从葑门带回来的白虾,个个都是鲜活游蹦的。她熟练地捞虾、褪壳、抽线,晶莹的虾肉被扔到石臼里疯狂捣弄,加些姜末,直至被石杵碾成一堆细腻的茸。

    虾茸要加梗米粉揉成长条面团,上锅蒸熟晾凉。

    眼下卫锦云将晾好的大虾面条切成薄片,放入油锅烹炸。

    小火慢炸,而后迅速捞起,随着好听的炸物声整整响了一刻,卫锦云炸了一大盆虾片。

    等卫锦云敲开张记文房四宝店的大门,张仁白还在打着哈欠嘴里低声胡邹邹。

    见来人,他哈欠也没了,人也不困了,忙站得挺拔如松,直呼“早上好啊,卫小娘子”。

    张仁白瞧着卫锦云手中除了糕点,又多了些新鲜玩意。在她期待的注视下,他也顾不得洗漱,拿起一块咬了一口。

    “咔嚓。”

    脆脆的!

    卫锦云看清了张仁白满意的眼神后随意与他聊了两句,又去细数家里还剩多少米面。

    这虾片她自己吃都能吃半盆,想来她们都会喜欢。

    清晨仍是下着小雨,细密的雨给小院里带来些许凉意。

    “卫姐姐,阿娘让我拿给你的。”

    孟哥儿捧着只甑跑进她们的院子,“我阿娘做的酱,味道是最好的!”

    也不知是不是跑出去玩过了,雨将他脸打得湿漉漉的。

    李记熟食行的鸭子受欢迎,除了赵香萍熝鸭时火候把握得好外,还有她做的独门酱。

    六月里正是做酱的好时候。

    将面粉混了豆子作麺窨藏,再在烈日暴晒。也不知赵香萍做酱份量是如何把控的,还是加了特别香料,不少吃了熝鸭的食客偶尔还会向她买两罐酱回去腌酱瓜。

    自从卫锦云帮赵香萍出主意,又抓了假讼棍后,孟哥儿每日都要奉她的命令过来串门,每每都要捧上好东西,拿得卫锦云有些不好意思了。

    “阿娘叫我给邻里都送了,但卫姐姐这罐最大。”

    卫锦云收下酱道了谢,取了个院里门廊下悬着的腊猪蹄,又叫孟哥儿捧回去。

    “这么大一罐,能吃到冬日里。”

    卫芙蕖叼着牙刷子,替卫锦云将酱拿到厨房仔细摆好。

    “蕖姐儿今天穿的这么好看呐。”

    卫锦云一早忙着给张仁白做糕点,又在厨房新砌的小仓库里查看剩余米粉、面的余量,没怎么注意到她。

    眼下抬眼这么一瞧,新衣都穿上了。

    前些日子给姐们俩买的苎麻面料,经过王秋兰的一双巧手,在卫芙蕖的身上变成了绣着蝴蝶的鹅黄交领襦裙。

    “嗯。”

    卫芙蕖吐掉茯苓水漱口,“我也要去阊门集市。”

    “没有任何问题。”

    卫锦云从角落里拿出拉杆箱,扯了杆子飞奔过来,顺道在卫芙蕖额角亲了一口,“走了走了。”

    “姐姐。”

    卫芙蕖抱着双臂哼了一声,“你是准备逃掉我和菱姐儿买的黄连阿胶汤吗?”

    “怎么会呢。”

    卫锦云浅“哈”了几声,愁眉苦脸地将走下楼熟练递过来的汤一饮而尽。

    从前被祖父灌苦药,到这儿还得被妹妹们灌苦药。

    好好的药膳铺子,到底为什么要给她们推荐黄连阿胶汤,百合桂圆羹它不香甜吗?

    “姐姐快说菱姐儿今日穿得也好看。”

    卫芙菱放好碗,顺道给祖母的蚕宝宝喂了几片桑叶,跑到卫锦云面前转了个圈。

    “好看,好看。”

    卫锦云苦得龇牙咧嘴,皱成八字眉,“跟小麻雀一样好看。”

    待收拾完毕,她带着吃虾片的小蝴蝶和小麻雀出门了。

    这是姐妹二人第一次来阊门集市,卫锦云给她们买了两朵鹅黄的绒花簪上,又带她们吃了上皮薄软,下底酥脆的灌汤生煎和热乎乎的豆腐脑。

    卫芙蕖吃甜,卫芙菱吃咸。

    险打起来。

    用完朝食,三人顺着人声往南走,没几步就到了纱行。平江府这地儿,纱行多得能单开一条街。

    马记纱行的门敞着,竹竿上挂着各色纱料,粗纱像蒙了层薄雾,细罗则透亮得能瞧见对面纱行的招幡。

    与木石匠行不同,纱铺多,竞争也大,各家铺子的价钱相差不了多少文钱。

    掌柜娘子正蹲在门口翻晒新到的竹纱,打量了几人的穿着一眼,直起腰问,“可是来扯粗纱?前儿到的这批竹纱最结实,防蚊还透光,比棉纱便宜两文钱一尺。”

    卫锦云走到竹竿下,伸手捻了捻粗纱的纹路,“就这个,给我扯六尺,要够糊两扇窗的。”

    “没问题。”

    掌柜娘子利索地抽出剪子,“咔嗒”一声剪断纱料,用竹尺量了量,卷成一捆塞进卫锦云手里,“收你三十文,送你半截细麻绳,好固定纱边,自然也可以用线缝制,随你。”

    若是夜里用纸窗防蚊,则必须要关窗,非常闷热。这个时候的平江府的许多百姓早就用上了纱窗,通风又防蚊。

    他们还在窗户上加插销,若到了冬日里,插上块薄竹篾编的篾帘,比纱密,比板轻,既能挡风还能留出缝隙透光,比换整套窗扇省钱多了。

    卫锦云先打算用二楼的窗户试用,若效果好,再在一层的铺子用上。

    这宋时的市井生活过起来,实在是有劲儿。

    待买完家中的用物,卫锦云姐妹三人就去给茶会上的糕点挑食材。

    她既是收了吕兰棠六贯钱,便不能糊弄。六月里还有晚熟的枇杷与才上市的杨梅,新鲜得不得了。

    阊门集市包罗万物。洞庭东山的白沙枇杷素有金银蜜罐之称,而东山西坞的杨梅在苏东坡口中可与荔枝媲美。

    虽贵,但滋味实在是美妙。

    茉莉仍需,再秤两斤紫藤花,要一小包水月茶叶,更买蜂蜜一罐,牛乳一斤钱就这样“嗖嗖”得花出去了。

    待姐妹三人拉着拉杆箱,提着大包小包雇了辆驴车,按照吕兰棠给的地址在巳时初刻找到吕宅,昨日卫锦云在葑门外预定的五斤冰块也被闲汉准时送到。

    吕宅位于府学东北处,在沧浪亭附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