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有明堂》 19、久别重逢(入V公告)(第1/3页)
人间行走指南:
【有一种妖怪,最是奸猾,从不说真话。人虽然也撒谎,但会穿插在真话里。】
-
聂明月刚吃完野果子,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
“聂小姐,我是白瑾瑜。”对方声音婉转,聂明月眼前立刻浮现起白主编笑眼弯弯的模样。
她颇感意外,本就打算回去后跟白瑾瑜聊一下,没想到她居然主动联系了。
“今天上班,听小唐总说你出差了,我还想今天能跟您见一面聊聊呢。”白瑾瑜原本很期待和聂明月的正式见面,一大早就去了杂志社,结果却没见到她。
“后来知道你在秦川。我曾在秦川待了半年,聂小姐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可以随时找我。”
聂明月欣然接受了她的好意:“说起来也要感谢你。我在王智老师的安排下,此时正在陈家山,如果不是因为白主编,也没机会来这里。”
“呀,那可太好了,王智是我的老朋友,一会我就去谢谢他对我同事的招待。”白瑾瑜语气中透着开心:“那说好了,等你回海泽,我请你喝茶。”
结束谈话后,聂明月特意将白瑾瑜的联系方式保存下来,她也很期待和她的见面。
刚回来没几天,她的新手机里多了好几个新名字。
聂明月想起一些老朋友,多年不见,不知他们如今身在何方。
-
下午四点半,一个二十来岁的圆脸女孩准时出现在门口。
“聂老师,我是讲解员小陈,来接您去参观。”女孩谈吐大方:“今天还有位投资方代表和咱们一起去,他也是下午到的,您不介意吧?”
聂明月表示没有关系,跟着小陈走到隔壁房门口。
小陈敲门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照样把聂明月的身份也透露了一下,“媒体的老师”。
对方随即走出房门,迎头看到站在门口的聂明月,两人均一愣神。
-
“聂……老师?”他压不住上扬的唇角,“媒体采访?”
“关……老板?”聂明月忍不住意外地挑眉,“投资考察?”
刚想到那人,那人便出现在眼前。
关临渊。
他变了不少。
合体的风衣,精剪的发型,一双冷眉微微调整了弧度,使得五官间少了几分凌厉,多了些许清朗。
-
上一次两人这样并肩而行,还是八十五年前的事了。
关临渊曾设想过无数种与聂明月重逢的情景,却从未料到,会在秦岭深处的陈家山与她不期而遇。
她变了许多。
长发剪短,随意扎成低马尾,瘦削的肩胛骨微微撑起户外装,露出一截修长雪白的颈项,线条简洁而利落。
不似当年的最后一面,那时的她冷冽地对他说:“你既不入北地,我便不进南域。”纤细的背影消失在夜色深处,恍若一只被暴雨淋湿的蝴蝶,脆弱又倔强。
思绪涌动间,一缕若有若无的森木香气钻入鼻尖,瞬间将关临渊拉回现实。
那是熟悉的气息,属于那些亲密岁月中的记忆,未曾改变。
-
“关大人不是说此生不入北地吗?”聂明月忽然开口,打破了两人之间的沉默。
“此处正是南北分界线,聂女侠腿要是再长一点,就能跨到我的地盘了。”关临渊本能地调侃,话出口后猛地一顿,扭头看向她,“你……好了?”
她方才的语速与正常人无异,除了表情略显僵硬,已完全看不出往日的异样。
“和你吵架,绰绰有余。”她心中有千层浪,却又有着莫名的情绪,忍不住语气生硬。
可在关临渊看来,她神色平静,毫无波澜,仿佛只是陈述事实。
关临渊顿时百感交集。
-
小陈见两人似乎认识,立刻识趣地加快步伐,走到了最前面,拉开了距离。
斗嘴归斗嘴,两人趁现在说话方便,迅速交换了关键信息。
“冥池半个月前跑了个魔魂,冲陈家后人来的。”关临渊小声说。
“业秤现世,上有龙灵。”
两人互看了一眼,做出了一致判断——是同一件事。
聂明月低声提醒他:“阳间的归我,阴间的归你。”
-
小陈站在大院门口等候。进院后,两侧各有一排双层木楼,墙裙和窗框上雕满了花纹,线条繁复却不显得冗杂。
“这些花纹寓意子孙满堂,家族兴旺。”小陈边走边介绍,“两位也看到了,陈家大院的建筑风格和秦川一带的旧时院落很不一样。因为大院的主人陈三金原籍江中,清末民初,因战乱逃亡至此,屯田种地,积累了财富,成为当地最富的大财主。”
她指了指左侧木楼:“我左手边的二层小楼,是陈家女眷的住处。楼上的最后主人,是陈三金的曾孙女,后来嫁到了外地。”
“如果感兴趣的话,两位可以上楼看看。我们尽量复原了当时的家具和摆放位置。”
-
聂明月随口问:“曾孙女应该是建国后出生的吧,当年的摆设谁还记得,怎么做的复原?”
小陈显然听过不少类似问题,她笑着答道:“聂老师,您发现没有,我们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当地村民,而且大部分都姓陈。”
“其实,我们都和陈三金有亲属关系。解放前陈氏家族已经分了家,但我的祖辈一直生活在陈家山。后来,国家将房子归还给陈家后人,我爷爷,也就是陈三金的亲侄孙,继承了大院。我父亲小时候就是在院里长大的。”
“所以院内的家具摆设虽然在破四旧时期被清理过,但都是根据我爷爷的记忆复原的。乡里还搜集了一些陈家遗落在外的物品,陈列在堂屋的展览间,一会儿可以看看。”
小陈转向右侧:“右边这栋两层楼,楼上是客房,六七十年代还接待过知青住过。”说着,她推开右边一楼的门。屋内光线昏暗,中央摆着一张木质工作台,简陋却坚实。
“这里是陈三金当年的工坊。大家可能会好奇,陈三金那么有钱了,还亲自做什么工?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
陈三金祖上是制秤的匠人。他并不是靠剥削长工发家的贪财地主,反而以刚直公正的性格在族中闻名。清末战乱时,他带着部分族人逃难,但始终记挂着一件未完成的订单——一杆秤。
安定下来后,他特意建了这个工坊,只为完成那杆秤。有人劝他:“世道这么乱,人家未必会千里迢迢来找你。”
陈三金却说:“做人和做秤一样,要讲信用,守承诺。”
关临渊听得频频点头,聂明月看了他一眼,他假装没看到。
聂明月心中生出一种奇异的陌生感。他看上去一切如常,对再次见到她似乎毫无触动。她耳边回荡着小陈的讲解,思绪却逐渐飘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