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笔集: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簪笔集》 60-70(第7/14页)

何不等我来?”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苍白的脸上:“是不信我吗?”

    祝昭猛地抬头,急忙摇头:“不是的!不是的!我没有不信你!我只是,我只是觉得,我觉得觉得你应当不想理我。”

    袁琢看着她,心头的那点失落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只剩下满满的愧疚。

    “对不起,今早我应当与你好好说话的。”

    祝昭愣了愣,没想到他会突然道歉,她连忙道:“应当是我道歉,我不应该瞒你的。”

    “你有权隐瞒。”袁琢语气诚恳,“这是你的私事,你本就可缄默不言,反倒是我,竟为此置气,实在是大错特错,好在苍天庇佑,及时将你救回,否则……”

    他话语微顿,喉结轻轻滚动,眼中闪过一丝后怕:“我真不知往后会生出多少憾事。”

    袁琢见她不语,伸手将她放在桌案上的茶杯往她面前又推了推,轻声道:“喝口水。”

    待她抿了几口温水,袁琢继续道:“前日在巷子中围追堵截我的那批人是为了采生折割案。”

    祝昭点了点头:“我本也以为今日将我绑走的人也是为了采生折割案。”

    袁琢闻言微微歪头。

    祝昭捧着水杯的手指紧了紧,轻声道:“但是我认识他们两个人。”

    她顿了顿,抬头看向袁琢:“他们先前是祝府的下人,他们甚至说出了濯陵绑架案的细节,他们知道青麦,所以他们俩也是参与其中的。”

    袁琢与她对视:“所以他们是四年前没得手,如今再想痛下杀手?”

    “可他们故意支走了赤华。”祝昭语气微微一顿,“他们大可以抓住赤华,但是他们没有,他们留下赤华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给你通风报信。”

    袁琢沉默片刻:“听起来又像是冲我来的。”

    祝昭顺着他的思路往下说:“可是采生折割案才该冲你来,绑架案应当冲我来,他们却像是两个都冲,一箭双雕,这是为何?”

    袁琢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缓缓道:“除非采生折割案和绑架案是一伙人做的。”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祝昭接了他的话,“可是很荒谬不是吗?”

    “排除了所有的可能,剩下的解释即便听起来荒谬,或许也最接近真相。”袁琢目光深邃,“先前我们在九松寺已经分析过了为何万邦来朝之时再无半纸有关孩童失踪的文书递入天策卫,你还记得吗?”

    “自然,可能是犯罪的这些人已经转移阵地离开了元安了”说到此处,祝昭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惊讶与不可置信,嘴巴微张,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喃喃道,“祝家就是那个时候被抄家的。”

    所有的疑点在此刻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她眼中的迷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清明,只是这份清明中还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震惊:“原来如此……竟是这样……”

    袁琢凝眉起身走到窗边,他推开半扇木窗,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眉头依旧微蹙。

    片刻后,他转过身,缓步坐回书案旁:“可祝家人流放到西北时,我让天策卫的人暗中护卫了,除了你娘和你的阿弟阿妹在祝府就逃走了,其余人都安然到

    了探州了,在瑕州作案的总不能是你娘吧?就算真是你娘采生折割,那为何你在濯陵的时候她要绑你,你怎么说也是她的亲骨肉啊?”

    祝昭猛地抬头看向他,眼中满是惊讶:“你还派人在流放途中护卫我家人了?”

    袁琢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漏了嘴,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窘迫,耳根悄悄泛起薄红,他轻咳一声,移开目光,略显不自然地解释道:“流放途中向来艰险,那些押解的差役向来不把流放之人当回事,稍有不慎便会丢了性命。”

    “那好像也和你没什么关系啊。”祝昭小声嘟囔。

    袁琢顿了顿,目光诚恳:“我知你与家人素来不睦,他们待你也算不上好,可终究是你的亲人,若真在途中有个三长两短,纵然你心中对他们怨怼,但日后想起难免会留遗憾,我不想你日后想起此事,心里抱憾,我护着他们,不过是想让你往后能安心些。”

    听着他低沉的话语,祝昭只觉得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瞬间泛起密密麻麻的暖意,每一句都带着沉甸甸的真诚,落在她心上,漾起圈圈涟漪。

    她忽然明白了为何他之前总是执着于不让她留遗憾了。

    他自小只有阿翁一个亲人。

    他不曾像她一样拥有过这么多家人,所以他格外珍视血脉羁绊。

    先前总劝她与父亲相见诀别,让她临走前与二姐姐好好道别,并非无理取闹,只是他见她有亲人在侧,看她与亲人好好道别,便觉得能让她多几分圆满。

    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悄悄爬上心头,像是初春的嫩芽破土而出,欢喜里却又夹杂着隐隐的心痛。

    她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有些发紧,尝试了好几次她才故作轻松转移话题:“我娘没逃走。”

    袁琢蹙眉:“那逃走的是谁?”

    祝昭沉默片刻后,才缓缓吐出三个字:“沈姨娘。”

    她回忆起那日祝家被抄家的情形,虽然当时混乱,但她清楚地记得被找到并且遍体鳞伤出现在她面前的是裴姨娘,而不是沈姨娘。

    也就是说沈姨娘和祝松祝鹤都不见了。

    原本她是觉得此事与她无关,或者说祝家的事她都不想管,所以在袁琢蒙眼射钗救下她后,她也没再去管逃走的是谁,也没有追问裴姨娘是怎么受伤的,毕竟从日常看来裴姨娘和沈姨娘的关系可不算不好。

    但如今真的剖析到了这一步,她又觉得自己不得不管了。

    祝松和祝鹤是十一二岁的小孩,沈姨娘带走他们什么目的?

    在采生折割案中,沈姨娘扮演了什么样的角儿?

    “难怪。”袁琢豁然开朗,“难怪她一直想杀你,因为你见过她的脸,她怕你认出她,徒生事端,后来许是听说在巷中我一直护着你,想到了可以用你引出我。”

    祝昭目光灼灼,语气笃定:“这或许就是最终答案了。”

    “平康公主将遇难孩童的画像给我了,我等会就让汝舟将前六幅送回元安。”袁琢将心中的盘算说给她听,“若那六个孩童有人来认,那我们的猜测就没错了。”

    祝昭点了点头,她脸色依旧带着病后的苍白,听完袁琢的打算,只觉得心头的迷雾渐渐散去,连带着精神都好了些许。

    只是身体尚未完全恢复,说话间仍带着几分虚弱的气息。

    第66章 一苇以航(二)

    袁琢见她眉宇间染上倦色,便不再多谈案情,见天色已晚,他点燃了烛台,又伸手将将要滑下去的披风往她身上拢了拢,语气放轻:“我今日在空照寺,恰巧碰到了平康公主。”

    祝昭闻言微怔,抬眸看向他,眼中带着几分好奇:“殿下?她怎会在寺庙?”

    “殿下将空照寺与九松寺同待,亦在此间辟了处清净院落充作学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