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笔集: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簪笔集》 60-70(第10/14页)


    她转而对祝昭正色道:“所幸父皇疼爱,故而我手中略有权柄银钱,既然有此能力,我便想着多帮衬些如鸣兰这般的女子,让她们也能读书明理,有底气选择自己的人生。”

    说到此处,她语气又轻快起来:“故而我在元安和瑕州的寺庙中都建了学堂,元安毕竟不是我的食邑,可瑕州是,在空照寺中建这学堂,就是要让寒门女子也能堂堂正正地执卷而读。”

    祝昭闻言动容:“公主大义。”

    “故而我才欲邀祝姑娘出任西席,既辞,不敢复强,只是不知可否另择佳期与我同往空照寺一看。”平康公主拉过她的手,问得真切。

    “自然。”

    “爽快!”

    宴罢时分,店小二呵着白气,手提羊角灯笼相送,连声道着“客官仔细脚下”。

    袁琢替祝昭拢了拢披风,侧身轻语:“夜寒霜重,莫要着了寒气。”

    祝昭方欲应答,却见平康公主被鸣兰搀扶而出,金钗斜坠,醉颜胜枫。

    她的手指勾住祝昭领口,眉眼朦胧:“这这是要踏雪寻梅去么?”

    鸣兰急忙拉回平康公主:“殿下,时辰不早了,夜深雪重,该回府了。”

    平康公主却执拗道:“空照寺之约”

    话语未竟,已经偏首倚在了鸣兰肩头,呓语着:“一定要来哦!”

    鸣兰无奈,向众人福身道:“殿下酒醉,先行告退。”

    说罢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平康公主上了马车,车帘落下时,还能听见公主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混着车轮碾雪渐渐远去。

    目送公主的马车消失在灯火深处,祝昭才转过身,却被眼前的景象绊住了脚步。

    长街灯火通明,红灯笼映着飞雪,叫卖声、丝竹声与烤栗香气扑面而来,竟是一派热闹景象。

    赵楫呵着手笑道:“瑕州这冬夜集市,倒是热闹三分,欸,中郎将,你幼时也逛过这条瑕州大街吧。”

    “偶尔。”

    “话说回来,如今这大街上人头攒动的,估摸着又得有孩子失踪。”赵楫叹气,“这案子一日不破啊,心里就难受得慌。”

    “我已禀明知州,往后夜集时分,都会多派衙役上街巡查,保一方平安。”

    “欸中郎将。”赵楫忽然很想知道,“你说你幼时有没有被拐走过啊?”

    袁琢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或许吧,但我不记得了。”

    祝昭不禁发笑:“赵校尉,你再想想呢?若是你的中郎将被拐走了,你今日还能见到他吗?”

    赤华笑出了声,赵楫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脖子

    初冬清晨,薄雾如纱,笼着碎石小路。

    马车碾过崎岖路面,发出细碎的咯吱声,车轴转动间带起零星雪沫,车厢内暖炉烧得正旺,祝昭拢了拢蓝色披风,看着窗外掠过的枯树寒枝,轻声道:“天寒如此,不知学堂里的孩子们可还暖和。”

    平康公主斜倚在软垫上,手中随意地翻阅着书卷,闻言笑道:“放心,早让鸣兰备了炭火,她现下已然在寺里教书了。”

    她转头看向拘束坐在一旁的赤华:“赤华姑娘心细,竟然还为孩子们准备了热乎的米糕,稚子晨读,腹中空空,可谓体贴入微。”

    赤华连忙应道:“都是小事,小事。”

    平康公主爽朗地笑了笑,顺手就递给了赤华一盏热茶:“赤华姑娘不必拘谨,大礼不辞小让,细行乃见真章,故观人于衽席之间,察性于杯箸之际,小事不谨,大事才难成。”

    行至空照寺山门前,早有小沙弥候在石阶下。

    拾级而上时,晨钟刚歇,袁琢和赵楫翻身下马,赤华连忙提着裙子蹦了下来扶平康公主和祝昭下了马车。

    一行人向善怀堂走去。

    赵楫扛着个食盒晃晃悠悠地跟在后面,经过一个月洞门的时候脚步一顿,又后退了几步细看,方才余光匆匆一瞥,他好似又看到了那道熟悉的身影,可再仔细回看时却什么都没有,他只好瘪瘪嘴跟上了前面。

    鸣兰身着素色布裙,鬓边仅簪一朵银花:“殿下。”

    转过回廊,学堂院落豁然开朗。

    院中积雪早已扫净,露出青石板的地面,十几张矮桌整齐摆放,男孩女孩分坐两侧,都捧着书卷自由诵读。

    鸣兰站定,孩子们立刻收声行礼,动作虽略显稚嫩,却整齐划一。

    “这二位是袁公子和祝姑娘。”鸣兰温声道。

    第68章 一苇以航(四)

    “见过殿下,见过袁公子,见过祝姑娘。”孩子们齐声问好。

    平康公主摆手示意他们坐下继续读书,带着祝昭就开始到处观看,走着走着就走到后排一张书案旁。

    一个扎总角的女童正低头写字,冻得发红的小手握着毛笔,在宣纸上写下歪歪扭扭的字迹。

    平康公主驻足观看了一会儿,拍了拍她的脑袋轻声赞道:“笔画虽生涩,却有骨力,是个练字的好苗子。”

    说着将随身携带的暖手炉塞到她桌下,俏皮地道:“天冷,暖暖手再写。”

    女童抬头,开心地道:“谢谢公主殿下!”

    鸣兰找准时机踱步过来,拱手道:“殿下今日来得正好,孩子们刚温完书,正要练字,只是鸣兰不擅书法一道,孩子们还缺位精于此道的先生指点。”

    平康公主闻言笑了笑,她意味深长地看了眼祝昭,而后走到院落中央,看着满院孩子朗声道:“巧了,我今日特意请了位贵客。”

    她侧身看向祝昭,对

    孩子们介绍道:“这位祝姑娘的字师从大家,笔法娟秀又不失风骨,今日祝姑娘好不容易答应来教你们写字,你们可得用心学。”

    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纷纷看向祝昭,满是期待。

    祝昭看着满院孩子,再无奈地笑着对上了平康公主那狡黠的目光,原来殿下宴请她就是为了邀她同来空照寺,邀她来空照寺就是为了让她在这里当夫子,可笑她还傻傻的到此刻才觉事有蹊跷。

    她轻轻叹了口气,公主为了这群孩子还真是用心良苦啊。

    祝昭转向孩子们,妥协道:“既然殿下这般说,我便教你们写几笔。”

    “太好了!”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鸣兰更是喜出望外,连忙招呼着学童,“快把靠窗那张书案收拾出来,取笔墨纸砚来!”

    几个手脚麻利的孩子立刻搬开案上的杂物。

    平康公主支开了鸣兰在旁帮着研墨。

    赵楫将糕点分给了赤华:“来点?那来点欸中郎将你要不要,真不要?真不要?好好好我闭嘴。”

    三人远远站着,赵楫望了眼袁琢,心中发笑。

    书案刚收拾妥当,孩子们便簇拥着围了上来,小脑袋凑在一起,把书案围得水泄不通。

    祝昭拿起一支毛笔,蘸了些清水在砚台边缘试了试笔锋,柔声道:“写字呢要先学笔画,今日我们便从横竖撇捺学起。”

    她在宣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