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笔集: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簪笔集》 22-30(第12/13页)

官的身子骨是如何也禁受不住四十鞭笞,他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双腿胡乱蹬踏,可却丝毫没能挣脱束缚。

    绝望的求饶声渐渐远去,只余下殿外稀疏的落雨声,而他的官帽孤零零地落在了大殿之上。

    殿上众人皆知此时赵循罪不至死,可单凭一个喂马的小吏是堵不住北漠的,而一个鸿胪寺卿,一个无根无基只靠科举登云的鸿胪寺卿,最为合适。

    大殿之内气氛有些压抑,参知政事孙休上前请奏:“陛下,正值万邦来朝贺岁之际,鸿胪寺卿一职不宜空缺,臣想举荐一人。”

    皇上眉毛都没动一下:“谁?”

    “太医院吏目范崖之子范阙,此人为庆元元年二甲进士,殿试发榜次日其母病故,故而其归家丁忧未授官职,如今三年已满,此人稳重,行止有度,堪当此任。”

    “范,阙。”皇上喃喃道,而后点了点头,“准了。”

    孙休得了应允,又道:“陛下,容臣多嘴一句,虽四方馆失火赵循难辞其咎,但身为北漠使的崔世子也并非能因此抵过。”

    此言一出,殿堂之内顿时议论纷纷。

    袁琢身在其中,却不言语,他清楚地听到众人议论,其中议论声最大的莫过于不能因为崔世子救过先皇而不追究他的过错。

    皇上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随后指了指众人所站之地:“四方馆走水之时,他就在此处与朕议事!再者他对先皇救驾有功,今日朕乏了,爱卿们都散了吧。”

    袁琢随着众人一道行礼别过,出了天宸殿已是落日时分,他看到宫灯在夹杂着秋雨的秋风中飘摇,他听到雨珠从苍老的飞檐下坠落,清冷的,却带着震撼心弦的势力。

    他撑起油纸伞,步入了雨幕中,孙休却踏着雨水赶来过来:“袁大人为何于大殿之上一言不发啊?”

    袁琢脚步不停:“无话想说自然一言不发,孙参政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他话语中的逐客之意非常明显,可孙休却是仍然边行边道:“听闻袁大人近日救了一位姑娘啊?”

    袁琢脚步一顿,孙休也跟着停了下来,他心里腹诽,也不知这家伙腿是怎么长的,走得这般快,他的老腿都快跟不上了。

    朱红宫墙绵延不见尽头,之下尽是枯枝败叶,秋雨落在伞面,响起沙沙声。

    袁琢微微侧头看向一旁清瘦的老头,他发须花白,一袭紫色官袍随风微微摆动,袁琢冷声道:“孙大人,我只是圣上的臣子,也只能是圣上的臣子。”

    说完,他快步离去。

    朝堂之上,他不与人深交,亦不与人私交,因为没有谁会要一把不听话的刀。

    圣上有的是刀,不差他这一把,只是趁手不趁手的问题罢了。

    但他需要成为一把刀,一把锋利又孤独的刀——

    作者有话说:梁砥,一款总是上赶着挨罚的货[狗头]

    赵循就是脆柿子先前说的对他很好的上官,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

    第30章 蒹葭苍苍(二)

    大殿之内,众人散去,崔协这才从一旁的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皇上心情不错地望着崔协,和颜悦色:“幼和,陪朕手谈一局。”

    崔协恭敬一礼:“臣遵旨。”

    天宸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山河屏风上跃动,殿外秋雨细密,仿似纱幕。

    棋盘一侧,身着明黄衣袍的皇帝夹起一枚黑玉棋子,在空中稍作停顿,最后轻轻落于棋盘之上,发出来清脆的“啪嗒”声。

    “幼和,斟酌斟酌,再走下一步。”皇上抬眸,看向对面年轻的臣子,声音透露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

    崔协虽坐得身姿挺拔,可额头上已然沁出了细汗,手中白子不知该如何落下,片刻后才缓缓落下一子。

    棋盘上黑白二子犬牙差互,皇上极轻地笑了一声:“落得妙,有趣极了。”

    说罢,他再次落下一子,局势陡变,崔协心中一冷,敛神反复思量了许久。

    窗外秋雨淅沥,打在飞檐上,打在石板上,皇上抬眼望了望窗外的秋雨,却见崔协起身离座,拱手弯腰:“臣,败了。”

    皇上嘴角出现了一抹淡淡的笑意,神色温和:“魏国公好棋,幼和自小耳濡目染,这么些年来,朕与幼和下过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棋,今日是头回赢。”

    崔协却突然双膝跪地,发出了沉闷的响声,他双手伏地,额头重重嗑下:“陛下,臣斗胆请陛下,革除臣四方使一职,废除臣世子之位!”

    皇上闻言,神色微微一怔,手中把玩的棋子尽数落回了棋篓,他垂眼审视着将自己跪成一团的崔协,声音不疾不徐:“幼和这是什么话,不过是输了一盘棋罢了。”

    崔协额头紧贴地面,不卑不亢:“陛下有所不知,臣无真才实学,全倚靠先皇恩恩典才于四方馆中谋得一官半职,如今却玩忽职守,致使馆舍失火,著作郎与北漠使臣来往密切,臣未及时发觉,加以阻拦,也是臣之过,有司弹劾之事我已全然知晓,请圣上责罚。”

    天宸殿内,落针可闻,气氛压抑得近乎凝固,一阵冷风悄然入殿,轻薄的纱帘随风轻摆,遮住了危坐之人的半边脸。

    透过若隐若现的纱帘,高位之人笑了,嘴角和下巴一道微微上扬,恰似渔人看到鱼儿咬饵时的志在必得。

    笑容一闪而逝,风过,纱帘落。

    几日后卯时三刻,天边将将泛起一丝鱼肚白,凛冽的西风时不时扫过。

    奉霄殿外,铜狮静卧,闪烁寒光,文武百官着朝服,持笏板,衣袂猎猎。

    雄浑的钟鼓声骤然响彻皇城,朱门缓缓推开,发出来沉闷声响。

    明黄色的身影端坐高位,文武百官齐刷刷垂头而跪,高声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看上去心情颇佳,面上带着三分笑意:“众卿平身。”

    “四方使臣陆续抵达京,众卿可有何事要奏?”

    礼部尚书郭参快步出列,启奏:“前几日北漠馆舍突发火情,所幸扑救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财物损失亦在可控范围内,臣已安排鸿胪寺卿范,依各国习俗,细心照料。”

    梁砥闻言,上前禀奏:“陛下,禁军已加派人手,加强四方馆防火巡查,定不让此类意外再度发生。”

    皇上微微皱眉。

    这时,郭参又接着说:“陛下,关于四方馆走水一事,北漠使崔协自觉玩忽职守,已自请革职,以谢罪愆。”

    皇上这才微微颔首,嘴角微扬,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神色,他继续道:“魏国公世子崔协,就北漠馆舍失水与前著作郎祝择现暗通北漠一事,自无德无能,不配世子之位,故而自请褫夺魏国公世子之位,削为平民。”

    朝堂之上大臣们面面相觑,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此时,有大臣出列,谏言:“陛下,魏国公世子虽有错,可他曾救过先皇性命于大雍社稷有恩,如此惩处,未免过于严苛。”

    龙椅之上的皇上闻言,眉头微皱,语气中隐隐有不忍之意:“朕并非不念旧恩,崔协于皇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