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疏灯录: 13、【第三回】梦里不知身是客(贰)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夜雨疏灯录》 13、【第三回】梦里不知身是客(贰)(第1/2页)

    洛阳,安众坊,风雅楼。

    这个江湖上首屈一指的情报组织、堪称整个江湖情报网的核心,正坐落在洛阳城内洛水之畔,雕梁画栋、飞阁流丹。

    如今江湖传言,白道有风雅楼,黑/道有清明决,这江湖旧格局,怕是要变上一变了。

    风雅楼南距南市不远,正是交通与情报往来要地。而隔着洛水向西北边一望便是洛阳皇城,当今江湖上能将自家总部设在这儿的,也惟有一个风雅楼。

    洛水之畔,往来行人经过这座楼前,无不侧目。

    风雅楼在建立之初时自是默默无闻,却无声无息吞并了数家老牌情报组织,待很多人反应过来时,那几家的背后,已经挂上风雅楼的名儿了。不到一年,风雅楼声名鹊起,行事仍是稳扎稳打,却愈见雷厉风行,在将先前白道上最大的情报组织“春晓”并入门下后,终是一家独大,几乎垄断了整个江湖的情报网。

    支撑这座楼的,该是怎样的才力与财力?

    能于此处立身,风雅楼背后又是何等来历?

    无人说得清。只是这江湖上万千道目光,俱都落在了那位分外年轻的楼主身上。

    风雅楼楼主,“墨徵洛水,扇题风雅”,沈亦之。

    战乱过后,百废待兴,风雅楼于飘摇间无声而起。不久后,这从黑市中传出来的八个字如一枚平平无奇的石子落入死寂平湖中,却于数月之后,霍然激起千层浪。

    无人会怀疑这八个字指的不是沈亦之——试问江湖上还能有几个这样的人?不过二十四岁,一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年轻人,手执徵墨扇——那在十几年前就被灭门的、“四大文馆”之一的徵墨馆的镇馆之宝,一个从无到有的风雅楼,就在他手中一路至此。

    须得一提,昔日徵墨馆馆主,正是姓沈。

    “墨徵洛水,扇题风雅。据传,昔年天宝之乱、洛水之畔,那沈姓少年以奇门遁甲列阵,助郭帅大破叛军,当真好一个少年英雄。后流年倥偬、大乱将平,荣华当加身。然少年已不再少年,他谢绝朝廷封赏,归于江湖。不过经年,江湖云涌、风雅楼起。”茶楼内,说书人将折扇一合,声音陡然拔高,“昔日‘清风朗月’更是惊才绝艳,最后却凄凉收场。如今风雅楼是势倾天下,可这沈亦之,怕就是因为这么一段往事,没步了当年‘清风朗月’的后尘。”

    有江湖客已听腻了这千篇一律关于沈亦之过往的编排,只促狭笑道:“这沈楼主这般年轻,想来有不少红粉知己吧?”

    几道起哄般的声音也紧跟其后。

    “这倒是不清楚。不过这沈亦之自称已有妻室,膝下也确实有一个小女儿,黑发碧瞳,名唤一字碧。可他这所谓的妻子,却好像从未出现过,也几乎没有人能打听得到有关她的任何消息,无人知道她到底是谁。”说书人将折扇点在手心,又压低了声音,“那么诸位不妨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风雅楼既是江湖最大的情报组织。”一旁身披薄斗篷、戴风帽的文雅公子放下手中的茶杯,手指点在桌面上,回答了说书人的问题,“那么若所有人都打听不到,就只有一个原因——风雅楼在暗中封锁关于楼主夫人的一切消息。”

    “这位公子是个明白人。就是因为这样,大多数人也都识趣地不再打听,毕竟,若是因为一时的好奇心而开罪风雅楼,那可就得不偿失咯——”

    “沈亦之这么做,是担心引来仇家祸及妻女?”

    “我看不见得吧?你看一个说书人都知道他女儿是谁。说不准他老婆早跑了,这么干不过是为了遮丑。哎,说起来我可听说,风雅楼六十影客之中,可有不少美人儿……”

    “‘千里寻踪’辛未,我见过一次,当真是惊为天人啊。不过那一开口……啧,那事儿的时候得多煞风景。”

    窗户边一位红衣少年——也许只是少年模样——捂了捂耳朵,似乎是觉得他们说的话不堪入耳,一翻窗户跃了出去。

    眼见话题越来越跑偏,那说书人冷汗一下子下来,忧心在这洛阳城内让有心之人听了去、得罪风雅楼,连忙转头开始说起这风雅楼楼主其他的传闻来。

    不久,那公子不知低声自语了什么,起身抛了几个铜板付了茶钱。

    临出门前,他向风雅楼的方向望了一眼,拉了拉头上的兜帽,终是朝着另一个方向而去。

    斗篷之下,若隐若现一块莹若冰霜的玉佩。

    江湖纷扰,有人呕心沥血为破天光,有人隐忍半生为守情义。自然,也有人浑浑噩噩坐井观天,有人在泥泞之中逐渐腐烂。

    但谁也无法多说什么。

    风雅楼的顶阁之内,松香将尽未尽,案前人将最后一道文书批复好,放下朱笔,阖目按了按额角。

    那叠放在一起的几道文书露了几行字,大抵都是些新的信道增设、各势力续约拟定云云。

    他起身走到窗边,伸出手去,指尖轻轻落在那幅画上。

    那幅画挂在墙上,锦绣为底,洁白的宣纸间,画中人栩栩如生,翩然起舞时,清影婆娑,婉若游龙。

    发如流月,双眸如碧。

    流逝的岁月固然会积上一层又一层微尘,却遮不住她的容颜。她只消站在时光里,便是天地间一抹月色,任何尘埃都沾不得身。

    犹记初见之时,那人一身月白衣衫,翩然而至,而他独坐梅树上,无意之间,目光交叠。

    彼时,尚是不关风月不关情。

    香炉中的松香渐成了灰烬,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点冷透,满室的烟斜雾横不消多时便散得无影无踪,空留了几缕淡薄的微苦。

    不过片刻浸于回忆,沈亦之定回心神,目光一转,却见窗外一抹灼人眼瞳的赤红。

    “楼主。”此时正有轮值的影客前来通报,“主上的辇驾已至。”

    沈亦之不作半分拖延,即刻转身,跟着影客向外走去:“东家为何会来?”

    “楼主!”另一个似是性子活泼的少年急忙跑了过来,在二人面前气喘吁吁地停下,嘴上一句话却是蹦豆似的跳了出来,“不是、不是主上来了,是小娘子!”

    沈亦之闻言,便不再管这两位属下,匆匆赶下楼去。

    风雅楼之前,一辆华丽精致的马车停在门口。马车分为两层,外层是金丝框,上有红纱幔笼,纱上刻丝繁复,仿佛大朵大朵的芍药花盛开其上,而内层则是马车车厢,因为被层层红纱笼着,看不真切。

    极少有人能瞧见层层红纱内的景象——车厢雕花满、金丝楠,其上铸金芍药、嵌红琉璃。

    这世间有几人当得起这种规制?

    车夫以及那侍奉在车旁的八人,皆穿赤红绮绣,红纱帷帽遮掩,看不清任何一人容貌,只可见八人动作完美规整,几乎不曾有一点点的偏差。

    一个小小的身影穿过重重纱幔,奔下车来。

    “阿爷!”

    沈亦之正走出了门,听这一声,俯身接住飞奔而来的女儿,将她抱了起来。

    “阿碧怎么回来了?”

    “想阿爷了!”沈碧伏在父亲肩头,“恩师说,阿碧中秋再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