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天幕害我,我?千古一帝: 13、第 13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救命!天幕害我,我?千古一帝》 13、第 13 章(第1/2页)

    翌日,寅时刚过,天色未明,紫宸殿外已是冠盖云集。

    文武百官按品阶肃立,低声交谈着近日的政务与传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往日的微妙。

    当那抹小小的、穿着皇子常服的身影,揉着惺忪睡眼,哈欠连天地出现在紫宸殿外时。

    所有的低语声瞬间消失了。

    一道道或惊疑、或探究、或审视、或谄媚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九皇子赵庚旭身上。

    九殿下怎么会在这里?!

    按制,未满十四、未曾参政的皇子,除非特旨,否则无需、也不能参加常朝。

    这位以“顽劣”闻名宫闱的九殿下出现在这是何意?

    几位老成持重的清流官员微微蹙眉,觉得于礼不合;

    一些寒门出身的官员则目露好奇,隐隐带着几分期待;

    而更多与世家关联紧密的臣子,尤其是以宰相崔琰为首的世家一党,心中则是有些不安,

    瞬间联想到了昨日的天幕和那些流言——陛下此举,意欲何为?

    赵庚旭被这么多目光盯着,浑身不自在,努力想摆出严肃的样子。

    奈何困意汹涌,又是一个大大的哈欠,眼泪都憋了出来。

    引得几位古板的老臣直皱眉头。

    钟鼓齐鸣,净鞭三响,百官依序入殿,山呼万岁。

    例行礼仪之后,文宗皇帝赵衍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扫过群臣,并未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

    “朕观历代兴衰,深知人才乃立国之本。

    然现今选官之法,多有局限,恐有遗珠之憾,亦使寒门才俊报国无门。”

    “幸得上天垂怜,天幕警示。

    故朕决定,自明年始,朝廷将增设科举与工科两途,并行取士,广纳天下贤才,无论出身,唯才是举!”

    此言一出,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

    果然!陛下真的要动手了!竟然如此直接,如此迅速!

    这是世家没有料到的,这位陛下向来优柔寡断何以下如此决心。

    宰相崔琰,一位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的老臣,率先出列。

    他并未直接反对,而是躬身一礼,语气恭敬却带着惯常的老练与谨慎:

    “陛下圣心烛照,欲广开才路,实乃江山社稷之福,臣等感佩万分。

    然,兹事体大,关乎国本。”

    “科举取士,非比寻常,其章程如何拟定?

    考官如何遴选?考试如何衔接?

    各地学子如何报名、如何赴考?

    工科之标准又如何界定?

    凡此种种,千头万绪,皆需从长计议,细细斟酌。”

    “臣以为,此事……急不得,当缓图之,方为稳妥。”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看似为国考量,实则意在拖延。

    几位世家出身的官员立刻纷纷附和:

    “崔相所言极是!仓促而行,恐生混乱,反为不美!

    选官之法,关乎吏治清明,确需慎重!”

    “工科取士,闻所未闻。

    工匠之流,岂可轻易为官?还需慎重考量!”

    赵庚旭站在皇子队列的末尾,听着这些冠冕堂皇的推脱之词,不由得有些生气。

    就在这时,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声音响起了。

    太子赵庚明出列,竟也躬身出言道:

    “父皇,儿臣以为,崔相与诸位大人所言,不无道理。

    新法初行,确需稳妥。”

    “不若先令礼部、吏部详细研讨,待章程完备,再择机试行于一两州之地,观其成效,再徐徐图之,方为上策。”

    太子的附和,让崔琰等人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和得意,也让许多中立官员迷惑不解。

    赵庚旭更是猛地抬头,看向前方兄长的身影,心中骤然一紧。

    虽然昨日太子哥哥已提前告知,但亲耳听到兄长在朝堂上“反对”利国良策,

    亲眼看到他被推出来承受不解的目光,他还是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心疼和憋闷。

    他下意识地咬住了下唇,强迫自己低下头,

    【忍住,忍住!哥哥说了这是演戏!是为了骗过那些老狐狸!】

    皇上赵衍深深看了太子一眼,那目光复杂难辨,仿佛带着失望,又仿佛洞悉一切。

    他并未立刻发作,而是淡淡道:

    “哦?连太子也认为此事急不得?”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既然众卿都觉得千头万绪,无从下手,那朕这里,倒有一份现成的条陈,或可抛砖引玉。”

    他目光转向一旁侍立的小太监,

    “将九皇子昨日所呈的策论,分发给诸位爱卿看看。”

    小太监立刻躬身,将早已准备好的、内阁完善过后、誊抄清晰的若干份策论,恭敬地分发给前排的重臣。

    崔琰接过那份策论,初时心中还带着几分不以为然。

    一个九岁稚童,就算如天幕所说未来能成为千古一帝,现在不过一顽童,能有何高见?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那上面条理清晰的“糊名誊录”、“分级考试”、“策论为主”、“工学并举、技优则仕”等策时。

    脸色不由一变,从疑惑到惊讶,从惊讶到震惊,最后化为一片难以置信的凝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

    这……这真是九皇子写出来的?!

    这些条款,每一条都精准地打在了现行制度的弊端之上,同时又给出了极具操作性的方向!

    虽然细节仍需完善,但其框架之新颖、思路之清晰、眼光之毒辣,绝非寻常孩童所能及!

    难道天幕所言……?!

    此子若真成长起来,又有天命加持,世家危已!

    他猛地抬头看向站在前方因早起而精神不济的小皇子,眼神中充满了深深的忌惮。

    其他拿到策论的世家重臣,也纷纷露出骇然之色。

    皇帝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

    “众卿以为,以此为基础,完善科举与工科之法,可还‘急不得’?

    可还需‘从长计议’?”

    朝堂上一片寂静,崔琰心中飞快权衡。

    陛下决心已定,且手握如此成熟之法,

    更重要的是,有天幕预言在先,科举取士已人尽皆知,此时若再强行反对,不仅毫无胜算,反而会显得世家只顾私利,罔顾国本。

    必将失去天下寒门学子乃至百姓的民心,留下千古骂名!

    科举工科,利国利民,这个大义名分,太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