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 60-70(第1/13页)

    第61章 宋咏初日,明刘伯温 明月工作日常。……

    明明有不输谢道韫之才, 如今却被这深宫禁锢,只能在上苑之中与桃柳相伴。

    李世民越想越心生怜惜,连忙唤出系统, 念出了长孙皇后唯一流传下来的那首《春游曲》全诗。

    【唐太宗李世民已提交《春游曲》一诗, 作者长孙皇后,经系统审核无误。】

    【】

    宋明两朝喜欢唐太宗和长孙皇后这对cp的人也不少,毕竟因为社会价值导向,对于贤后的正向宣传肯定是多于女帝的。

    cp粉见到正主发糖, 俱是一片欢欣鼓舞, 恨不得立刻拿着这颗“糖”去和那些揪住“长孙皇后未在历史上留名”不放的“黑子”们一较高下。

    赵匡胤却对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提交这样一首小女儿情态的诗嗤之以鼻。

    天幕问出这样的问题,他心中的答案确定且唯一——《咏初日》

    作此诗时自己尚未发迹, 但诗中已有凛然巍峨之帝王气象,如今真正登临高位,所思所想极多, 反倒作不出这样豪气的诗了。

    只有这首诗, 才配展现在天幕之上。

    有一说一,《咏初日》这首诗确实气势磅礴, 和刘彻那首《秋风辞》是一个水准。

    两位皇帝这样提交自己的诗也算不上自恋,只能说是自信。

    可是人家都当上皇帝了, 他不自信还有谁敢自信啊?

    系统也不在意他们提交的诗是谁写的,依据审核标准检查通过之后, 便直接将此诗展示在了天幕之上:

    【宋太祖赵匡胤已提交《咏初日》一诗, 作者赵匡胤,经系统审核无误。】

    【】

    其实朱元璋方才也想提交一首自己写的诗, 但看到刘彻和赵匡胤都这样做后,他就改变主意了。

    朱元璋的诗作还真不少,有仿黄巢诗而作的《咏菊》, 还有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后题于寺庙墙壁的《不惹庵示僧》,更有登基之时即兴创作的《咏鸡鸣》,颇有一番乡野意趣。

    虽然不准备用自己的诗,但这样一个大好的“营销”机会可不能浪费掉,朱元璋看向太子:“标儿可有佳作?”

    朱标师从宋濂,自然颇有一番文采,但他已经是太子了

    太子的地位在读书人心中已经够高了,竟然还要邀买文名吗?

    朱标神色坦然:“爹,孩儿不擅长这个。”

    宋濂连忙请罪道:“老臣无用,未能尽职。”

    朱元璋撇了撇嘴,标儿不愿意出这个风头,他便准备用宋濂的诗。

    宋濂的诗质量肯定没什么问题,声名也能借着师徒之名落到标儿头上,结果这老头又开始自贬起来了。

    想也知道,自己若是说喜欢他的诗,宋濂肯定又是一番自谦,倒是显得自己这个皇帝上赶着追捧他这个大儒一样。

    总不能用雄英的诗吧……自家大孙子虽然咋看咋好,但毕竟年岁尚小,诗作颇为童稚,难登大雅之堂啊。

    朱元璋稍加思索,突然向宋濂问道:“朕记得刘基诗才极佳?”

    宋濂心中叹气,面上却丝毫不显:“诚意伯诗作颇多,不知陛下喜欢什么题材?”

    “要立意高的。”朱元璋不假思索道。

    宋濂沉思一瞬,答道:“有一五言绝句。”

    随即诵道:“人生无百岁……”

    这是一首悲凉之诗。

    写生命不永之理,尽显英雄失意之感慨。

    朱元璋咀嚼着这二十个字,沉默半晌,问道:“这是何时所作?”

    “臣不知。”宋濂摇头。

    那刘伯温写这首诗时,抒发的到底是他为元臣时的失意,还是辅佐朱元璋功成身退后的失意,恐怕只有他自己才清楚了。

    朱元璋喟叹了一声:“罢了,就选这首吧。”

    【明太祖朱元璋已提交《绝句·人生无百岁》一诗,作者刘基,经系统审核无误。】

    【 】

    刘伯温在民间的声望很高,并不代表刘基这个名在民间的声望也高,天幕这样展示,倒是为朱元璋省去了很多麻烦。

    这首诗的后两句和苏轼写曹孟德的那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立意相似。秦汉唐宋四朝人都没见过《赤壁赋》,如今见了刘基写的概述版,顿觉惊为天人。

    五首诗就这样挂在了天幕之上,既有自然鲜活的民歌,又有游春之喜,叹秋之伤,感慨人生者,不尽如是。

    皇帝们提交自己喜欢的诗时,不免会有一些政治考量,在朝的文人们也得跟着上面的意思走,在文会之上吹捧着“正确”的诗作。

    反倒是尚未入朝的学子们,可以慨然谈论自己真正喜欢的诗作,书院里更是兴起了猜测明女郎会选哪首诗的“赌局”。

    “明女郎一定会选一首咏雪诗。”明月在屋里睡得昏天黑地,出门才注意到外面下雪了。

    但诸朝人在昨夜就已经从天幕里听见了后世窗外的风雪声:“这么大的雪,不知道明女郎今天还会不会遛狗,也不知道后世的雪,又是什么样子的?”

    “估计和咱们的雪也没什么不一样。放心吧,明女郎遛狗那叫一个风雨无阻,大不了一人一狗都穿上蓑衣嘛。”这人显然是想起了之前秋雨绵绵之时,明女郎为了遛狗,给自己和小狗都套上了那透明的蓑衣。

    虽然遛完回来狗腿还是全湿了,但显然比什么都不穿好上太多。

    大部分人都觉得明女郎会选咏雪咏梅这样适时应景的诗,但这个范围还是太广了,尤其是明朝,他们既知道唐诗,又知道宋词,带雪和梅的诗词平日里玩飞花令都说不完,现在让他们从中挑一首,实在是太难为人了。

    有人信誓旦旦地认为明女郎会选易安居士的词;也有人准备从唐朝四大女诗人的诗作中择选;更有人总结起了明女郎之前答题时曾经引用过的诗词;当然,许多人并不在意明女郎会回答什么,一心只有自己喜欢的诗词,在这些人的努力下,到最后这赌局竟变成了“诗作打投大会”了。

    李杜的诗和东坡先生的词出现频率是最高的,另有柳宗元的《江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能饮一杯无”等诸多咏雪诗词名列前茅。

    可惜他们都要猜错了。

    因为道路积雪,今天估计会有许多人迟到,人力总监在公司群里贴心地发布了晚打卡一个小时内不算迟到的提醒。

    明月和另外一位同样在附近租房的同事,倒成了最早到公司的人。

    工作是做不完的。

    做的越多,错的越多,不仅如此,之后被分配的活也会越多。

    对于明月这种责任心很强的人而言,这真的是一种折磨了。

    当然了,她这种情况被其他老同事形容为学生气太重。

    明月很讨厌这种说法,但他们说的似乎是对的,自己似乎真的应该和他们一样,一件事情到自己手上能拖就拖,一个任务接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