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 50-60(第9/14页)
可是,三天前突然出现的那道“物理题”,真是让诸朝人摸不着头脑了:物理、速度、惯性,这些都是后世新造的词吗?
前两个比较好解读,物理就是事物的道理,涵盖的范围很广,很明显是一门大学问;速在古代是“快”的意思,度有“标准”之意,这个词之前天幕发布任务时用过,当时说的是“以最快的速度”,联系一下上下文,诸朝人倒也能模模糊糊地将其含义领会出来;但惯性?“惯”的本质?“惯”的本性?
“惯性”这个词语,是一个舶来词。
其实古代很早就认识到惯性的存在了,春秋末年的《考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马拉车时,马突然停下,车还能再前进一段距离。
这就是古人对于惯性最初的认知。
之后很多人在实践当中也运用了惯性的原理,例如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等等。
“习贯”和“惯习”两个词,其实也是很早就出现了。
前者在汉朝的文献之中就已经出现,意为“习于旧贯”,后者最早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之中,是“经常练习”的意思。
第57章 化学炼丹,武曌所求 你的意思是,鸡蛋……
诸朝人根据“惯”这个字, 倒是隐约猜到了“惯性”的意思。
这样就更加不解了:为什么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呢?
就拿刚刚提到的“马车”举例:马跑得越快,突然停下后,车往前移动的距离就越长啊。
这不就是速度越大, 惯性越大吗?
为什么明女郎认为这句话是错的, 而天幕也认可了她的答案呢?
诸朝人的这个疑问,牛顿和初中物理老师都能解答,但隔着时空,他们实在是鞭长莫及。
三天前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化学”?是“变化之学”的意思吗?
明女郎脱口而出的“碳酸钙”一词更是让他们不知所云了, 且不说最后一个字诸朝人根本不认识,这前两个字拼在一起也很是古怪啊。
秦朝, 刚刚为始皇帝献上□□雏形的炼丹师们聚在一起,一边在心中为这几天死于爆炸的同伴们哀悼,一边庆幸自己借此物暂时保住了身家性命。
死亡的威胁远去, 他们也有心情仔细观看天幕, 其中一位炼丹师在脑海中揣摩着“化学”和“钙”这一词一字,突然拍案而起:“我明白了!”
见众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 他忍不住更加激动起来:“你们看,碳、酸、钙这三个字, 像不像是三种炼丹之材?”
尤其是“钙”这个字,听起来特别像是炼丹师专门为某种金属创造出来的新字。
其中一位听者瞪大了眼睛, 显然已经接上了他的脑回路:“你的意思是, 鸡蛋壳其实可以被‘化’成碳、酸、钙这三物?”
其余几位炼丹师皆哗然,不要忘了, 这群人能活到现在,是因为他们真心相信,自己给嬴政炼的丹就是长生不老之药:
“怪不得我们先前炼不出真正的仙丹, 连鸡蛋壳都能被‘化’成三物,那之前的炼丹之材更并非我们所想的纯净之物了!”
正如同嘉靖帝深信童男之尿、宫女之经血能延年益寿一样,这群炼丹师也坚信自己炼丹用的那些水银、丹砂都是纯净珍贵之物。
最开始说话的那位炼丹师一脸恍然:“后世人寿命那么长,还有那么多奇物,原来是因为他们懂得‘化学’啊。”
虽然创造出了“□□”这样远超时代的产物,但如果能选,他们还是更想去炼丹,于是半推半就之下,这群炼丹师们凑了些金银,往蒙上卿府上送了几人的名谒和贽礼。
蒙毅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拒绝。
他和这些炼丹师们根本没什么交情,从前天幕尚未出现之时,他就已经对这些“仙师”深恶痛绝,炼丹师们拜山头时也不约而同地选择跳过了蒙毅,选择赵高或者李斯。
据此也能看出,他们这次找上蒙毅,实属无奈之举了。
天幕出现后,蒙毅掌握了这群炼丹师并非“仙师”的事实依据,更是几番劝谏陛下,将这些假仙师真骗子逐出宫去。
尤其是陛下告诉蒙毅丹药会让人成瘾之后,他更是一改从前温和沉稳的面孔,摇身一变成了狱中酷吏,给这些炼丹师上刑时那叫一个毫不手软,死在他刀下的炼丹师不计其数。
当然,在蒙毅眼里,死掉的这些人一个都不冤。
刻板印象既已形成,就算跟着陛下见证了炼丹师们献上的“□□”之威力,蒙毅也很难对他们产生什么好感。
但考虑到万一这些人真的有什么正事要说,蒙毅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让奴仆告知了他们见面的时间。
依照蒙毅对秦朝和始皇帝的忠心,这次约见当然不是瞒着嬴政进行的。
所以当这群炼丹师对他表达出“继续炼丹”的想法后,蒙毅的脸色虽然非常难看,但还是听完了他们的诸多理由,并没有立刻把他们赶出去。
面圣之时,蒙毅也不曾添油加醋,而是一字一句地将炼丹师们所言,悉数告诉了嬴政。
看到陛下似乎真的把这些“骗子”的“狡辩之言”听进去了,甚至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蒙毅只感觉天都塌了,只恨自己之前没有将这些炼丹师全都干掉。
“□□”再厉害,也不能与陛下的健康相提并论。
忍了又忍,实在是没忍住,蒙毅冒着可能触怒陛下的风险出言劝谏道:“陛下,您真的不能再吃丹药了。”
嬴政感受到了臣子的一片忠心,自然不会生气,反倒宽慰起他来:“朕当然不会再吃丹药。”
经历过痛苦漫长的戒断过程,嬴政比任何人都要痛恨丹药:“朕是觉得,他们对于后世‘化学’的解读,倒是有些道理。”
摒弃掉对炼丹师的偏见,蒙毅仔细思量了他们对“碳酸钙”的解读,发现这些话正如陛下所说的那样,确实有一些可取之处。
秦朝炼丹师能想到的事情,后面朝代的炼丹师自然也不会忽略。
这个职业能从秦始皇时期盛行到雍正时期,必然是有两把刷子的。
不管是自称“真人”的,还是被皇室册封为“真人”的,他们能把迷信这一行业搞得风生水起的,基本上都是聪明人。
至于他们的天赋是点在了“化学”上面,还是点在了“欺诈”上面,那就见仁见智了。
总而言之,这道化学题的出现吸引了无数道士的目光。
有人坚信其中蕴含着高深的道理,抱着鸡蛋壳冥思苦想、对着鸡蛋壳摧残折磨者不计其数;也有人嗅到了青云直上的味道,他们闻风而动,蓄势待发,想要抓住这来自后世的新机遇。
但就算是天才,也不可能仅凭这一道题就看清“化学”这门学科的真面目,更没有野心家会在没有丝毫筹码、完全不清楚陛下喜恶的情况下去当那个出头鸟。
众人隐藏在暗流之下,焦急着等待天幕抛出更多有关“化学”的信息。
唐朝,大明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