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 30-40(第13/14页)

世得比较早,唯一的儿子朱厚照也一样死得早,明朝终究是迎来了‘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里的嘉靖。”

    朱棡涨红着脸跪下请罪,原来嘉靖帝确实是本朝的皇帝。

    但根本没有人在意他,大家都飞速地在脑子里计算着明朝后期的世系。

    厚载翊常由,已知崇祯是由字辈,嘉靖是小宗入大宗的成年宗室,应当是厚字辈。

    不知道这万历是载翊常哪一个了。

    “这样总结还真有意思,那秦朝就是,秦亡于子婴,实亡于胡亥,始亡于嬴政了。”刘彻如今看天幕看习惯了,也跟着叫始皇帝嬴政,其实按道理来讲,应该称呼他为赵政才对,“秦朝真是,成也嬴政、败也嬴政啊。”

    后面的朝代也对这种说法很感兴趣,似乎所有王朝的末年。都可以用这种句式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万贞儿去世后不久,朱见深也跟着驾崩了,让我有些怀疑自己的论断了,毕竟如非真爱,又怎会如此痛彻心扉,随她而去呢?”明月也有些疑惑,朱见深和顺治一样,都因为爱妃的去世伤心欲绝,却都不愿意在她活着的时候给予更高的地位,“大概古代的真爱和现代的真爱定义真的不一样吧。”

    “明女郎这时候忘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那句名言了?”刘彻笑道,“难道出宫去做老封君,会比做贵妃舒服吗?那万贞儿可不只是一位贵妃,估计还是那朱见深政事上的贤内助,不然那群文臣们怎么会这么有针对性地只骂她?”

    第40章 文官集团,卫长公主 二娘的主意一向很……

    刘彻正说着, 话音一转,看向了下首的卫长公主:“这世道本就没有公平可言,想改变当然是好事, 朕还怕你没有改变的气魄呢。但凡事不要想着一蹴而就, 若是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就不要出手。”

    卫长公主惭愧地低下了头:“儿臣受教了。”

    她刚刚面上确实带了些情绪来:若是万贞儿是个男儿,这便是从龙之功,封侯拜相也未可说, 但她托生成了个女子, 便只能在老封君和贵妃之中二选一,前者没有权势, 后者囿于后宫

    父皇说得对,不管是今日之事,还是从前的窦太主一事, 她确实都有些着急了。

    卫长公主深吸一口气, 告诫自己,一切都要徐徐图之, 谋定而后动。

    唐朝,大明宫凤阳阁。

    皇后娘娘慈爱和蔼, 公主殿下天真烂漫,武顺退了高热, 很快适应了宫中的生活, 这几日都未曾再陷入梦魇。

    此夜也是安眠,但睡前喝多了茶水, 武顺只能强撑着困意起夜,却瞧见隔壁妹妹的房间还亮着微光。

    武顺朝守夜的宫女摆了摆手,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 轻轻推开门,探了个头进去:“二娘,你怎么还不睡?”

    虽说天幕好看,但也不至于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吧。

    武二娘趴在窗檐之上,透过窗棂的缝隙看向天幕,闻言笑着回答道:“明女郎快讲完了,马上就睡。”

    武顺见劝不动,也不强求,只能学着从前母亲的样子念叨了一句:“真不知道你明天还能不能起来。”

    二娘的主意一向很大。

    前几日自己病着,皇后娘娘带着公主殿下来探望,都是她来接待的。

    说是探病,但肯定不可能让贵人们过了病气。

    武顺也不知道二娘和她们聊了些什么,只知道妹妹如今加入了公主殿下建立的“娘子军”。

    唉,白日里跟着练功已经很是辛苦,晚上还熬到了这么晚。

    明天妹妹若是起不来,自己便代她向公主告假吧。

    武二娘目送着姐姐离开,眼中依然满是笑意。

    她明天当然起得来。

    不出意外的话,陛下应该会召见自己,给她赐名。

    武曌武曌!真是个好名字。

    “和朱见深和万贵妃不同,朱祐樘和张皇后之间,却是朱祐樘先去世。而被皇帝捧在手心里的张皇后,后来因为对嘉靖帝的亲妈态度不好,晚年生活也称不上幸福。尤其是她那些骄纵恶劣、草菅人命的弟弟们,朱厚照在位时,都对舅舅们的所作所为心怀不满,等到嘉靖帝践祚,他更不会像朱祐樘一样惯着他们了,所以这一家子外戚最终的下场都算不上好。”

    “万贞儿的亲族也跟着贵妃鸡犬升天了,不过有亲爹压着,她的兄弟们虽然也留下了‘骄横’的历史评价,但小辫子一揪一个准,大错应该是没有犯的,起码朱祐樘登基后,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清算万贵妃。”

    “当然了,这也被大臣们称颂为是仁德孝顺之举。”

    “万家人虽然回不到从前在锦衣卫里吆五喝六的日子,但作为无子宠妃的外戚,应该也能算得上是平安落地了吧。”

    “说实在话,关于万贵妃残害童年时期的朱祐樘一事和她害死朱祐樘生母一事,都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因为也有史料记载,万贵妃扶养过朱祐樘一段时间,两人的关系应该没有外面描述得那么紧张。”

    明月想着,朱见深和万贞儿的感情固然很深,但真要比起分量,那当然是储君更为重要,若是万贞儿真的对朱祐樘有不轨之举,恐怕为了大明江山,朱见深也只会强忍着心痛,干掉万贞儿。

    “提到了朱厚照,就顺嘴再说说他,朱祐樘和张皇后像真正的民间夫妻一般,同起同卧,同吃同住,琴瑟和鸣,那朱厚照作为他们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皇家耀祖,说实话,他不傲气谁还敢傲气?”明月很为朱厚照感到唏嘘,“有一说一,朱厚照的心气很高,能力也是有的,最后搞成这样,一怪朱祁镇,二怪他亲爹。”

    “怪朱祁镇也不是我迁怒,这是有理有据的。”

    “朱祁镇宠信宦官、听信谗言,御驾亲征、全军覆没,导致太监们几乎被一竿子打死成了奸宦,御驾亲征也变成了明朝君臣难以触碰的伤疤。所以后面朱厚照利用宦官和文官集团对抗,又通过御驾亲征掌控兵权,才会被骂得那么惨。”

    “哪怕他后来处死了那个宦官、打仗也获得了胜利,依旧没能挽回自己的风评和形象。这就要怪朱祐樘了,要不是他这个当爹的太温柔,把大臣们都给惯坏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对于他们而言,朱厚照当然不是一个好皇帝,至今还有流言称,朱厚照无嗣和早逝都是文官集团戕害的结果。”

    文官集团?诸朝的君臣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清朝的李宝嘉说过,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而伟人也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枪杆子里出政权。

    诸朝人虽然没有听说过这些话,但显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秦汉唐之时,文官和武官的界限还没有那么分明,弓马娴熟的书生不少,羽扇纶巾的白面书生也可能是以一敌十的猛将。

    但听明女郎的意思,后面的朝代分的还挺清楚的。

    嬴政和刘彻都或有明悟,毕竟他们都被儒生追着骂过。

    李世民和赵匡胤则开始套用他知道的历史:难道是王莽之流?

    若是这明朝有某位文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