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 23-30(第4/15页)
岁病逝,还有卫子夫,坚毅果敢,绝对的大女人。】
汉武朝众人都大吃一惊。
刘彻既喜又忧,狼居胥山是匈奴的圣山之一,去病能在那里筑坛祭祀天地,可见与匈奴之战大获全胜。
先前明女郎在天幕之中说卫霍早逝,但刘彻以为后世人长寿,她口中的“早逝”约莫着四五十岁的年纪,如今仲卿刚过而立之年,去病更是尚未及冠,还可徐徐图之,便暂且按下不表,此时骤然听闻霍去病二十三岁便病逝,担忧之色溢于言表。
至于子夫这个评价,听上去可不像是位“贤后”,看来她在据儿的事情上出了不少力,可惜明女郎没有细讲,自己也无从得知了。
不同于刘彻百转千回的心思,卫青的心里,显然是对霍去病的疼爱更占上风。
担忧疼惜的目光频繁地落在年轻的外甥身上,但刚刚得封冠军侯的霍去病显然并不把弹幕所言当回事。
任谁刚刚十八岁得知自己二十三岁会死,也会觉得没什么实感吧。
霍去病在心里暗自抱怨:
等会儿舅舅肯定要向陛下求太医,给他开一些没什么用的苦药吃了。
小姨也能看到天幕,说不定还要麻烦太医两次。
等回了家,长辈们也不会放过他。
真的甜蜜的烦恼啊。
正想着,他又感受到了另一道不加掩饰的视线,回望过去,是他的表姐——卫长公主,和舅舅一样一脸的关切。
总感觉表姐和之前有些不一样,是自己的错觉吗?
下一个抽取弹幕的是李世民:
【辟谣一下,杨广的母亲和李渊的母亲是亲姐妹,李世民和杨妃刚好是四代旁系血亲,不违反现代法律。】
李世民哭笑不得,和长孙皇后对视了一眼。
长孙皇后无奈一笑:“杨妹妹这会儿肯定慌了神了。”
天幕这么一说,前朝大臣们必然会认为是杨妃借着表妹的身份在后宫生事,甚至还让后世人知道了。
长孙皇后一向怜爱这些后宫的姊妹们,也明白杨妃这次,真的是受了无妄之灾了。
她是隋朝的亡国公主,就算已经诞育了李恪、李愔两位皇嗣,也丝毫不敢娇纵,时刻谨言慎行,唯恐被人抓住了辫子,反倒连累了两个儿子。这样的处境,怎会敢在二哥面前自称表妹呢?后世人还要专门辟谣这个,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好在赵匡胤很快抽取了下一条:
【要是赵匡胤一脉继承皇位,宋朝会不会没有那么屈辱?】
赵匡胤心中一梗,怎么抽到了个问句,而且问得非常扎心,没有任何信息可言。
天幕不知是不是感受到了他的怨言,朱元璋抽取的下一条和明朝并不相关:
【前面的问题问得好啊,赵匡胤可是设立了“封桩库”准备用钱把燕云十六州买回来的人,能好到哪去?】
赵匡胤深吸一口气,遏制住破口大骂的冲动。
好家伙,原来这“弹幕”与“弹幕”之间,还能对话呢。
朱元璋也很是无语,他本来还期待着弹幕说出一些和明朝相关的额外信息,结果倒是便宜了赵匡胤,自己的吃亏固然心寒,别人的得利更让人气愤。
天幕早已放出了明天的问题预告,是比较中规中矩的算术题,倒是让诸朝人都松了一口气,毕竟今天明女郎讲了这么多,他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消化,若是明天还是满满的干货,那也太被动了。
明月提前把数学题算了出来,打算过了十二点就立刻答题。
下午没什么事,明月索性趴在床上开始看小说,时不时发出几声像鹅叫的咯咯笑声。
年年在地上趴着格外无聊,又开始自己咬自己的尾巴转圈。
客厅的爷爷奶奶听到了年年的低吼声,怕他影响到孙女“学习”,开门把小狗抱走了。
明月更沉浸于小说的世界里了。
汉朝。
傍晚,椒房殿。
卫长公主跪坐在卫子夫身边,翻看着母亲已经处理好的竹简。
卫子夫拧着眉,一边听着下首詹事的汇报,一边回忆着下午明女郎所讲之事。
皇后詹事,也称中宫少府,主要负责传达皇后旨意、管理宫中事宜。
当然,这个职位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大长秋。
但显然,卫后并不愿与长门宫那位废后争锋,所以这位实际意义上的大长秋,内外皆以詹事称之。
卫子夫揉了揉眉心。
今岁朝中有战事,陛下从各处节省开支,内廷也不例外,她也因此格外忙碌。
好在太子刘据地位稳固,宫外的卫青、霍去病荣宠仍盛,诸宫虽有怨言,但也不敢在自己面前造次。
她重重地叹了口气。
但,天幕所言天下皆知。
按照原本的历史,弟弟和外甥都会“早逝”,据儿也不是当皇帝的材料,未来的权臣霍光尚且年幼,卫家如今的荣宠,像皂角揉搓出的泡沫一般,难以长久。
自己能看出来的事情,别人当然也能看出来,估计要不了多久,便会有人按捺不住,开始试探。
奏对过后,詹事并未立刻退下,而是走上前来,低声道:“那位大长秋,似乎遇上了什么难事。”
卫子夫只微微怔愣了一瞬,便猜测出了长门宫的意图。
就是不知道,是废后终于想开了,还是大长秋在自作主张。
思量片刻,她也低声吩咐道:“你派人将此事告诉爰叔,不要多言,他自会明白。”
“爰叔我记得,他是董偃的好友。”卫长公主身体微微前倾,靠近了他们二人,“就是他给董偃出主意,让窦太主将长门园献给了父皇。”
“是个聪明人。”她总结道。
卫子夫侧头看向自己的大女儿。
下午的时候,陛下唤据儿前往朝会。
但谁知,这孩子不声不响地办了件大事,也跟了过去。
卫长公主神态自若,似乎并不在乎母亲充满着审视的打量。
但知女莫若母,卫子夫又怎么会看不出,女儿掩藏的紧张与期待呢?
卫子夫强忍住再次叹气的冲动:这是一条比据儿的路,更难走的路啊。
詹事低着头,贵人们说话,便没有自己插嘴的份了。
卫子夫缓缓开口道:“是啊,爰叔是爰盎的侄子,有他居中调和,就算此事出了纰漏,陛下也会看在先帝的面子上,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汉景帝之时,爰盎反对立梁王刘武为储君,也因此丢了性命,算得上是有从龙之功。
卫长公主眼睛一亮,迟疑地看了母亲一眼:“母后”
卫子夫拉过女儿的手,十五岁的少女手指修长,手心里出了一层薄汗,带着冰凉的湿意。
她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让卫子夫从一众后宫女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