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 20、驱狼吞虎,农民起义(第1/2页)
“爱新觉罗·胤礽。”天幕终于讲到了这个问题的最后一人,也是最受诸朝关注的那一人,“他未能继承皇位的原因,也比较复杂。”
宋朝这边,赵匡胤正襟危坐,叹了一口气。
天幕没有出现之前,他以为如今占据燕云十六州的契丹人是最应该警惕的外族,没想到取代宋朝的反倒不是他们,而是如今的蒙兀室韦部落。
未来建立了清朝的女真族如今在北方分布极广,非常活跃。
不过,那是现在辽国要头疼的问题。
女真族。朱元璋佯作闭目养神状,心中盘算着要如何将整个族群斩草除根。
刘伯温精通经史兵法,与他讲史时曾说过,金朝灭亡后,女真人分部散居,元朝依俗而治。
如今在海西,只有纳哈出这个故元太尉还在负隅顽抗,拿下他,其余各部也就不足为虑了。
“冯胜。”朱元璋肃容,洪武五年岭北之战时,徐达率领的主力军大败,李文忠那一路无功无过,仅冯胜这一路获胜,如今休养生息了七年,也该再向那些外族亮一亮爪子了,“朕命你为征虏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副,率军二十万北征,拿下纳哈出。”
聪明人的脑子里千回百转,自然想得明白朱元璋的用意,宋国公和颍川侯都是老将了,捎带一个永昌侯蓝玉,虽有锻炼年轻将领的意思,但更多的是想表明自己对东宫两位皇孙的态度罢了。
虽然天幕所说的历史中,不知为何是皇次孙继位,但显然此刻,陛下依然站在嫡长孙这边。
“陛下。”颍川侯傅友德冷不丁出声禀道,作为即将出战的副将,他没空思考朱元璋言下深意,而是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战事之上,“乃儿不花、李宣等故元部众仍在边境寻找时机,不得不防。”
按照他们原本的规划,应该先将这四部解决,再考虑如何处理辽东的纳哈出,如今因为天幕之言便随意更改战术,恐怕不妥。
信国公汤和也面露赞同之色,打仗可不是儿戏,东宫那些唧唧歪歪的琐事他可以不放在心上,但若是因此阻碍了北征之策,实在是本末倒置。
永昌侯蓝玉跟着点头,他是莽撞,又不是傻。
陛下此举固然是为了维护皇长孙的声名,此战若是顺利,皇长孙和他都受益匪浅,但若是不顺,矛头自然直指他自己。
更何况,陛下的态度,已经决定了东宫的格局。
朱元璋也意识到自己过于急躁了,但一想到大明会被女真族取而代之,他便恨不得立刻飞到辽东去,将此事扼杀在摇篮之中。
再等等吧,小不忍,则乱大谋。
历史上,明朝北征的下一个目标,确实不是纳哈出。
在解决掉侵袭边境的北元平章、知院等四部后,又过了六年,他们才着手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
“因为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距离我们很近,史料留存也比较丰富。”明月并不知道,有人正在为自己的回答大动肝火,“所以据此衍生出来的文艺作品也很丰富。”
“正经的有‘康雍乾王朝’,幽默诙谐、讽刺辛辣的‘纪晓岚’也很不错,还有那部家喻户晓的反封建双女主戏和后来翻拍的新版,以及被穿烂了的雍正后宫、乾隆后宫和......”明月顿了一下,引出了今天要说的主角,“九子夺嫡。”
正在为继承人一事头疼的嬴政猛地一惊:九子夺嫡!
这个皇帝,是嫌公务不够繁忙,还是嫌党派不够多?
让九个儿子都参与竞争皇位,朝堂都要乱成一碗黍稷稻麦豆粥了吧。
刘彻惊呼出声:“九子夺嫡!”
正当朝臣们以为陛下会说出什么建设性意见时,只见刘彻咬牙切齿道:
“他竟然有九个儿子。”
嫉妒让他面目全非。
李世民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锐利的目光直直地刺向他的嫡长子李承乾,却不想,立于下首的太子和他短暂对视了一瞬,便瑟缩地避开了他的视线。
李世民怔住了,反倒是看到了这对父子整段交锋的长孙皇后无奈一笑。
她有预感,听完清朝九子夺嫡的乱象,二哥就能下定决心,改立太子了。
赵匡胤兴冲冲地拿起了纸笔,准备跟着明女郎学习未来的历史,积累经验、吸取教训。
虽然专门安排了官员记录天幕所言,但是观看时迸发的灵感还是只能自己写下来,自己看。
听明女郎的意思,九子夺嫡是不可行的,但他也没有那么多孩子:
长子和三子早夭,次子已经被排除在继承人之外,唯独剩了个四子赵德芳,尚且不满三岁。
王氏的身体一向虚弱,后面生的两个孩子都早早夭折了,不知道这个孩子能不能立住。
倒是几个女儿,一个个都虎头虎脑的,身子康健,嫡长女五岁,嫡次女四岁,另有一个庶女两岁,也不是不能培养。
只是如此,女子十三岁就必须要嫁人的规矩,可就要改改了......
不对,也许不用改,只要换个思路,让男子嫁进皇家不就好了。
赵匡胤在头脑风暴的时候,朱元璋在想赵匡胤。
倒不是那种暧昧的思念,而是想到了他的那句名言。
傅友德的想法不无道理,如今的大明,就像在山脚下定居的猎户,而元朝的残余势力,则是被猎户打残的老狼,虽已经苟延残喘,但若是不防备他,恃胜失备,反受其害,冷不丁被咬上一口,肯定要掉一大块肉。
那女真族更像是一只幼虎,虽受老狼庇护,却也被老狼压榨,二者并不同心同德。
若是猎户干掉了老狼,幼虎便假作依顺,瞧着毛绒绒的样子憨厚可爱,但一旦放任它长大,便会在猎户打盹时趁虚而入,给上致命一击。
也罢,幼虎的乳牙尚且不够锋利,还是先将老狼斩杀,徐徐图之。
等等,也许可以用,驱狼吞虎之计?朱元璋不期然再次想到了刘伯温,那个曾被他称赞为“吾之子房”的男人,若是他还在,定会侃侃而谈,寥寥数语,定下妙计。
可惜......朱元璋回忆着民间广为流传的那首诗,露出了遗憾的神情。
可惜啊,刘伯温声望极高,或许他的才能真的堪比诸葛,但他朱重八却不是刘禅。
不知这位能为大明谋全局的谋士,有没有谋到自己的结局?
若没有自己的默许,胡惟庸绝不敢对开国功臣下手,但让这家伙忧愤而亡,就绝非自己本意了。朱元璋轻叹了一口气,又给刚刚下狱的胡惟庸记上了一笔。
朱元璋的眼光可谓毒辣,某种程度上算是描摹出了未来的走向。
但他显然不明白等降水量线和农业、畜牧业之间的关系,就算蒙古、女真、契丹等等都完全消失,也会有一个新的游牧民族出现。
至于天幕现在提到的“九子夺嫡”,从朱元璋对朱标、朱雄英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了。
“当然,九子夺嫡是后面要发生的事情了。”明月卖了个关子,“我们要先从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