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 15、扶苏刘据,卫长公主(第2/2页)
“刘据失败的原因很多啊,直接原因是江充诬陷,有人会认为卫霍早逝是主要原因,但我不这样认为,主要原因应该还是刘据和他爹刘彻的政治主张不同。”
“围绕着刘彻的都是一些行事酷烈的官吏,天然会反对仁厚的刘据。”
“巫蛊之祸前就有许多次类似的事情发生了,比如刘据被诬陷调戏宫女、被诬陷得知刘彻病重面露笑容等等。”
“刘彻有时非常信任卫太子,有时将信将疑,但在查证之后也解除了误会。
“但正所谓三人成虎,巫蛊之祸的发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不是江充也会是别的什么充。”
“即使是父子之间小小的分歧,也会被层出不穷的蚂蚁凿成巨大的裂缝。”
“卫霍要是还活着,刘据在外戚势力上可能会好一点,刘彻的猜忌之心也会少一些,但根本上的矛盾还是存在的。”
“当然,分析原因,自然少不了皇帝和太子之间永恒的矛盾:日渐衰老、疾病缠身的父亲面对正值壮年、雄心勃勃的儿子,心怀忌惮也是人之常情。要知道,刘据可是当了三十一年的太子,人生能有几个三十一年?古代人的寿命可没现代人这么长。”
“我还发现了特别有意思的一点,刘据应该是非常重视扶苏这个反面教材的。”
“和父皇的治国思路不同,扶苏选择当面顶撞始皇,于是被发配去了上郡;刘据就不一样,人前给足了汉武帝面子,私底下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俗称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后面谋逆之事中,刘据做出的种种错误决定,也与他事事对照着扶苏的失败案例反向行事有关系。”
“不知道为什么,刘据在用人上确实有很大的问题。”
“巫蛊之祸前,他的家臣就敢坐着马车在驰道上行走。”
“驰道可是仅供帝王驾车的道路!刘据连这点政治敏感度都没有吗?”
“如果有人抓住这点不放,完全可以说他有不轨之心,故意为之。”
“就算往好处想,刘据也有管教不严之过,连家臣都无法完全掌控,更让人质疑他未来如何掌控偌大的汉朝了。”
“巫蛊案发后,许多公主都深受牵连,京中已然人心惶惶。”
“敌人来势汹汹,刘据身为太子,更应该将自己的宫室箍得如同铁桶一般。”
“但江充还是在太子宫中挖掘出了一个桐木人。”
“连自己的宫室都能被悄无声息地侵入,真不知道该怎么为他的无能做解释。”
“而刘据的老师不仅不能规劝他,反倒贪生怕死,用扶苏之死撺掇太子谋逆。”
“刘据吸取了扶苏的教训,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可他的老师并没有如蒙恬般的才德,最后落得了满盘皆输的下场。”
“是的,满盘皆输,刘彻也输得够呛。”
“一向刚愎自用的汉武帝难得展现了自己的软弱,什么灭江充三族啊,建思子宫啊。”
“老登不一定有多思念儿子,纯粹是为失去了一个精心培养的继承人而深深懊恼。”
“更何况,这场混乱波及了数万人。再加上卫霍去世后的连年战败,国库早已空空如也了。”
“但人死不能复生,刘彻也真的老了。”
“晚年的刘彻失去了许多明君的品德,唯独留下了知人善任。”
“他将八岁的刘弗陵托孤给了霍去病的弟弟霍光。”
“霍光也没有辜负主君的信任,为摇摇欲坠的大汉续上了一命。”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以后,这皇位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刘据一脉,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明月看了一眼自己的草稿纸,上面列出的原因都已经说得差不多了。
刘据这个人比较普通,还没有扶苏的人物性格鲜明,他的色彩大多被掩盖在了诸多有能有为的亲人之下。
但相较于无声无息消失在巫蛊之祸中的无辜者,他能在史书上留下姓名,已然是幸运儿了。
天幕之下。
刘彻将长子唤来,仔细端详着他的面庞。
面前的刘据因年幼身量不高,面容大气、神色清正,有翩然君子之风。
虽只有六岁,但显然通晓礼法,并不直视长辈,孺慕之情却绝非作伪。
明女郎说得隐晦,但众人都能听出来,她认为刘据有德无能。
夸赞刘彻知人善任,何尝不是在贬低刘据识人不清呢?
刘彻当然清楚。
三岁看到老,他早就知道,据儿仁善,但并不算聪明。
说好听点叫善于纳谏,说难听点就是耳根子软。
这并不重要。
他的母后聪明,他的舅舅聪明,他的表哥也聪明。
于是他的任人唯亲反倒成了优点。
但刘彻想不到,卫青会早逝,去病也会早逝,仅剩卫子夫一人......
失去了母族的支撑,刘据就不再是最合适的太子了。
他当然信任卫霍二人,就算自己另立太子,他们也不会有丝毫怨言。
但这般行事终究不是良策。
更何况,自己又不似皇考......
当初刘荣蠢钝不堪、栗姬狂傲无脑,父皇说废就废,转头立自己为储君。
而他刘彻,至今也就刘据这一根独苗苗。
原本的历史上,到了晚年,他也只能选择八岁稚童,可见今生子嗣确实不丰。
卫子夫还能再生吗?
又或者从卫家、霍家再选人入宫?
刘彻这边思索着,忽闻传报,卫长公主求见。
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他不禁展露出了一个古怪的笑容:
“是子夫让你来的?”
来自上位者的威势压在了尚未及笄的少女身上,这一刻,刘彻不再将她看作是自己宠爱的公主。
“与母后无关。”卫长公主挺直腰板,锋利的目光直视着她的父亲,如同一把出壳的宝剑,“是我自己想来的,父皇。”
相较于汉武朝,嬴政那边的氛围轻松了不少。
明女郎说扶苏因为触怒始皇帝被发配上郡,但那日因为天幕的出现,此事被暂时搁置了。
这也代表着,天幕所说的历史,都是从前的故事了。
一切都是可以被改变的。
而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俩,此刻正在疯狂代入:
明女郎认为刘据无能,难道李承乾就有能了吗?
李世民昧着良心也说不出这种话。
李承乾更是陷入了深深的内耗和恐慌之中:
一想到明女郎会如同指摘那些昏君一样用辛辣的语言嘲讽他,他......他就想躲起来。
只要不去听,不去看,就能逃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