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亦安: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庶女亦安》 140-150(第8/17页)

才是最让白阁老宽慰的。

    有时候白阁老自家也在想,若是能在圣人龙驭上宾之前闭眼,于自己而言,又是一桩幸事。

    不过今年这个年,白阁老注定是过不好了。

    等白阁老奏对完后,圣人并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对群臣叹了一句,“老喽,这精气神儿是大不如前了。”说着,圣人便看向太子。

    太子连忙道,“父皇春秋正盛,何以言老?”太子毕竟没有经历过这些,宣宗皇帝在世时,圣人才是真正的年富力强。而等到他做太子时,圣人却已经是八旬老人,垂垂老矣。

    说圣人不老,也是太子的一点私心。他还未正式参与国政,哪怕圣人有这个心思教他参政,这话也断不能从他的嘴里说出来。

    紧跟着,白阁老也说了些吉祥话。马上就要过年了,何必说些让圣人扫兴的话呢。也许圣人只是想试探下太子,眼下就站队,未免也太早了些。

    谁料圣人一摆手,直接道,“朕意让太子监国理政,诸卿以为如何?”

    一众大臣顿时沉默起来。

    按说现在表态支持太子监国,是件稳赢不输的事。毕竟圣人把话都说到了这份儿上,再要推脱,倒显得心里有鬼了。

    群臣的底气在于,当今并不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便是给太子放权这一件事,也只是群臣私下里猜测,是不是圣人借此试探,却也没有十分肯定。

    如今圣人把话头递到这里,顺嘴答应一句的功夫,便是给太子,也就是未来的圣人卖个好。

    有资格接这句话的都在心里细细思量起来,倒让一个人先开了口。

    “父皇不可!”群臣一时俱看向这人。

    是景王……

    景王跳出来后,看都未看向太子,直接对圣人道,“太子从未接触过政事,如今骤然理政,恐与国无益,还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念……”若论起这个,太子确实未曾单独理政,先前也只是在詹事府,向陆太傅讨教政事。

    太子毕竟不是兄长宣宗,吃了这一记,面上没有显出动怒的神色,只是跟着景王的话,又劝了劝圣人。

    这下倒让有心力挺太子的人闭了嘴。可别是人家父子唱的一出双簧,当真的却是自家。

    也有大臣在心里暗笑,旁人说这话倒还有理。唯独景王说这个,只让人发笑。圣人让景王和定王一道管着理藩院,景王却连理藩院的正堂都没去过。恭王和端王为了争内务府的权,眼看着就要水火不容了,这一位却连争一争的心思都没有,整日流连京郊的各处道观。

    恭王和端王相争,是眼看着大位无望,想给后人攒点家业。别看恭王膝下只有两个女儿,可外孙也是孙。再说,便是没有后人,内务府的油水,也足够让人心动了。

    端王也正是给后人攒家业的时候,虽有个世袭罔替的爵位,可家底到底不厚,几代下来,已经是坐吃山空了。得亏有圣人帮衬,眼下管着内务府,这才缓过一口气来。

    如今恭王来争,端王如何肯让?圣人年已八旬,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龙驭上宾。到时候新君即位,这份差事自然得还回去。

    这也是端王扛着不肯让权的缘故。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太子继位已成定局,恭王又是未来圣人的亲弟兄,只有吃肉没有喝汤的。眼下却要夺自己的权,少了这几年的贴补,后人难道要去讨饭不成?

    端王有自己的苦衷,恭王想的却也一样。亲爹还在的时候都沾不上内务府,等日后兄长上位,说不得就更没有机会了。两府一院,那可是圣人的私产!圣人若不想给,旁人能说什么?

    为着这个,恭王与端王没少别苗头。偏生这两位,一个是圣人亲子,一个是永世不降的铁杆亲王。圣人也没有明言偏袒谁,局面便这样僵持下来。

    太子一劝,眼看着又有大臣要劝,但圣人已经拿定了主意,一锤定音。

    “先教太子监国,一日不监国,便一日不能理政。”群臣只有山呼万岁。

    太子且还迷糊着,还没过年呢,自己就要监国了?同样迷糊的还有一人,那就是安王。

    与太子不同的是,安王是不懂朝政,且心思也不在朝上。今儿一早安王上朝时,正听见亦安吩咐韦女史,说是今天午膳要吃锅子,等他回去就有热锅子。

    安王满心都是等会儿早些回王府去见亦安,这些话于他而言不过是乱风过耳,掀不起一丝涟漪。

    再者安王身上连个差事都没有,上朝也不过是因为他身上有个亲王爵位,必须到场而已。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指望安王在朝政上有所建树。况且,一个宗藩亲王对朝政指指点点,这也是朝臣们所不能容忍的。

    安王在朝堂上不过妆点,连个吉祥物都不是。除了身为亲王的特权,含权量其实是比较低的。

    不过低也有低的好处。至少安王的岳父,亦安的亲爹白尚书对此就很满意。若安王是个实权亲王,他还指不定要被御史怎么骂呢。

    圣人在敲定太子监国后,又缓缓言道,“国事交予太子,这宗人府就交予……”端王耳朵立时就竖了起来。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宗人府可一直握在圣人手里,从来没有给出去过的!

    若说内务府含“财”,理藩院含“权”,那宗人府就是既含权又含财。且内务府对内,理藩院对外。而宗人府,对内辖制宗室,对外也能影响勋戚,凡请名、请封此类事务,都是先交宗人府审批,再呈送御前的。不花点银钱打点,宗人府的官员岂会这么痛快给你报上去?又不是实权宗室,亦或者在圣人面前得眼的,这一类宗人府官员自不敢瞒,其余的嘛……

    端王心思活泛起来,如果圣人把宗人府交给自己或者恭王掌管,那他和恭王之间的争端,自然也就平息了。

    别的不说,单宗人府的宗正,一年的年俸,便有近万两银子。以前圣人收回宗人府,这笔开支自然就减去了。如今圣人又重新提起,这笔银子却是如何也省不了的。

    圣人留了个话头,又说道,“自本朝伊始,宗人府便由宗室打理。朕御极之初曾破此例,也是为江山社稷。如今朕又有意将宗人府交予宗室打理,不忘祖宗之言。”对于这个话题,群臣是由着圣人的。再什怎么着,宗人府也不会交给官员主管。

    若真如此,那宗室可就遭老罪了。

    百官巴不得能少一个宗室是一个,养这些偏远宗室难道不花银钱嘛?

    端王甚至往前稍了稍,就怕一会儿听不清圣人说什么。安王却依然神游天外,想着一会儿回府和亦安一道吃热锅子。

    圣人瞥见安王面上清纯神色,不动声色道,“景王之言甚得朕意,也是时候提拔年轻人做事了。”圣人此举却是想着让儿子和睦,毕竟性子再温和的人,恐怕也受不了别人当面说自己不行。

    圣人话里带出景王来,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圣人要把宗人府交给景王打理。毕竟圣人诸子之中,景王确实是最年轻的。

    端王便露出些许失望来,定王依旧老神在在,恭王不知在想些什么。就连景王本人,竟也是一副浑不在意的模样。似乎宗人府这个肥差对他而言,也不过是可有可无而已。

    将众人神色尽收于眼底圣人这才不轻不重道。

    “便将宗人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