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亦安: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庶女亦安》 140-150(第6/17页)

圣人御剑至!”只这一声,不止王府护卫,就连那一位,也忙不迭从轿中滚了出来。

    是真个儿滚了出来,连滚带爬。

    圣人的威名何人不知?尤其京畿重地,圣人几乎是神明一般的存在。

    不怕韦女史使诈,就怕是真的圣人之物降临,自家却没能恭迎,平白添上一桩罪过。

    便是为此,也不能不伏首恭迎。

    待一抬头,便看见老相识手里真个手里捧着一柄宝剑,看来确是圣人御剑无疑。这一位再不明白,也知道一个道理:假冒御赐之物,是要下诏狱论罪的。韦女史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拿圣人作噱头。

    只是这一位不明白的是,除了圣人御剑,韦女史身后一左一右两位女使,手上竟然各捧两个托盘,上置白绫和金杯,却是不知为何。

    圣人御剑一到,除了韦女史一行人,余者尽皆跪倒。

    为了演得更真一些,韦女史故意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对这一位道,“赵氏,尔身为奉国中尉内眷,却不知惜福养身。顺惠王妃生前仁善,不欲与汝计较。汝却屡次犯上,唆使匪类,实在不堪供养。今安王妃奉圣人命,襄理王府,有先斩后奏之权。今尔自取其祸,王妃谕旨,若尔仍冥顽不灵,便令尔以此剑自裁。”

    赵氏骤然听了这一通,面色忽地煞白起来。要她用圣人御剑自裁?这不是让她死了也不能安宁吗?!她的儿子竟然娶了这样的毒妇进门!

    至于赵氏为什么丝毫不怀疑韦女史的话?因为奉国中尉确实归属安王一系,除过圣人,各宗室虽然是从宗人府领俸禄,但各藩亲王在明面上还是有权约束底下宗藩。

    尤其是如今宗室之中,止有六位亲王,除过圣人三子外,便只有端、定、安三位铁杆亲王。圣人那些兄弟皆已作古,子嗣最高位者,不过郡王尔。

    所以赵氏这位奉国中尉内眷,还真是要受亦安这位圣人亲封的安王妃管?*? 束。要不是有圣人之物在这里戳着,赵氏几乎要跳脚,哪里有婆婆给儿媳行礼的?没听说过!

    韦女史话音未落,接着说道,“若汝不肯死于御剑之下,王妃亦开天恩,许汝自选白绫、鸩酒。”说着,身后女官进一步上前,将白绫、鸩酒示于人前。

    不知情的见了,无不在心中倒吸一口凉气,如今这一位王妃,可比已故的顺惠王妃心狠多了。顺惠王妃尚且顾念嗣子,不忍加害。如今的安王妃,眼看着没有那么多顾忌。

    王府门前的护卫恨不得自己是聋子、瞎子,也不想听这等秘事。若说先前还有看热闹的心思,现在一个个恨不得自己不是今日当差。王妃若想为难他们,可比对付这一位更容易些。且她还是永世不降的亲王妃,便是闹出人命来,圣人往日又那样看重王妃,难道真会秉公执法不成?

    不想这时候赵氏却突然窜了起来,逼近韦女史身前,一脸不敢置信,咬牙切齿道,“难道她真敢杀我不成?!”赵氏所依仗者,无非安王乃其亲子也。便是王妃出身再高,只要安王是她儿子,就不怕没有出头之日。

    可赵氏却没有想到,今儿不但没有见到儿子,反被这个原本不在意的儿媳逼上绝路。倘使她今日真的死于御剑之下,也不会有御史为她鸣冤。死了白死,再无别的出路。

    故而赵氏如此气愤,她不想死。本来亲儿子袭爵,她这个亲娘怎么说也能做个安享清福的王太妃,却不想亦安如此决绝。赵氏多年心愿一旦成空,又如何不大失所望?

    一肚子怨气直冲脑门,赵氏一时也顾不得御剑在此,径直和韦女史顶起牛来。却也多少有些顾忌,没有真敢近前。若是碰掉御剑,岂非授人以柄?

    韦女史没有料到赵氏竟会这样不管不顾,却又想起亦安叮嘱,心里暗道果然还是王妃思虑周全,竟也想到赵氏会有这样的反应。又想起赵氏此前多对顺惠王妃身后多番不敬,又兼之自己在中间受了不知道多少回夹板气。韦女史作势将御剑抽出半截,剑芒闪耀,竟也将赵氏逼退一步。

    云长史见此,生怕韦女史一个冲动,真个儿斩了安王生母,却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劝说韦女史。若被赵氏察觉他们只是做戏,依赵氏那胡搅蛮缠的性子,只怕真会在王府门前撒泼。届时王妃若怪罪下来,自己还是吃罪不起。

    便是真出了差错,也只能希望王妃言出必行,肯保他们了。想到这里,云长史默不作声。

    韦女史目露凶光,赵氏被唬了一跳,生怕韦女史真的砍了她。

    心里细想了想,赵氏还是服了回软。她这不是对安王妃低头,而是对圣人低头。

    想清楚后,赵氏很麻利地就跪了下去。

    “妾身思子心切,若有冒犯之处,还请王妃恕罪。”赵氏声音高亢,一点儿看不出来是悔过的模样。可韦女史和云长史几时从这位嘴里听过服软的话?便是舞阳长公主那一回出手,也不见得有这般效果。

    韦女史与云长史对视一眼,心内苦笑。若顺惠王妃生前肯强硬一番,不见得会助长赵氏心思。可话又说回来,顺惠王妃寡居,又无圣人做靠山。只能说,各人有各人的命数。

    赵氏当然不是诚心认错。她言语这样高声,便是想教旁人知道,安王妃不敬婆母,以势欺人。她今儿个这一跪,便是想把亦安的名声跪臭。朝中风闻言事,有这样的由头,还不赶着向圣人谏言?

    只是赵氏算错了一点,亦安并不顾忌名声。她知道自己如今这场富贵是怎么来的,也知道怎么维护自身。赵氏这些“大众”手段,对她而言却是无用的。

    今日亦安没让赵氏进王府再收拾她,便没打算将此事压下。亦安并不介意在京中有厉害,亦或者狠毒的名声。有些时候,旁人往往会因为这个,让你三分。只是其中的尺度,却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

    韦女史见好就收,将心中郁气暂且压下,对赵氏冷冷道,“既然汝已知错,王妃有谕,便留尔一命。若今后再犯,便依今日行事,定然不饶!”

    吃了这一记亏,赵氏面上并不恼怒。反而作出一副哀戚模样,让一旁的云长史叹为观止。

    “妾身并不敢违命,只是让我见一见王爷,毕竟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骨肉……”这时候她倒想起安王是她儿子了。

    一听赵氏说要见安王,韦女史冷笑一声,直接道,“王爷乃是先王妃嗣子,与尔有何干系?再不退去,定将尔斩于剑下!”说着,韦女史又把御剑横在身前抽出半截来,教赵氏看个明白。

    赵氏不能再继续纠缠下去,只能含恨而退。非她不想闹,只是圣人御剑在前。若她真个闹不休,姓韦的真要砍了她,那可就是白丢一条性命。

    这一回赵氏没有占到分毫便宜,随她前来的众人也是个个面如死灰。没想到安王妃这般厉害,竟然教这一位连王府的门槛都没跨过去。

    这些人跟着赵氏,本就是被赵氏以利说动。如今见了这一番场面,哪个心里还不明白。这一位,日后怕是不成喽。赵氏想的是日后再作图谋,这些人毕竟是郡王府出身。心里明白得紧,安王妃这样行事,打得就是让这一位往后也进不了王府正门这个主意。

    这件事不出半日,便传到舞阳长公主与临清公主耳中。彼时两位公主正对坐饮茗,闻得此事,舞阳长公主放声大笑,对临清公主道,“本宫便知当初没有看错人,安王妃果真有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