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亦安: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庶女亦安》 140-150(第15/17页)

 而亦安现在还不知道,祖父现在的进退两难,不久后的她也会感同身受。

    春闱刚过,陈阁老家便开始操办喜事,为迎娶亦谨过门而准备。

    不少大臣私下里都在议论,陈阁老家的公子这次这么有把握?要知道主考官可不是白阁老或者白尚书,而是吏部尚书亲自主持的。

    此为释群嫌,乃圣人特旨。

    亦安为宋尚食和林太医请封的消息传出去后,果然引得百官弹劾。这件事被圣人压了下来,正好又有春闱的事挡着,所以没有闹到满朝风雨的地步。

    三月里,亦谨嫁入陈家。

    紧跟着五月,尚德迎娶姚京兆之女。

    崇元四十五年的会试,陈明康中举,位列二甲二十一名进士。而尚德则落了榜,只能等三年后再试。

    七月,亦和与沈少卿幼子完婚。

    等白家操办完这几桩婚事,转过头一看,嘿!尚信和亦柔还没着落呢。

    这倒不是彭氏故意不上心。一者尚德五月才完婚,家里紧跟着又是亦和的婚事,她就是想出门交际,也分不出身来。

    而就在这时,亦安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人选。

    “秦阁老的孙子?”乍一听这个人选,还以为是常宁郡主的丈夫,那位可是探花。

    是以想也知道不是这一位,那就是秦阁老的另一个孙子。

    只是秦阁老只有一个嫡孙,另外一个,自然就是庶出了。

    亦安能提这个,自然是已经调查清楚了。

    今年四月,秦阁老之子带着一双儿女入京,一是为女儿和慎国公府的婚事,二便是送儿子秦润物入国子监读书。

    秦珂在家中待嫁,亦安曾到秦家去探望她,是以知道她还有一个庶弟,眼下正在国子监读书。

    秦润物本人的才学或许比不上兄长秦润言,但却是用心苦读的。秦家虽然出了一位探花,但又被圣人点了做郡主仪宾,仕途一眼就看到头了。

    是以秦阁老将孙辈科举的希望放在了秦润物身上,让其随父入京也有这个考量在。

    听国子监祭酒也赞过秦润物用心刻苦,并不敷衍进学。

    往高处看,秦润物无疑是比较合适的人选。如果不考虑门第,那就要看其它方面。比如今年的新科进士里,是否有合适的人选。

    但这样的人白家并不知根知底,相反,对秦阁老本人,白阁老便很了解。

    “我也不过略提一提,若秦家无意,我们也不好强求,再者就是长辈们的意思。”亦安提了这样一个人选,倒没有显出大包大揽的样子来。

    是呀,眼看秦阁老孝期就要结束,到时候是否会还朝还是未知。眼下如果传出秦、白两家联姻,在朝廷上,不大不小,也是个新闻。

    白阁老起先觉得不妥,但细细思量过后,又觉得秦润物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顾老夫人看了眼陆氏,陆氏知机,当即应下此事,过后去探秦夫人的口风。

    谁知秦夫人与陆氏一拍即合,对这桩婚事竟然出奇的赞成。

    仔细想想,也能明白秦夫人的心思。丈夫正在吏部候缺,若是这时候能和白家搭上关系,那丈夫起复,就大有可为了。

    更深一层,秦夫人想的还是亦安,亦或者是亦安掌握的宗人府。

    秦夫人原本以为长子的仕途就算走到头了,没想到时来运转。若是能用庶子的婚事换来安王妃对长子等的提携,横竖是不亏的。至于庶子?能娶白阁老的孙女为妻,是多少人想求也求不来的。

    两家暗中商定,等秦家孝期一过,便立刻完婚。两家先交换了信物,等来年秦阁老入京,便能行大礼。

    九月,延熹郡王妃产下次女。

    亦安心想,只要再襄理上两个月宫务,自己就能把这个担子交给延熹郡王妃了。

    为什么说是两个月?当然是因为郡王妃要坐双月子。

    这一回生了女儿,延熹郡王妃面上却并无多少喜色,她实在是想要一个儿子的。长女已经四岁,延熹郡王也已经年过二十五,再无子,便要纳妾了。

    亦安故作不知,恭喜过延熹郡王妃后,便以宗人府夫的名义,替延熹郡王的长女请封,次女请名。

    这些本就是宗人府的分内事,圣人见是亦安的奏疏,看过后随手就批了。

    延熹郡王妃知道后,到底对亦安露出感激的笑来,“到底是麻烦你了。”

    亦安忙道,“郡王妃何出此言,这些不过是迟早的事罢了。”

    不过延熹郡王妃的月子到底没坐安稳,还没有到一个月,竟然有血崩的趋势。

    这下亦安也不好再提交还宫务的话,只能继续在宫里处理宫务。

    十二月,宗人府那里又出了问题。

    定王一系的好几个宗室到宗人府,问今年给他们发放的禄米为什么是霉米。

    这一句可把张府丞吓得不轻。宗人府官员再怎么吃回扣,也不至于把霉米发出去。

    可这几位宗室是有实据的,身后那几车的霉米是作不了假的。

    张府丞不敢擅自做主,连忙请示安王。安王也傻了眼,他看过名册的,宗人府压根儿就没有霉米的存货!

    这下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

    安王无法,只得派人去请亦安。

    亦安倒是查出来了结果,可她也不能做主,只能向圣人汇报此事。

    定王将给定藩一系宗室的禄米,换成了几年攒下来的糙米。放到如今,有些已经发霉了。

    第150章 晴天

    定王作出这样的事来, 显然是没把下面的宗室放在眼里。

    而在定王看来,他是永世不降的藩王,便是这样行事, 圣人也不会把他怎么样。

    不料这一回圣人勃然大怒, 召集了内阁大臣,要从重治定王的罪。

    等定王反应过来的时候, 圣人已经对内阁做出了指示:革除定王爵位, 降为闲散宗室,从旁系中另择宗室继承定王爵位。

    这下不止定王, 其余几位亲王也懵了,还能这么玩儿?

    定王忘了, 圣人一直没有动安王的原因,一者是因为他只在子嗣上用心,没有扰乱社稷。二者便是因为安藩只有他这一根独苗。若是废了他,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不是安王绝嗣, 就是永襄郡王绝嗣。

    所以圣人迟迟不动安王, 并非不愿,而是不能。

    轮到定王作死时,圣人便不再忍耐。反正定王一系还能找几个继承人出来, 圣人不能容许定王这样苛待宗室。

    而择定新任定王的差事,自然就落到了宗人府头上。或者说,落到了亦安头上。

    群臣对此是乐见其成的, 宗室的削弱对未来的圣人也有好处,当然对朝廷的好处是最大的。

    原本定王还打算今年为长孙请封, 奏疏都写好了,就差使力气送到御前了。这下落得个革爵的下场, 这事儿就不必想了。

    圣人显然是打算换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