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庶女亦安》 130-140(第16/18页)
亦安不由道,“王爷?”
没想到安王直接握住了亦安的手,结结巴巴道,“…身子…要紧吗?”
亦安也愣了愣,旋即含笑道,“还请王爷宽心,只要到明年正月里,便可无虞。”这还是宋尚食对亦安说的。闻老先生给亦安开过一张调养方子,原本最少要有七年光景才行。而亦安在宫里做女官之后,背靠圣人,宋尚食照着闻老先生的方子又改了改,添了许多名贵的药材进去。
宋尚食对亦安打的包票,说只管用这张方子,五六年间,必可好全。后来陆氏又拿着方子去拜访过闻老先生,老先生也说若是用这样的方子,倒是能省上一年时光。
闻老先生肯留出一年的余地,说明这张方子确实要好上一些。
所以亦安便在宫里一边当差,又一边调养身体。如今距离最保守的那个时限还有两个多月的功夫。
亦安不愿意喝了这么多年的苦药汁子,因为最后几日光景前功尽弃。尽管她并没有将生育寄托在这上面,但身子总归是自己的。便不是为了子嗣,难道自己的性命就那么不值钱吗?
而且亦安也不愿意欺骗安王,无论和她成婚的对象是谁,如果没有到那个时限,亦安同样会说。这便是灵活的底线,亦安不会抗拒圣人的安排,因为她知道后果自己承担不起。现在对安王说出实情,也是因为自己手里有足够的筹码。
亦安从来不会委屈自己,可也不愿意为了自己委屈别人。
如果安王能接受自然最好,如果不能,那少不得就要到御前,请圣人断一断这桩官司了。
如果安王是一般人,估计都不会在意这些。能娶到亦安这样的妻子,别说两个月,便是两年内不同房,也没什么。
只不过,通房小妾之类的,可能避免不了。
只亦安也不会忍下这口气。若她议婚的对象不是安王,那很有可能会在崇元四十五年才出嫁。等到那时候,亦安已经调养好了,自然没有说出来的必要。若那时候说了,反而是授人以柄。
然而偏偏又是安王,亦安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说亦安的运气还不错,母亲陆氏上心,又有这样的人脉,能请来闻老先生为亦安看诊。偏巧圣人又需要一个人选,亦安恰好就是那个最合适的。
从亦安入宫作女官,便在圣人的授意之下。一路平步青云,直到现在顺理成章地成为安王妃。
每一步,都有圣人的身影。甚至于,圣人已经以前为亦安铺好了路。
只是凡事都是有代价的,圣人为什么打破百余年来的惯例,一意要立亦安作这个王妃?有些事,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安王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松了松紧握住亦安的手,一脸诚挚道,“儿女缘分,本是天数,不可强求……”
亦安不意安王竟能说出这番话来,这已然不算是一般的体贴了。
“多谢王爷体恤。”亦安面上笑容虽然依旧清浅只是眸中多出些许情绪,连她自己也未曾察觉。
安王一时不由看呆了,又急忙道,“其实王妃不必在意,早年间我也身子不好,还是宫中宋尚食来过后,这才渐渐好转。”顺惠王妃虽然为嗣子遍请名医,但这些人大多有个通病:不敢下猛药。
这其实也能理解,万一将王府唯一的嗣子给治死了,到底算谁的?
就连太医院的太医,也只敢使出六成药力。再多,怕安王承受不住。
所谓虚不受补,正是如此。
而安王提起自己,显然是为了开解亦安。
望着安王真心实意的面容,便是再铁石心肠的人,也该软了心肠。
亦安不由握住安王的手,言道,“卿不负我,我必不负卿。”这是亦安能给出的,最重的承诺。
究其根本,实则还是亦安并没有期望能在这个朝代找到合心意的对象。这样的人,即使是在亦安那个时代,也是少有的存在。
而现在,似乎有了那么一丝希望?
安王不由回握。
两人双手紧紧相握,窗外日光落进来。
熠熠生辉
第140章 赐宴
初步建立起信任关系, 这对亦安和安王而言,都是不易的。尽管这份信任现在还有些稀薄,但两人终是向对方迈出了第一步。
亦安算着时辰, 自己的药该熬好了。便和安王一同起身, 离开书房。
绿澜见亦安出来,便顺势上前道, “禀告王妃, 药已煎好,是否现在进上?”经过穆尚宫的培训, 绿澜在外表上,已经和宫里的女使相差无几。
只是宫里的女使大多面容严肃, 不像绿澜,还是活泼的。盖因两者环境不同,所以造就了这样的差异。
亦安微微颔首, 与安王分左右坐下。
绿澜便去端药。
正好安王的药也送了过来,亦安便和安王一道, 各自服药。
别的不论, 这一幕倒是挺值得留下一副画的。
安王夫妇饮药图……
喝完药,亦安又含了枚蜜饯在嘴里,压一压药的苦味。
“明日要进宫领宴, 用完晚膳,还是早些歇息吧。王爷以为如何?”将蜜饯咽下去,又饮了半盏茶, 亦安这才对安王笑道。
安王颔首,“便听王妃的。”
过了有两刻钟左右, 晚膳摆了上来。
果如绿澜所言,全是清淡的淮扬菜。
安王似乎也格外喜欢, 亦安心想,难道王爷与自己口味一样?
亦安心里这样想,也这样问了。
虽说食不言、寝不语,不过就亦安与安王两人,这话也传不出王府去。
安王含笑点头,心中泛起一丝欢喜。
用完晚膳,漱过口后。
安王请亦安再往书房,并将云长史与韦女史叫到身前。
当着两人的面,安王取出王府对牌来,亲自交给亦安,并对韦女史与云长史道,“往日母妃在时,府中诸事皆由母妃做主。如今王妃入府,本王便将府中事务交托给王妃,尔等不可怠慢。”直到这时,安王面上神色才和他的相貌贴合了些。
不过韦女史和云长史都明白,这不过是表象而已。王爷实则性情很是温和,若非以前府中有顺惠王妃在,只怕早教那一位闹得鸡犬不宁了。
韦女史和云长史恭声应是,又对王妃行礼。有了安王这话,亦安算是正是接过王府大权。虽说玉亦安而言,安王交不交给她对牌,都不影响她在王府发号施令。
因为府里但凡是个明白人,都知道王爷管不了事。毕竟不能要求一个病人有多大作为,以往光是将息养病,就耗去王爷不少心力,再带上顺惠王妃。
即使如今安王看着好上不少,但韦女史几人也不敢将希望完全寄托在王爷身上。万一有个不好,那可不止丢了饭碗那么简单。搞不好,是要被治罪的。
如今安王开了口,韦女史更是有了主心骨。现在这位王妃可是在御前行走的女官,又是那样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