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亦安: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庶女亦安》 120-130(第15/19页)


    苏姨娘略放下心来,见女儿又要出去,伸手拦了下来。

    “这会子去说不得也晚了,别教人家以为咱们怠慢,还是留在我这儿。”苏姨娘谨慎惯了,也不愿意像江姨娘那样似的窜起来跳。亦和无法,只能留下来陪着姨娘。

    苏姨娘这样想不是没理由的,江姨娘自从知道亦安得封郡王妃后,三五不时地便去柏翠阁见吴姨娘,不是陪着说会子话,就是自来熟地坐在榻边做针线。

    吴姨娘何时得过江姨娘这样的好脸色。起初还有些不习惯,后来在江姨娘持之以恒的打动下,也渐渐习惯起来。

    亦安去看望姨娘时,十次里有五次,总能撞见江姨娘。

    本来江姨娘的行为不说惹人生厌,也会让人不自在。偏生江姨娘又很有分寸,只陪着吴姨娘说话,吴姨娘稍微露出疲态,她就闭嘴不言,只管做针线,绝不打扰吴姨娘休息。

    这样的温柔小意,亦安原先只见江姨娘对亲爹使过。

    吴姨娘好像并不厌烦江姨娘陪她说话,她的院子里清净惯了,又一直熬着药,到处都是药味儿。亦安这几年在宫里做女官,虽说府里的丫鬟待她更恭敬些,可寻常也没什么人过来。

    陆氏忙着打理一大家子,好医好药地养着吴姨娘,便是对得起良心,也对得起亦安了。而江姨娘要照看亦顺,苏姨娘更是有两个孩子,柏翠阁虽然有不少丫鬟服侍,但吴姨娘其实是希望有人能陪她说说话的。

    可丫鬟们得了明令,姨娘要静养,所以寻常也是不怎么和吴姨娘说话的。只侍候吴姨娘喝药吃饭时,才问一句,姨娘今儿想用什么?

    亦安在宫里有体面,连带着吴姨娘的地位也高起来。原本陆氏待吴姨娘就不亏欠,这下更是额外给她作脸。

    下了两盘棋后,亦安又让绿澜沏茶来。绿澜知道姑娘看重沈家姑娘,因此特意将前些日子宫里赐的好茶拿出来。

    沈言欢端起茶盏,先是嗅到茶香,眼睛便亮了起来。

    “真是好茶!”这馥郁清幽的香气,实乃茶中仙品。

    绿澜听了这话,心里的小尾巴早就翘起来了。可不是?这可是宫里的茶叶呢。

    待到饮了一回后,沈言欢又赞了一回。

    亦安便和沈言欢闲聊起来。

    而从沈言欢口中,亦安才知道,原来沈夫人竟是茶道高手。沈言欢自小就在沈夫人膝下长大,也得了沈夫人六分真传。

    所以方才沈言欢并不是故意客气夸口,而是真能品出来滋味。绿澜听两位姑娘说话,额上险些落下冷汗。幸好拿的是宫里的好茶,若换了别的茶来,还不一定能撑得起场面。

    “这几年父亲忙于公事,母亲也跟着操劳,已经许久没有带我品过茶了。”沈言欢言及此处,虽有感慨,但并不遗憾。因为沈言欢自家也清楚,父亲若想升迁,必然要有看的过眼的政绩才行。

    沈少卿是从盐道上升上来的。盐道虽是个肥差,可要想做出政绩来,也是不容易的。沈少卿能在几年时间里,从两淮盐引案的阴影下,从盐道上脱颖而出,是很有几分本事的。

    这其中固然有李巡抚自尽的前车之鉴在,但和沈少卿自身的能力也是分不开的。

    亦安闻言便笑着吩咐绿澜,“取两罐来,与沈姑娘的丫鬟。”复又对沈言欢道,“你能喜欢最好。”

    绿澜应声,转身去取茶叶,心里暗道,宫里也才给了五罐……

    沈言欢都没来得及拒绝,便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又说了会子话,沈夫人便派丫鬟来喊女儿,要一道归家去。

    等回到家里,沈夫人才看见丫鬟手上抱着的罐子。细看之下,罐子上还打着内务府的印。一问之下这才知道,原来是郡王妃娘娘赏的。

    白家这样心诚,沈夫人也不由放下心来,看来和白家的婚事不会再生变故。

    沈夫人自家心里也在想,可惜陆氏名下没有年纪合适的儿子,不然言欢嫁到白家去,也是个不错的归宿。

    白成文只有两个儿子,长子尚仁早已成婚,现在连儿子都好几岁了。次子尚惠才将满十岁,和沈言欢实在差着岁数。

    三房的尚德年纪倒是合适,只是姚淑人显然更合彭氏的意。至于尚信?沈夫人压根儿就没有考虑过。单看亦谨、亦柔两姐妹就知道,三夫人待庶子庶女,实在是不怎么花心思的。沈夫人可不愿意自己养大的女孩儿,日后嫁到婆家去,无端被婆婆无视。

    便是白家再好,只要不是大房出身,沈夫人且还要掂量掂量,有一个眼里没有庶子的嫡母,女儿嫁过去便是再讨好婆婆,那也是无用的。

    这便失去了联姻的本意。但凡和彭氏相熟的几位夫人,都知道彭氏对庶子庶女的态度,单纯为了和白家有个姻亲关系的话,倒是没什么。毕竟陈夫人是不在意彭氏对庶女是什么态度的,因为她也不在意庶子。只是借着联姻的机会,向白阁老表达陈家的态度。

    而一旦要把女儿嫁到白家,尚信绝对不是首选。甚至年纪尚小的惠哥儿,都排在尚信前面。在一众夫人眼中心里,陆氏待庶子,那也是没得说的。

    单是只为尚惠延请先生教导,只这一点,便不知胜过多少人去。

    所以这些夫人虽然理解彭氏,但绝不愿意白折一个女儿给对方,即便是个庶女。因为彭氏压根儿不在意庶子媳妇,便是把心用到十二分,也比不上尚德未来妻子的一句话。

    这谁能受得了?又不是所有夫人都像彭氏一样,无视庶子庶女的。

    就连陆氏也不好意思向沈夫人推荐尚信,一来没有功名,二来实在指望不上彭氏这个婆婆。彭氏顶多是不为难,若想她帮扶,那简直是白日做梦。

    陈夫人自回到家中,面上便一直泛着欢喜的神色。陈阁老在内阁办事,还未归家。陈夫人便先让两个儿媳和一众儿女到跟前来,说是有事宣布。

    陈夫人名下一共四子一女,除过长子长女是亲生的之外,其余都是姨娘所生。

    眼下和亦谨定下婚事的陈明康正是陈阁老第三子。四子十三,长女十二,且都没有到可以说亲的时候。

    很快,陈夫人的长媳和余下的儿子儿媳俱到了。

    “今儿有个喜事要告诉你们。”陈夫人利落地讲了开场白。

    陈夫人的长子早年考中进士,眼下正在吏部任员外郎,从五品的官位。又因为他的父亲是阁老,虽然六部一向和内阁不对付,但也无人为难他。

    陈阁老一早就替长子打算好了,在吏部做上几年。谋个外任,在地方上做几年,到时情况如何,我且再看吧。若是没有大造化,似翰林院掌院陆学士,也就是陆太傅长子那样,从未到地方任职,却能青云直上,一直坐到正三品大员的高位上。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陆学士那样,有个深受圣人器重的亲爹,自身又有才干。陆学士虽然无缘为太子讲学,但圣人是听过他讲读经典的。

    不仅如此,圣人还赐过御笔给陆学士,荣宠之盛,仅次于他的父亲和一众老臣。

    陈夫人召集儿女前来,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应该是明康的婚事有着落了,只是不知道是哪一家的姑娘。

    陈夫人因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