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亦安: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庶女亦安》 90-100(第7/14页)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内监单独拎了一个四面雕龙凤纹饰的填漆食盒,田秉笔和白阁老寒暄完之后,便提着那个食盒到亦安面前,面上含着笑容,“久不见尚书,宫里人可都记挂着尚书呢。这是宋尚食特意为尚书准备的,托我交给尚书。”

    这是明晃晃的开小灶行为,宋尚食是谁?那是专门给圣人调理膳食的,就算是亦安祖父,喝的也是御厨熬的大锅八宝粥。毕竟圣人是不喝的,有宋尚食专门去做。也就是说,亦安和圣人是一个待遇。

    田秉笔这话说得面不红心不跳,亦安却想起那道现在还未宣之于众的圣旨,心里砰砰地跳。圣人一直忍到现在都没有对内阁讲明,到底是想着再考察一段时间,还是说,这道圣旨只是圣人放出来的烟雾弹。

    回想起祖父和父亲在朝上的一贯表现,自觉两位长辈并没有表现出对哪位王爷的倾向后,亦安才笑着答话。

    于是田秉笔顺势对白阁老道,想和亦安说会儿体己话。

    白阁老自然知道亦安在宫里吃得开,虽然心内觉得不妥,可也没在面上露出来。还是那句话,只要不掺和立储,自家就不会出什么岔子。

    亦安起身,和田秉笔到一旁叙旧。

    已经快六岁的亦顺好奇地看着桌上那个亮闪闪的填漆食盒,闪亮别致的物件儿总是会吸引小孩子的目光。

    田顺义半真半假道,“尚书离宫许久,宫里都快乱套了。”

    亦安自然知道这是玩笑话,也玩笑似地说道,“宫里有您和诸位,哪里就缺我一个了?”只要不提到那封圣旨,亦安的神色还是很正常的。

    田顺义旋即叹了口气,“但愿今年能过个太平年。”这话可就太有深意了,谁还能有这个能耐,能不让圣人过个安稳年?

    亦安顺势错过这个话茬儿,又提起别的事来。田顺义也好像没有别的意思一样,和亦安说了有半刻钟,这便向白阁老告辞。田顺义只送白家一家,不必往别家去跑。

    就在亦安和田顺义说悄悄话时,白阁老和白成文对视一眼,父子二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交汇在一处。

    田秉笔是掌印焦清一手调·教出来的,便是在御前,也是很有分量的人物。而这样一位往年不大往大臣家里跑的人物,今年却来了,若说是为了白阁老晋为次辅,这也不太现实,毕竟这一位,可是连秦阁老家都少去的。

    而且田顺义的目标很明确,他就是冲着亦安来的。白阁老人老成精,有些话不用当着一众儿孙的面讲出来,白成文就明白了亲爹的意思。

    宫里的腊八粥送过来,也只是图个吉利,味道和白家自家熬的一般无二,只独给亦安的这碗,是宋尚食亲自做的。里面除了各色干果外,还有些许名贵药材的味道,只是被宋尚食巧妙地用各种食材掩盖了药味儿,并不影响腊八粥本身的滋味。

    因只有一小碗,亦安便没有让,这也是宋尚食指明了单给亦安的,顾老夫人和陆氏也不少这一碗腊八粥。

    只是心里都在感慨,亦安可真受宫里看重。虽说这不过是个面子活儿,可也就是这种时候,才能体现出权力亦有参差。

    白阁老当着儿孙们没说什么,只让继续喝粥,落后把两个儿子并亦安叫到书房。

    亦安在腹中早已斟酌好了词句,等祖父一开口询问,便立刻接上了话。

    白阁老和白成文一齐皱了眉,这是圣人对自家的暗示?想过个清净年?如今能让宫里不太平的,只有立储一事。

    可白阁老和白成文都不知道圣人心思,便是想迎合圣意,也怕说错了话。

    亦安三叔白成理看着父兄面色犯难,面上神色是一贯的清澈。尚宝司卿是个纯粹的养老职位,不像其它实权部门,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为官这么多年,白成理愣是没在官场上吃过一点儿亏。早年有父亲白阁老在上面遮风挡雨,如今兄长白成文在礼部任职,那些阴风鬼火也都让白成文受了去。御史也不大乐意从白成理身上找成就感,虽然平时亦有不平,但也很快就过去了。

    这场祖孙三代的会议,白成理纯粹是来凑数的。

    其实白阁老心里也明白,纵然自家不说话,那群御史言官,是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日子的。说他们博取名声也罢,为国为民也罢,想要在除夕落个清净,?*? 除非储君人选已定,不然不作他想。

    白阁老看着孙女,有心想问下圣人心中是否已有所偏向,可转念一想,这是坑孙女又坑自家,便把这个念想打消了。

    亦安是心里知道有这样一份旨意,可既然文惠太子都能变成睿宗庄皇帝,又有什么事是一成不变的呢?也许圣人就等着自己把消息透露给父祖,然后在朝上把自家当靶子打呢。

    等到除夕,品级诰命的女眷都入宫领宴,顾老夫人带着两个儿媳和孙媳按品大妆,一家子往宫里去领宴。

    陆氏把家交给亦婵来管,又让亦宁几个从旁协助。谁让亦安嫂子张氏的诰命也到了五品,可以入宫领宴。不然这个临时管家,自然非张氏莫属。

    亦安几人分工明确,倒也有条不紊。

    几个姑娘在景然堂看着不满两岁的小侄子,把一家子管家支使地团团转。

    不出白阁老所料,除夕这一日,果有御史出列陈奏,请立储君,以早定国本。

    令国公、慎国公等一众勋贵心中腹诽,圣人就不该把这群御史的品级提到五品,这不是成心让人膈应嘛?

    五品是进宫领宴的最低标准,世袭勋贵没有这个限制。便是宗室里最低等的奉国中尉,年节也是能入宫的。

    舞阳长公主听着这些陈词滥调,原本正举杯预祝圣人江山万年,心里吉祥话儿还没说出来,就听御史来了这么一套,当时脸就拉了下来。

    按照平日里,圣人多少也会刺上一两句,御史们也不以为意,圣人可以置之不理,但他们不能不言。

    谁料圣人今日竟然改了性子,对着那位御史道,“卿所言甚是有理,只是不知朕之三子,哪一位可堪储君之位?”

    御史本来习惯性地想接一句臣万死不敢有此念,这是经典台词了。只是刚起了个头,御史猛然间睁大了眼,圣人说了什么?!

    要立太子?!

    一时之间,不仅御史,就连勋戚、宗室,也都被圣人这突如其来的反常举动干哑巴了。

    文昭皇后和睿宗给圣人托梦了?

    万籁俱静之间,只听清脆的一声响起,在殿中格外刺儿。

    众人隐晦的目光望去,原是舞阳长公主手中的银杯落地。

    只是所有人的注意力已经不在这上面了,就连三王都没有反应过来,好似立储之事与他们无关一样。

    第096章 朝野

    所有人都被圣人突如其来的举动搞蒙了, 若说之前圣人一直压着不立储,朝中大臣都能明白圣人的意思,无非是觉得如今的三王没有一个能比得过睿宗皇帝的。

    圣人百年之后固然留名青史, 可以和以往的明君圣主争一争千古一帝的名号。然而子嗣若后继无力, 终归会使这份荣光失色几分。对于一个趋近于完美的角色,人们总是会将注意力放在那些不太完美的点上。

    御史还在愣神, 圣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