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亦安: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庶女亦安》 80-90(第14/17页)

薄,替王妃争一把身后安宁,韦女史是乐意的。便是没有舞阳长公主那句话,她也是宫里出来的女史,还怕日后没有饭吃?

    因为亦安的先见之明,所以事情并没有演变成话本子里的那样,世子生母大闹世子嗣母灵堂。

    舞阳长公主吩咐完韦女史,转头说起亦安来,“你这性子也太和软些,这样的事何必来回我,自己做主就是……”话说一半,舞阳长公主蓦然地想起亦安只是宫中女官,虽有品级,但也只是圣人使者,并不能干预各府家事,便止住话头,只说让亦安好生主持丧仪,此类事有她做主。

    亦安轻声应下。

    除过这个插曲外,永襄郡王妃的丧礼再无人打扰。

    出完殡后,永襄郡王妃的灵柩在皇家道观停灵,等着吉日一到,便和永襄郡王合葬。

    亦安于是回宫交旨复命,等着合葬那一日再来主持仪式。

    圣人问过亦安一回,便让亦安下去歇息。

    安王为先皇后几人修建的观宇即将完工,亦安又有一桩差事,在观宇完工时,她要代表圣人前往初祭,日后殿前供奉祭品,便由宫中拨给。

    看在安王已经出了二十多万金的份儿上,圣人并没有让安王再出这一笔银子。

    亦安在宫里躺了两日,便接旨往宫外去查看工程进度。

    与此同时,亦安兄长尚仁为先太子所修实录也即将完成。本朝新科状元在翰林院供职,新进一篇治理地方杂务疏,圣人看后龙颜大悦,加封其为翰林院侍读学士。

    第089章 守孝

    从六品提升到五品, 看似只迈了一个小台阶。但从青衣换绯衣,对多少官员而言是一辈子也难以改变的跃升。

    尤其是新科状元年不过三旬,圣人如此, 算是超擢。朝中纵有老臣觉得不妥, 可到底也没表示反对。他们这些人老了,总是要给年轻人让位的。

    九月, 为先皇后修建观宇落成, 圣人遣亦安前往致祭,殿内供奉数盏长明灯, 此时香火气还不十分浓厚,灯油的气味散布殿内各处。

    “臣亦安谨拜……”亦安身着女官服色, 面容虔诚地供上第一炷香。殿内有专门的修士看护,从早至晚香烟不息。

    不知是不是亦安的错觉,崇元四十一年好似格外忙碌。前两日才托了人送信归家, 钦天监监正说本年确无好日子,若三夫人执意嫁女, 便自随心意。

    为着这个, 陆氏劝了又劝,“咱们家的姑娘,不急着今年就出门子。”好说歹说, 总算是劝好了彭氏,将亦婵的婚期定在崇元四十二年的六月。

    定在六月,一是不匆忙, 二是亦真那时已经坐完月子,可以回家参加妹妹的婚礼。一家子姐妹成婚后各奔东西, 很难有再聚在一起的时候。

    春闱一过就成婚,便是顾铭琅明年不中, 婚期也不会再拖下去。

    而亦宁的婚期则定在八月,一年之内嫁两个女儿,也不好挨得太近。隔过一个月去,也不至于所有事情都堆在一处。

    九月末,宫里接到喜信儿,年过四旬的景王妃再次有孕。如无意外,这将是圣人最小的孙辈了。

    景王妃这般年纪,还能再次有孕,不止她自己惊愕,就连焦清也再三问过报喜的人,别把景王世子妃和景王妃说混了。

    报喜的人连连保证,说是世子妃并未怀有身孕,有孕的正是景王妃本人。

    圣人微微颔首,便让亦安替自己前去王府探望。景王妃这一胎毕竟上了岁数,圣人对儿媳并不吝啬,点了许多名贵药材,让亦安带着前去王府。

    亦安到景王府一看,往日沉静的景王难掩喜色。景王和王妃感情不错,膝下又只有一子,这回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是王府的大喜事。

    给景王妃道过喜后,亦安顺道探望了景王世子妃,世子妃对婆母有孕倒是没什么别的反应,只是望向自己的肚子微微叹息。世子妃对景王世子没有吐露的心声,倒是隐约向亦安说了两句。

    大意无非是自己这样年轻,也不知何时才能怀上第一胎。

    平王世子妃比景王世子妃早几年成婚,如今膝下依旧无有子息。上次亦安见到平王世子妃时,对方已经隐约表示想再给世子纳两个妾。

    看来无论是谁,都逃不过子嗣这一关。

    两位世子妃虽是皇家认证过的好儿媳,却也会为了子嗣发愁。平王世子妃如此,景王世子妃也是如此。

    亦安也只能轻声安慰,“儿女缘分,说不准哪一日就到了,世子妃成婚不过半载,莫要伤怀。”说句不好听的,没准儿景王世子妃说这句话时,身上已经有孕,只是暂时看不出来罢了。

    想想也有可能是自己着急了,景王世子妃收敛情绪,又问起亦安来。

    亦安自然说自己一切都好,事实也确如亦安所讲,在圣人的庇佑下,她确实过得很滋润。

    此时正值秋闱,亦安祖父白阁老和父亲白成文都投入其中,为国取才是大事,这时期连请立储君的奏疏都少了许多。

    而亦安不知道的是,一个和她有关却也无关的人,正在进入圣人的视野。

    “吴氏…今年的秋闱已然入场?”圣人这话看似是在问焦清,实则圣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焦清敛眉,轻声道,“禀圣人,吴氏确已入场。”

    圣人口中的吴氏,便是亦安血缘上的外祖,也就是生母吴姨娘的亲生父亲。

    听到焦清肯定的回答,圣人微微沉思片刻,便吩咐道,“点个榜尾,名次不必靠前。”实际上圣人这话已经点明,吴氏即便中举,也只能是最末一名。

    圣人要用亦安,自然要把她身边的隐患清除干净,吴秀才便是其中之一。据锦衣卫报上来的消息,这位可是敢在白侍郎回京之初就登门的存在。若是不尽早处置,迟早是个祸患。现在就敢登白家的门,知道外孙女儿发达了,还不坐到人家门口儿去?

    要说吴秀才真是有辱斯文,焦清知道吴秀才是靠卖女儿才维持住了这么多年在京城的开销,对吴秀才极为不齿。像焦清,那是家里孩子太多养不活,这才送进宫里求一口饱饭,哪里像吴秀才这样,为了自己快活,连妻女的死活都不顾。

    焦清也是赞成圣人的安排,只是嘴上还要劝一劝,“范侍郎主持乡试,是否要让其心里有数?”这一回乡试是白成文和范成俊搭班子主持。圣人总不能把白成文叫过来,说他老人家想给卿家姨娘的生父开个后门,这算怎么回事儿?

    圣人微微摇头,“范卿家做事一向不问缘由,此事底细,不必告知。”范成俊素来便是这样的性子,圣人吩咐什么他做什么,不问圣人心中想法,只把自己当作办事的工具。

    又是一年金桂飘香,这一年京城乡试放榜,吴秀才照例前去观榜,这一回他自觉答得信手拈来,本场主官看过他的卷子,也对他分外和蔼。

    吴秀才不由想到,自己多年不中,难道便是为的今日一朝而起,直入庙堂?

    怀着这样的美梦,吴秀才好不容易挤到前面,从最上首开始找自己的名字。

    一直看到最后也没有发现,吴秀才脸色逐渐僵硬,随后不死心地又去副榜寻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